2019年1月16日晚,格力電器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今年65歲的董明珠當選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并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將帶領格力走進下一個三年。這些年來,董明珠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說一不二的“鐵娘子”,“網紅”和“好斗者”成了她的標簽。那么,她為何這么“好斗”?
“網紅”女強人
董明珠可以說是國內為數不多敢于說真話的企業(yè)家,頻頻爆出“金句”,成為業(yè)內的焦點。每一次公開活動,董明珠都會發(fā)表自己對于當下行業(yè)的看法以及格力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由于性格率真,有時候董明珠說的話也難免會得罪一些同行。有的網友甚至指出,董明珠如此“表現”自己,更像是一個“網紅”,而不是企業(yè)家。
對此,董明珠2018年9月在一次高峰論壇上回應稱,自己是“網紅”,很多人罵她天天沒事干,但要是她不做“網紅”,不公開發(fā)聲,格力就要被收購了。她還表示,如果連講真話的勇氣都沒有,還談什么對社會負責?格力電器是家電行業(yè)唯一一個不做房地產不做金融的企業(yè),堅守信念,把制造做到極致。當時她表示,自己成為“網紅”主要是三個因素導致:“第一個原因是格力做手機引起的;第二是拒絕資本運作傷害制造業(yè);第三,給格力員工造房子,每個員工分兩房一廳?!?/p>
就在2019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yè)鏈應用大會上,董明珠依然是暢所欲言:“有些企業(yè)還好意思指責這些人到國外買電飯煲,你要看你自己,因為你沒做出好的產品。所以當我看到中國人到國外買電飯煲,我就下定決心一定做出世界最好的電飯煲,我們用了四噸的米研究出了最好的電飯煲,你們今天不用?肯定要用!你還會到國外買電飯煲嗎?不會。這就是企業(yè)的競爭力?!?/p>
“我說和諧是斗爭出來的。前天開股東會,股東問你們格力還能繼續(xù)保持老大嗎?我說你放心,十年之內老大不會變。我覺得作為一個制造業(yè)來講,一定要堅守誠信、堅守奉獻的精神,堅持挑戰(zhàn)的精神,這樣才能活得更加健康。我在這里向所有企業(yè)發(fā)出一個倡議:我們要做祖國的一個健康的細胞。每一個細胞都健康了,中國就強大了。”
好斗的“賭徒”
令董明珠“好斗者”形象突出的,莫過于幾年前的一場“賭局”。
2012年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晚會上,馬云、王健林之間發(fā)生了堪稱經典的一億賭約。兩位大佬的賭約是這樣的:如果電商2020年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到了50%,就給馬云一個億,反過來馬云輸一個億。事后,大家一直等著看熱鬧,后來當事人卻出來給這件事降溫,王健林表示:那只不過是個玩笑而已,活躍現場氣氛,賭局就此作罷。
一年之后的2013年,同樣是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晚會上。獲獎者“雷布斯”雷軍表示:“小米模式能不能戰(zhàn)勝格力模式,我覺得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yè)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比欢髲姷亩髦閷σ辉€不屑一顧,立即回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庇谑牵珖嗣穸贾赖氖畠|“世紀賭約”就此誕生。
當時,3歲的小米全年的營業(yè)額只有316億元,而董明珠執(zhí)掌的23歲的格力卻已進入千億俱樂部。這場賭約被很多人解讀為:傳統(tǒng)制造業(yè)模式與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對決。
隨后幾年,將粉絲經濟與互聯網思維深深刻入企業(yè)精神的小米,迅速在國內打開了市場,三年不到,營收沖破百億。經歷2016年的低迷后,小米還成為第一家逆勢上揚的手機企業(yè),第二年便奇跡逆轉,氣勢如虹,2018年更是IPO上市成功,一時風頭無兩。對手雖然強大,見慣大風浪的董明珠卻不慌不忙,從2017年起格力改變慷慨分紅的畫風,囤積了上千億資金,投入到手機、新能源車、芯片等領域。2018年格力營收額大幅增長。
2018年12月2日,2018中國企業(yè)領袖年會期間,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其實,無論誰輸誰贏,這場賭局更大的作用是理清轉型升級的思路。
創(chuàng)造奇跡的“打工妹”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如果不是家庭的變故,董明珠也許不會成為今天的“網紅”。
1984年,董明珠的丈夫因病去世,而此時兒子才兩歲,這一事件成為她人生的轉折點。家庭即將傾覆,要強的董明珠沒有就此怨天尤人,而是堅強面對人生中的這次重大打擊,對生活依然充滿著憧憬和希望。她選擇了出去闖一闖。1990年,36歲的她毅然辭掉南京的工作,南下廣東打工,成為電視劇《打工妹》中描述的無數打工妹中的一員。
1990年,董明珠孤身一人來到了珠海并且加入了當時被稱作“海利”的格力,成為了一名業(yè)務銷售員。雖然以前沒有做銷售的經歷,但董明珠后來回憶說,當時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以可以去嘗試。
一開始害怕、不知道怎么做的董明珠,在真正成為一名基層業(yè)務銷售員后,顯示出了巨大的能量。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整個公司的1/8。隨后,她被調往幾乎沒有一絲市場裂縫的南京,很快就簽下了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不僅如此,一年內她個人銷售額上躥至3650萬元,創(chuàng)造了當時的銷售神話。
1994年,格力內部出現一次嚴重危機,部分骨干業(yè)務員突然“集體辭職”,董明珠不為所動,堅持留在格力。在格力電器最困難的時候,她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一年之后,銷售收入增長了7 倍,達到28 億元。
1996年,中國迎來一個涼爽的夏天,空調業(yè)一片蕭條。但董明珠寧可讓出市場也不降價,她宣布拿出1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補貼給每個經銷商,帶領公司23名營銷業(yè)務員,促使該年格力銷售增長17%,首次超過春蘭,成為國內空調行業(yè)的排頭兵。從那之后,格力連續(xù)10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首位。
1994年至2012年,董明珠相繼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部部長、銷售公司經理、副總經理、副董事長、總裁,并在2012年5月成為集團董事長。
在董明珠的領導下,格力電器從一個當初年產不到2萬臺的毫不知名的空調小廠,一躍成為今天的知名跨國企業(yè)。
(《新民晚報》2019.1.22 阿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