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華
摘? 要:安全管理是游泳場館經營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溺水、意外損傷、意外疾病突發(fā)等安全事故是困擾游泳場館健康、安全運營的問題。高校游泳場館是師生健身娛樂的重要場所。本文通過實地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對溫州大學游泳池救生設施安全、水質衛(wèi)生安全、開放安全進行調研,了解溫州大學游泳池安全管理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游泳池? 安全? 管理
中圖分類號:G861.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04-02
安全管理是游泳場館經營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溺水、意外損傷、意外疾病突發(fā)等安全事故是困擾游泳場館健康、安全運營的問題。同時大學游泳場館也是大學師生身體鍛煉與娛樂身心的重要場所。由此,本論文通過溫州大學游泳池的場地構造、水質衛(wèi)生安全、開放安全以及游泳教學安全等方面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溫州大學游泳池開放的安全現(xiàn)狀,從而提出對策,為其他高校提供強而有效的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將訪談中涉及到的問題根據(jù)體育科學研究方法設計問卷,經過效度與信度檢驗后,以溫州大學游泳選修課的學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發(fā)放140份問卷,回121份,回收率86.4%,其中,有效問卷114份,有效率81.4%。
2? 溫州大學游泳池安全管理現(xiàn)狀
2.1 游泳池救生設備配備與安全設施情況
應急救援設備是為了有效的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fā)事件引起的傷害,保障學校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經過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在游泳池內未找到急救室甚至也沒有應急的藥物,有時還見證學生刮傷流血只能自行處理。救生桿、救生拋繩的配備也相對較少。游泳池內警示的安全標語較少,警示安全標語的缺少會造成學生在泳池內做出危險的動作(如跳水、潛水、追逐等),救生器材的缺乏會造成發(fā)生突發(fā)情況時未能及時有效的施救,而且游泳池應配備應急藥品箱,保證學生受傷時能及時處理。由此可見,學校游泳池的相關救援設施不夠齊全。浴室無小心地滑、不要奔跑等安全提示語,泳池有瓷磚破損。
2.2 水質衛(wèi)生情況
國家標準GB9667-2008游泳池水質標準:渾濁度不大于5度或站在游泳池兩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四、五道線。
水質安全是游泳池安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水質不安全會出現(xiàn)群體傳染病的出現(xiàn),如紅眼病、皮膚病等,水質差也會降低學生參與游泳運動的快樂體驗。通過調查了解到學生對水質狀況總體還是比較滿意,有少部分學生對水質不滿意。
2.3 游泳池開放安全
(1)救生員情況。
救生員狀況根據(jù)國家(GB19079.1-2013)規(guī)定:水面面積在250m2以下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備固定水上救生員2人;水面面積在250m2以上的,面積每增加250m2就增加1人的比例來配備水上救生員。學校游泳池為50×25m2的大小,至少應配備4名固定救生員和1名流動救生員。
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目前救生員的配備符合國家要求。從表2中了解到有45.61%的學生認為的救生員的工作態(tài)度“漫不經心”。值班期間,沒有嚴格履行救生員的職責。比如聽歌、閑聊、注意力沒有集中等。在水中很短時間即可奪去一個人的生命,觀察不全面,隨時隨地會發(fā)生溺水事故。因此救生員的工作態(tài)度有待提高。
(2)學生自身安全方面的調查。
游泳池對入場游泳學生進行安全強制性管理是對場所安全預防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學生會出現(xiàn)“潛水”“淺水池跳水”“嬉戲”“追逐打鬧”這些都是游泳池安全的潛在威脅。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在表3中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在游泳時都做過追逐、嬉戲、跳水、潛水等危險動作,由于警示語提示語的欠缺和管理人員沒有強制性的管理將會造成做出危險動作本人受傷或者其他學生的受傷。由此可知,游泳池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建議
3.1 做好游泳池硬件的安全保障
游泳池的工作人員應定期的對游泳場所設施進行檢查和維修,比如地磚、水龍頭、出水口等。嚴格按照國家體育總局規(guī)定配備齊全的救生器材以及應救藥品,安全警示標語在適當位置的懸掛和粘貼等。
3.2 加強水質衛(wèi)生安全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頒發(fā)的游泳池水質衛(wèi)生安全標準最新文件,處理好水質安全。深水區(qū)由于人工處理較麻煩,可以采用游泳池清潔水龜機器進行清潔,時刻保持水質干凈、衛(wèi)生、安全,如水質不達標準應不得開放。
3.3 完善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游泳池開場前務必對設施進行安全檢查,且時刻保持場地干凈。這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舒適的鍛煉場所。加強對入場學校進行安全管理,強制性拒絕學生做出危險的動作,如追逐、潛水、淺水區(qū)跳水等行為。
對救生崗位進行嚴格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游泳池面積的配備救生員情況進行管理分配,加強對救生員素質要求的管理,未持證的救生員不能上崗。嚴格要求救生員上崗時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工作職責,做到上崗時不能離開崗位,觀察要全面,警惕性提高,對游泳者游泳水平判斷要準確。定期對救生員進行救生演練,確保發(fā)生事故時能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 魏偉成.極限管理在游泳場館安全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2] 劉順傳.蘇南地區(qū)游泳場館游泳安全保障及其深化措施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
[3] 張望.中小城市游泳運動產業(yè)化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