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尤今
偕同家人到一家日本餐館去,點了一瓶日本清酒。侍役把多個造型不同的酒杯放在一個大大托盤里,讓眾人自行挑選。大家的手都不約而同地伸向了那些美麗的杯子;手腳不夠快的,便嘟嘟囔囔地埋怨。
看著眼前這一幕,一則聽來的故事驀然浮出腦際。
一群學生上門拜會一名大學教授,起初大家敘談甚歡,然而,談著談著,學生們便開始發(fā)牢騷了,他們投訴生活壓力大、埋怨功課負擔重。
這時,教授不動聲色地取出多個杯子,陶質(zhì)的、瓷質(zhì)的、木質(zhì)的、玻璃的、塑膠的,都有;有的精致、有的粗糙。
教授囑咐學生自己取杯倒水喝,杯子被取得七七八八之后,教授別有深意地說:
“你們瞧,所有細致、古樸、玲瓏、美麗的杯子都被拿走了;剩下的,全是粗陋的塑料杯?,F(xiàn)在,我想問的是,你們選杯子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
“喝水呀!”
教授好整以暇地應道:
“既然是喝水,那么,為什么你們那么在意盛水的器皿呢?隨手拿一個不就可以了嗎?為什么還要刻意選美的、選精致的?”
學生們被問得啞口無言。
這時,教授正色說道:
“你們這種主副不分、什么都想一手抓的心態(tài),正是造成壓力的主因。喝的是水,你們卻執(zhí)意要選好的杯子,甚至在搶不到時,心生怨意?!?/p>
在學生一片靜默中,教授繼續(xù)說道:
“這就和生活一樣,生活就是水,而名譽與地位,僅僅只是盛水的杯子罷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杯子上,那么,我們將沒有余暇余力來品嘗和享受杯中水的好滋味!”
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話,有多個不同的層次,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反芻。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里,大家都難以免俗地流于“形式主義”,為求快速出位,便有人“嘩眾取寵”,專在杯子的形狀、色澤、質(zhì)地、設計上猛下功夫;原是重點的杯中水,反而變成了次要的“元素”。遺憾的是,當許多人習慣地把注意力放在杯子上時,杯子的重要性,也就不切實際而又不符實情地被突顯了。更為糟糕的是,被打造得極其精致而又極為漂亮的杯子,就像是穿上了新衣的皇帝,眾人叫好之聲不絕于耳,卻沒有人注意到杯中的水其實是渾濁不堪的。
另外一種情形是,有些人,明明知道杯子里盛著的是能讓他延年益壽的瓊漿玉液,可是,他無心品嘗,因為他的心思和精力全用在制作杯子上了,他不遺余力地制作了一個又一個,在眾人的喝彩聲中,他自我陶醉。當大限之日到來時,他卻渾然不識瓊漿玉液真正的滋味。嚴格地說來,他不曾真正地活過。
生活,是杯中的水。甜酸苦辣,各有滋味。在人生的道路上,一邊慢慢行走,一邊細細品嘗,縱使那水的味道是淡的,也足堪回味,因為呀,嘗過杯中水的人,切切實實地活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