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
中國古代繪畫藝術(shù)源遠流長,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更是經(jīng)常被描繪到畫作中。
這幅《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國唐代一件極為珍貴的白描畫卷,圖卷曾流落海外。1937年,徐悲鴻先生在香港舉辦畫展,看到此卷后立即用重金再加上自己的七幅作品才將它贖回,并親自命名為《八十七神仙卷》,還將一方刻有“悲鴻生命”四字的印章,小心地印在畫面上。從此,這被徐悲鴻視為生命的圖卷就日夜不離地跟隨著他。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整幅作品沒有加任何顏色,深褐色的絹面上用富有韻律的筆法,明快而有生命力的線條,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形象。
這幅作品相傳是由被后世譽為“畫圣”的吳道子所作。吳道子生活在唐代國勢強盛,文化藝術(shù)飛躍發(fā)展的時代,他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所畫人物衣褶飄逸,線條遒勁,人稱“莼菜條描”,被譽為“吳帶當風”。
畫中的人物形象,個個面龐豐腴典雅,雍容華貴。力士威武雄壯,仙女纖柔婀娜。構(gòu)圖整齊卻不呆板,人物的安排也參差有致。通過畫家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描繪,使得整幅作品具有一種“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藝術(shù)感染力。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卷軸畫,長度將近3米,卷軸畫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比如吳道子的另一幅代表作《送子天王圖》,也是同樣的長幅作品。這種長尺寸的作品既可以表現(xiàn)眾多的人物,又可以像看電影一樣展現(xiàn)連續(xù)的情節(jié)。
同學們也可以合作完成這樣的“大作”。只需要大家確定共同的主題,分工配合,然后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再將各部分拼接成一個完整的畫面。這樣一張接一張,你們的長卷一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