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脈明
炮采
“過來,給我背著矛頭。”班長老孫把一個沉甸甸的水泵似的家伙送到我的懷里,鄭重其事地叮囑道,“咱全班老采都靠它吃飯呢。如果把它弄壞了,今天咱這個班都白來了?!?/p>
老孫扛著六根近乎兩米長的螺旋鐵釬桿,腰里掛著十多個三角鉆頭往井下走。我扛著那家伙和另外兩名背著火藥、雷管的放炮工一起跟在老孫后面,深一腳淺一腳,不一會兒,走進了黑洞洞的掌子面。兩位放炮工倒在一旁休息。工作面不長,只見老孫拿著雪亮的礦燈在掌子面烏亮的煤壁上照了一會兒,然后在煤壁上中下位置分別劃了幾個碗口粗的圈圈。先把鉆頭安在鐵釬桿上,再把鐵釬桿安在那家伙上,最后把那家伙往懷中一抱,走進煤壁,把帶有鉆頭的鐵釬桿對準他早已經劃好的圈,對我說道:“來!跟我學……”說著他把防塵口罩戴上,隨著那家伙發(fā)出“嗡嗡嗡”的轟鳴,鉆頭處煤塵亂濺,很快深深的扎進煤壁。不到5分鐘,鐵釬桿就完全插進了煤壁里面。老孫前后移動腳步,鐵釬桿在煤壁內伸縮了一下,拔了出來,那家伙停止了轟鳴。
“小伙子,怎么樣?看會了嗎?”老孫摘下口罩笑著問道。
其實我心里明白,這和我小時候偷偷地用父親的木鉆鉆木頭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木鉆鉆的是木頭,那家伙鉆的是煤;木鉆鉆木頭是豎著的,而那家伙鉆煤壁是橫著的,異曲同工。
“沒問題?!蔽尹c點頭,戴上防塵口罩,抱過那家伙把鉆頭對準另一個老孫劃好的圓圈,按動那家伙的電源開關,“嗡嗡嗡”那家伙響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和老孫鉆的似乎一樣的眼兒也誕生了。
老孫走過去看了看煤壁上的眼兒,又看看我,拍拍我的肩膀,夸獎道:“小伙子,你天生就是打眼兒的料兒?!?/p>
1987年5月,我中學輟學,從山東背井離鄉(xiāng)來到煤礦,這是我第一天下井時的情景。
老孫給我的是煤電鉆,俗稱矛頭,是煤礦掌子面專門用來在煤壁上打眼的。這工作和普通采煤工的區(qū)別就是必須提前下井,到掌子面打眼、放炮,我們把第一遍炮放完了,其他礦工來到掌子面開始敲幫問頂支護掛網頂梁,然后攉煤、裝煤、把煤運到井上。
普采
1997年6月,我和20多名礦工被抽調到我們礦區(qū)的一座大型煤礦。該礦原設計能力80萬噸/年大型煤礦,經兩次礦井挖潛改造將礦井生產能力提高到100萬噸/年。
走進100多米長的掌子面,已經不是小煤礦那種爆破落煤,人工裝煤的炮采工序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采,落煤和裝煤完全靠一個龐然大物——一座鋸齒式采煤機。這種采煤機遠遠望去就像一只昂著頭、張著嘴巴、露著獠牙趴在掌子面的大恐龍。啟動采煤機,隨著“嗡嗡”的響聲,只見“恐龍”身子慢慢從掌子面一端靠近煤壁,“恐龍”頭就像一個巨型的鋸齒,隨著它的飛速旋轉和搖臂上下移動,盡管有噴水裝置,但仍見煤壁上的煤猶如颶風席卷掌子面,煤塊迸射,紛紛落地,然后順著“恐龍”身子的刮板鎦子就淌到了掌子面外的運輸機上。
假如把掌子面當做戰(zhàn)場,采煤機就像一輛裝甲車,我們礦工就是隱蔽在在裝甲車后面沖鋒的步兵?!把b甲車”過后,我們這些個人趕緊移動液壓支柱掛網支護頂板……
升井后,我在班組的收工會上得知,我被抽調到這座煤礦的第一天,這整個小班一臺采煤機所采的原煤產量竟然是我在小煤礦時20多個工人一個月的產量。而且再也不用天天背著矛頭下井、升井,再也不用擔心放炮時出現啞炮,再也不用揮舞著大板鍬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往鎦子上攉煤了,再也不用擔心敲幫問頂出現意外冒頂片幫事故傷人了。
綜采
2015年3月,我們這座大型煤礦使用綜采機組,我擔任綜采機組的司機。這座煤礦設計能力150萬噸/年。當時有采煤工作面3個,全部為綜采生產工藝。到了掌子面,看到大功率雙滾筒聯合采煤機,這才真正地體會到什么才是現代化采煤。煤礦200多米長、5米多高的掌子面,采煤機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操縱臺上配有大屏幕工控機顯示系統,開機有操作步驟提示、采煤機狀態(tài)顯示、故障自診斷功能和故障處理提示的圖文界面,并同時具有語音提示操作及語音故障提示功能。這一切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使用這種采煤機除了自動完成落煤、裝煤任務以外,還能自動完成運煤、掌子面支護和采空區(qū)處理,真的做到了礦工抱著膀子,動動按鈕就能采煤。它比普采工作效率更高,環(huán)境更安全。站在采煤機操縱臺上,注視著屏幕界面,聽著語音提示,隨著采煤機前后一高一低兩個滾筒的旋轉,煤壁上下烏黑發(fā)亮的原煤都落到了橋式轉載機的刮板上,經過破碎工序把大塊煤破碎后,再輸送到可伸縮膠帶輸送機的刮板鎦子上,然后輸送到井下煤倉內,經過二次運輸提升到井上地面。
隨著采煤機一步一步地往里推移,掌子面的自移式液壓支撐掩護支架在人工的操縱下像彎弓似的往前移動。既保證了順利輸送原煤又保證了礦工的安全。
掌子面的原煤采空到一定的距離后,采煤機啟動支護功能,處理采空區(qū)。先用帶眼兒的鋼梁拖住頂板,然后從鋼梁的眼兒處在頂板上鉆半米多長的圓孔,然后在鋼梁的眼兒端擰上螺絲,這樣頂板就算固定住了。
一個小班的原煤產量是普采的三到四倍,而人數只需20人就做夠了……
我從一個不到20歲的毛頭小伙子,在掌子面經過近30年的洗禮,已經變成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煤礦人。我親眼目睹了采煤工藝的變化,從炮采到普采、綜采,我們煤礦的采煤技術一步步從落后、原始、低效走向先進、高效,走向現代化,這不正體現了我們煤礦與我們偉大的祖國這40年來的變化同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