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君霞
摘 要:"一人一崗"的班級崗位設置,就是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不要讓老師來包辦、代替一切。這種"人人有崗位"的班級管理制度,也恰好適合于小班管理的要求,達到了讓學生"自治"的目標,也讓每個學生有了一份主人翁意識,更有了一份為班級奉獻的精神,消除了個別學生的"自私"心態(tài),不再是"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
關鍵詞:班級管理;崗位設置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要有一股強大的班級凝聚力。這凝聚力如何形成,這就需要把每一個學生的心收攏在一個班集體中,讓他們每個人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這個集體中的重要性,少了一個都不行。那么,就讓我們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一塊培養(yǎng)未來社會合格公民的“良田”,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人,也讓每一位學生擔當起一定的“責任”。
“一人一崗”的班級崗位設置,就是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不要讓老師來包辦、代替一切。當然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有限度地設置一些不超出學生承受能力的崗位,再加上老師的參與,讓老師與學生一起體驗學生成長的快樂。而在我們翠屏小學小班化教育的環(huán)境中,這種“人人有崗位”的班級管理制度,也恰好適合于小班管理的要求,達到了讓學生“自治”的目標,也讓每個學生有了一份主人翁意識,更有了一份為班級奉獻的精神,消除了個別學生的“自私”心態(tài),不再是“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為了體現(xiàn)小班的優(yōu)質(zhì)教育,“一人一崗”在我們班級也要進行得有聲有色。以下就是“一人一崗”在我們班級的設置與運行情況。
一、崗位的設置原則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每個學生也都有爭取成功的愿望,也都有取得成功的潛能。作為老師,我們無權(quán)扼殺這些美好的愿望,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相同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讓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向往,為之自豪的“家”,也讓學生成為這個“家”中的小主人。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提出了班級崗位設置的原則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干,事事有時干。保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鍛煉,從而體驗到崗位與崗位,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也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成長的舞臺,更是把"為他人服務"的義務和榮譽感還給了學生,促進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形成,也加強了學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
二、崗位的設置與運行
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讓每個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參與者,使得班級管理民主化,并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在實踐中鍛煉了他們的集體主義思想。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管理能力。在我們班級,學生的崗位可以分成這樣四大類,即:表率類,學習類,紀律類和服務類。
其中,表率類崗位,主要由班干部擔任,如: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體娛育委員等。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就有著不同的崗位要求:班長,作為一班之長,應當統(tǒng)管全局,著眼于班級的整體榮譽,協(xié)調(diào)好班級的各項事務;學習委員,要負責每日的課程通知,組織好各類學習和競賽活動,并總結(jié)每天的學習情況;宣傳委員,要宣傳好學校、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組織好每一期板報的設計和更新;體育委員,要組織好學校、班級
開展的各項文娛、體育的比賽活動,并鼓勵班級同學多為集體爭光。
學習類崗位,主要是各科的課代表。而這些課代表的產(chǎn)生也不是由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指定,而是完全由學生自薦,或是學生推薦產(chǎn)生。這樣,擔任某學科的課代表,在主觀上就會更主動、更積極地去做好這份工作,因為這是他的興趣所在,也許也是他的特長所在,從而帶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
紀律類崗位,主要由一些在學生中比較有威信的,能帶動一批學生的同學來擔任。也許,他們在班級中不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在學習上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也不是班級的小干部,甚至平時還喜歡調(diào)皮搗蛋、破壞課堂紀律,但是能擔任紀律委員,不但能進一步提升他們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也在無形中給他們增添了一份約束,同時也增加了他們對自己的信心,讓他們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希望。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慢慢地,他們會收斂自己的霸道,克服自己的不足,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同時他們也會影響班級中的其他一部分同學,從而帶動整個班集體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服務類崗位,如:早餐管理員、圖書管理員、財產(chǎn)管理員、花卉管理員等。這些崗位,雖然很微不足道,看起來似乎只是為大家服務而已,沒什么特權(quán)。但這些崗位的設置,卻能衡量一個學生是否有為他人服務的心,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人品質(zhì)和生活素養(yǎng)。能否做好這些小崗位的工作,更能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如,我們班的L同學,他是個很老實穩(wěn)重的學生,在學習上很一般,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甚至是容易被人遺忘的學生。但當班級開始實行“一人一崗”時,他主動承擔了的職責,并且做的很好。很多人開始注意到了他的存在,也開始嘖嘖的稱贊他,而他卻說:“這沒什么,這只是我工作的職責,為班級作貢獻也是應該的;既然我選擇了這個崗位,我就有責任去把它做好?!?/p>
所以,以上這些不同類型的崗位,無論他的權(quán)利有多大,無論他的工作有多細小,但它都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也讓學生從中懂得了如何管理好班級的每一個角落,也學會了如何去當好班級的小主人。
三、崗位運行的效果
“一人一崗”它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干了,也讓每個學生都有一份管理班級的權(quán)利,更讓每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有了發(fā)言權(quán),打破了原來只有少數(shù)班干部管理多數(shù)同學的陳舊局面,真正讓每位同學參與到了班級管理中來。從此,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但不管你在哪個崗位,你的職責就是要行使好該崗位的要求,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這樣的班集體中,班主任僅僅是個“導演”,而每個學生都是“主角”,班級生活的精彩與否,關鍵看每個“角色”是否演到了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學生的責任感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讓我們從“一人一崗”做起,教育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并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件小事,逐漸養(yǎng)成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件事情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