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偉,李章達,應(yīng)小軍,馮新軍,袁忠勤
(1.余姚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服務(wù)總站,浙江 余姚 315400; 2.余姚市大隱鎮(zhèn)農(nóng)業(yè)辦公室,浙江 余姚 315400)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 屬于鱗翅目,螟蛾科,是我國水稻主要害蟲之一[1]。近年來由于氯蟲苯甲酰胺等雙酰胺類藥劑的長期單一使用,二化螟抗藥性問題日益突出,為害逐年加重,嚴重威脅糧食生產(chǎn)安全[2-4]。2018年余姚地區(qū)水稻二化螟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的抗性已達314.5倍(2017年為145.4倍),對三唑磷的抗性達223.4倍(2017年為49.4倍),抗藥性上升非常迅速。為篩選高效對口藥劑,有效控制二化螟為害,選取了7種藥劑并且分1次和2次施藥對早稻一代二化螟進行防治,比較其防治效果?,F(xiàn)將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余姚市泗門鎮(zhèn)東蒲村任永慶早稻田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為中早39,栽培方式為直播,播種時間為 2018年4月7日。試驗田塊周邊小麥、油菜等二化螟蟲源田較多,播種較早,秧苗長勢好,葉色嫩綠,集中為害明顯,是二化螟重發(fā)區(qū)。
參試藥劑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美國杜邦公司)、10%阿維·甲蟲肼懸浮劑(名劍,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4%乙多·甲氧蟲懸浮劑(斯品諾,美國陶氏益農(nóng)公司)、40%三唑磷乳油(道康,浙江新農(nóng)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殺蟲單可溶粉劑(一撒哈,上海綠澤生物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20%甲維·甲蟲肼懸浮劑(神殲,江蘇輝豐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10%甲維·甲蟲肼懸浮劑(試驗樣品,江蘇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施藥器械為電瓶噴霧器。
試驗共設(shè)7種藥劑處理,每種藥劑處理分別施藥1次和2次,各處理667 m2的藥劑用量分別為: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10%阿維·甲蟲肼80 mL;34%乙多·甲氧蟲30 mL;40%三唑磷75 mL;50%殺蟲單200 g;20%甲維·甲蟲肼60 mL;10%甲維·甲蟲肼60 mL;以清水為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小區(qū)面積66.7 m2,不設(shè)重復(fù),共15個小區(qū)。
5月15日,第1次施藥,此時水稻處于分蘗期,二化螟處于卵孵高峰,田間枯鞘已經(jīng)出現(xiàn)。5月23日第2次施藥。采用二次稀釋法配置藥液,667 m2用水量為30 kg。施藥時田間保持3~5 cm 的薄水層,藥后保水7 d。
二化螟為害定型后,于6月13日第1次藥后29 d、第2次藥后21 d調(diào)查各處理的保苗效果。采用平行跳躍法每小區(qū)調(diào)查6個點,每點調(diào)查500 株水稻,調(diào)查枯心數(shù),計算枯心率及保苗效果。
試驗田二化螟集中為害明顯,損失嚴重。表1表明,調(diào)查時空白對照的枯心率已達10.20%。在1次施藥的7個處理中,10%甲維·甲蟲肼60 mL處理保苗效果最好,為78%,枯心率為2.23%;10%阿維·甲蟲肼80 mL和34%乙多·甲氧蟲30 mL處理次之,保苗效果分別為72%、67%;其他處理的防效均在60%以下,其中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40%三唑磷75 mL、50%殺蟲單200 g處理的保苗效果在33%以下,枯心率在6.9%以上,防效差。2次施藥的7個處理中,10%阿維·甲蟲肼80 mL、34%乙多·甲氧蟲30 mL處理的保苗效果好,分別為95%、92%,枯心率在0.8%以下;10%甲維·甲蟲肼60 mL、20%甲維·甲蟲肼60 mL處理的保苗效果次之,分別為82%、73%;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40%三唑磷75 mL、50%殺蟲單200 g處理的保苗效果差,分別僅為32%、21%、30%,枯心率在6.9%以上。
表1 7種藥劑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表現(xiàn)
選取阿維·甲蟲肼、甲維·甲蟲肼、乙多·甲氧蟲等7種藥劑,并且分1次和2次施藥對早稻一代二化螟進行防治。試驗結(jié)果表明,阿維·甲蟲肼、乙多·甲氧蟲、甲維·甲蟲肼對二化螟防效較好,二化螟重發(fā)田塊需在第1次藥后7~10 d再施藥1次,效果明顯,這些藥劑都是甲氧蟲酰肼與阿維菌素、甲維鹽、乙基多殺菌素的混劑;氯蟲苯甲酰胺、三唑磷、殺蟲單對二化螟的防效差,無論使用1次還是2次,保苗效果都在33%以下。三唑磷近3年來害蟲抗藥性上升速度非常快,防效明顯下降,2015年試驗時藥后15 d的防效達90%以上,現(xiàn)在僅為21%,2018年抗藥性達到了223.4倍,抗藥性上升非常迅速,生產(chǎn)上應(yīng)引起重視。甲氧蟲酰肼與阿維菌素、甲維鹽、乙基多殺菌素的混劑效果較好,在二化螟對雙酰胺類藥劑抗藥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阿維·甲蟲肼、乙多·甲氧蟲、甲維·甲蟲肼可作為替代對口藥劑,有效控制二化螟為害,二化螟重發(fā)田塊需在第1次藥后7~10 d再施藥1次,以提升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