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羽,王曉紅,肖 芬,周 英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風景園林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簡單序列重復區(qū)間擴增多態(tài)性,又稱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標記技術(shù),是在PCR反應的基礎(chǔ)上,利用PCR擴增進行樣本檢測的DNA分子標記[1]。具有模板需求量少、多態(tài)性豐富、操作簡單、重復性好、信息量大等優(yōu)點[2],現(xiàn)已廣泛運用于植物遺傳多樣性檢測[3-5]、親緣關(guān)系分析[6-8]、品種鑒定[9-11]及誘變育種材料的鑒定與選擇[12-14]研究中。木槿(HibiscussyriacusL.)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開花于少花的夏秋季節(jié),花大色艷,花期長,是優(yōu)良的園林觀花樹種,兼具藥用與食用價值。目前,國內(nèi)主要研究集中在木槿繁殖技術(shù)[15-16]、抗性水平[17-18]等方面,對木槿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較為落后。鑒于此,探索適宜木槿各品種的ISSR-PCR反應體系并進行優(yōu)化,為開展木槿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礎(chǔ)。
1.1.1 植物材料 于湖南省長沙市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木槿苗圃中,采集紫花單瓣、馬麗娜、白綢、玫瑰紅、中國薄綢、紫玉、牡丹木槿、木橋、大白花、薰衣草、哈馬博、雅致木槿、薰衣草薄綢、白花重瓣、紫柱、藍鳥、紅心、千層紅、紅暈、花斑、漢桑、阿娘、茹碧、忠武等24個木槿品種(編號分別為CK和1—23)的頂芽向下第2~4片葉片進行試驗。采摘后放入液氮中備用。
1.1.2 生化試劑 320高效植物基因組提取試劑盒(DP320)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瓊脂糖、Gene Green核酸染料、Taq酶(R001AM)均購自Takara寶日醫(yī)生物技術(shù)(北京)有限公司;ISSR引物參照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UBC公司2006 年公布的引物序列,由上海英駿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合成。
1.2.1 基因組DNA提取與檢測 使用天根320高效植物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提取葉片DNA[19]。用0.8%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DNA的完整性,采用BIO-RAD Doc-2000自動凝膠成像系統(tǒng)觀察拍照。
1.2.2 ISSR-PCR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 以紫花單瓣木槿DNA為模板,以初步篩選的UBC899號引物,即5′-CATG(GT)2TGGTCATTGTTCCA-3′,作為固定引物,對影響ISSR-PCR擴增的主要參數(shù)進行L16(45)正交試驗設計(表1),每個處理重復2次。各處理總體積為25 μL,均加入2.5 μL 10×buffer(Mg2+free),不足用超純水補足。
表1 ISSR-PCR反應體系中各因素的配比設置
在PCR儀(BIO-RAD S1000 Thermal Cycler)上設置擴增程序為:94 ℃預變性2 min; 94 ℃變性30 s,54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4 個循環(huán);72 ℃延伸6 min,4 ℃保溫。
根據(jù)正交試驗篩選出的最優(yōu)組合進行退火溫度單因素試驗。溫度設置以引物Tm值為基準上下浮動1~2 ℃。設置了50~60 ℃的退火溫度區(qū)間。
1.2.3 ISSR-PCR產(chǎn)物檢測 將10 μL擴增產(chǎn)物與2 μL Loading Buffer混勻,加入1.2%瓊脂糖凝膠點樣孔中。電壓110 V,電泳25 min后于自動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上觀察拍照。對各組擴增條帶打分:條帶表現(xiàn)清晰穩(wěn)定,多態(tài)性高,記16 分;沒有條帶,記1 分。
用EXCEL對正交試驗的分值進行直觀分析,求出同一因素同一水平下的均值ki,及同一因素不同水平下平均值的極差R值。用SPSS 22.0進行正交試驗因素間的方差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較。
通過凝膠電泳檢測,發(fā)現(xiàn)提取的木槿DNA質(zhì)量較好,亮度高,主帶清晰,無拖帶(圖1),符合后續(xù)PCR擴增要求。
圖1 部分木槿品種基因組DNA電泳結(jié)果Fig.1 Detection of genomic DNA of some materials by electrophoresis
2.2.1 PCR正交試驗直觀分析 如圖2所示,在16個反應組合中,第5、6、9、10組沒有擴出條帶,其余組合均擴增出可見條帶。
極差R值反映不同因素對PCR擴增結(jié)果的影響程度。R越大,影響越顯著。由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對木槿ISSR(25 μL)反應體系的影響依次為:Mg2+濃度>Taq酶用量>dNTPs濃度>模板DNA用量>引物濃度。平均值ki則反映了因素在該水平下對反應體系的影響程度。結(jié)合圖2可直觀看出,16個組合中,第8組擴增效果最好,其直觀分析分值最高。為了進一步確定木槿PCR體系的最優(yōu)組合,進行方差分析。
泳道1—16分別對應表1正交組合編號;M.D2000 Marker
2.2.2 PCR正交試驗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Taq酶用量、Mg2+濃度、dNTPs濃度的P小于0.01(表3),即Taq酶用量、Mg2+濃度、dNTPs濃度對木槿PCR反應體系有極顯著影響。模板DNA用量和引物濃度的P大于0.05,則二者對PCR體系無顯著影響。同時,由F值可知,Taq酶用量、Mg2+濃度、dNTPs濃度三因素對反應體系的重要性與直觀分析一致,可對三因素進行多重比較。
表2 不同因素影響下PCR擴增結(jié)果直觀分析
表3 不同因素影響下PCR擴增結(jié)果方差分析
續(xù)表3 不同因素影響下PCR擴增結(jié)果方差分析
注:**代表在0.01水平差異顯著。
Note:**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level.
Mg2+濃度對反應體系的影響最大,且隨濃度增加而上升,當濃度為2.0 mmol/L時均值最高(圖3)。同時從泳道條帶擴增有無的情況可直觀看出Mg2+濃度對于PCR反應體系的重要性,以2.0 mmol/L Mg2+為該體系中最佳水平。
Taq酶用量在PCR反應體系中的影響水平僅次于Mg2+濃度。Taq酶用量過高或過低均易產(chǎn)生非特異性條帶,致使條帶減弱,清晰度下降[20]。故從經(jīng)濟角度出發(fā),選擇0.75 U為Taq酶最佳反應用量。
dNTPs濃度為0.10 mmol/L時與其余三水平有極顯著差異,且均值隨dNTPs濃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圖3)。從電泳結(jié)果來看,泳道2、8、11、13均能擴出較為清晰的條帶。故可認為,0.10 mmol/L dNTPs為最佳水平。
圖3 不同Mg2+濃度、Taq酶用量、dNTPs濃度下估計邊際平均值多重比較分析Fig.3 Multipl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stimated marginal mean values at different Mg2+ concentration, Taq enzyme dosage and dNTPs concentration
2.2.3 退火溫度對木槿ISSR-PCR反應體系的影響 50~60 ℃的退火溫度區(qū)間擴增結(jié)果如圖4所示,以泳道G、H兩者最佳,即50.9、50.0 ℃。其中,50.0 ℃下電泳的條帶清晰,亮度高,故選擇50.0 ℃作為最佳退火溫度。
以紫花單瓣木槿為對照,對建立的ISSR-PCR反應體系并隨機引物UBC 822號進行24個木槿品種擴增驗證,電泳結(jié)果如圖5所示。擴增條帶清晰穩(wěn)定,無拖帶,多態(tài)性高。證明所得反應體系與反應程序?qū)δ鹃染哂羞m宜性與穩(wěn)定性。
A—H泳道退火溫度分別為60.0、59.3、58.1、56.3、54.0、52.3、50.9、50.0 ℃;M.D2000 Marker
圖5 最佳反應體系并隨機引物UBC822號對24個木槿品種的擴增結(jié)果Fig.5 Amplification of 24 Hibiscus species by the optimal reaction system with random primer UBC822
目前, ISSR-PCR試驗條件常用的優(yōu)化方法有2種,即單因子優(yōu)化法和正交試驗優(yōu)化法[20]。單因子優(yōu)化法是對各影響因素單獨研究,擁有操作簡單快捷的優(yōu)點,但工作量大,不能兼顧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故運用較少;而正交試驗法,在減少試驗次數(shù)與工作量的同時,可均衡分散、綜合各因素對結(jié)果的影響,是一種高效率、快速、經(jīng)濟的試驗設計方法,能夠較快地找到最優(yōu)水平組合[21]。
本試驗綜合運用了2種試驗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對木槿ISSR-PCR體系的影響,最終得出了適宜木槿ISSR-PCR的反應體系(25 μL):10×buffer(Mg2+free)2.5 μL、Taq酶0.75 U、Mg2+2.0 mmol/L、dNTPs 0.10 mmol/L、模板DNA 100 ng、引物濃度0.5 μmol/L。最佳退火溫度為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