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鄭雨
少年時,望著柳木桌上那黑白電視,一遍遍聽著“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廣播,似懂非懂的我不知那是時代的腳步,思想的變遷。
而今日,“改革開放”早已不是試卷上的一道填空題,也不是寫在歷史課本里的紅色星號。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字名詞,而我們卻能感覺到它那巨大的投影。
想想以前,早午晚三餐吃得都是稀面粥、地瓜面煎餅,咸菜也百變不離其宗,不是蘿卜就是大白菜。用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甭管吃什么,吃飽了就行。所以呢,我們要聽媽媽的話。對于穿的,無非就是大話不過棉花——棉褲跟棉襖。住的就更甭提了,大雜院土坯房,再窮的只能住茅草房了!那時,我們在溫飽中徘徊。
看看現(xiàn)在,以前的縫紉機變成了今日的洗衣機,以前的收音機變成了今日的彩電,以前的……變化,變化,一切都在變化,衣食住行的變遷見證了時代的腳步正在通往一條星光大道!頓頓雞鴨魚肉,餐餐白面饅頭,以前望而生畏的洋快餐,今日不再遙不可及!過去的土坯房早已拆掉,各家各戶都蓋起了小樓房。我住在海邊,站在樓頂上就可以享受海風(fēng)的慷慨擁抱,可以傾聽海浪的激情聲調(diào)。這時,我們已步入小康的大道。
望望明天的我們,早已不再滿足物質(zhì)上的需求,追求精神文明才是今日的信念。我想在黨的政策下,我們將實現(xiàn)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雙豐收。
(指導(dǎo)教師:韓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