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凱 黎謝夢丹 鄭國沛 劉浩 賈小婷 王倩 張志杰 賀智敏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廣州醫(y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廣州510095)
肺癌是嚴重威脅大眾健康的重要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80% ~85%。目前,以吉非替尼為代表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已成為EGFR 突變型NSCLC 的重要全身治療手段之一,然而無可避免的EGFR-TKI 耐藥嚴重影響了其臨床應用[1]。目前仍有相當比例患者耐藥機制未明[2]。因此,進一步尋找EGFRTKI 耐藥靶標,闡述耐藥機制對于有效逆轉EGFRTKI 耐藥,提高肺癌綜合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潛在的應用價值。
miRNA 是一類20 bp 左右的單鏈小分子RNA,其主要通過與靶基因mRNA 的3′非翻譯區(qū)的部分或完全結合來抑制靶基因mRNA 的翻譯過程或促進其降解。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 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3-4]。該研究前期已利用吉非替尼敏感NSCLC 細胞HCC827成功構建了繼發(fā)耐藥細胞株HCC827/G 且還排除了目前已知的主要耐藥機制在HCC827/G 吉非替尼耐藥中的作用,如EGFR 基因T790M 突變等,同時二代測序結果顯示HCC827 和HCC827/G 細胞外泌體miRNA 表達譜存在很多差異,其中miR-17-5p在HCC827/G 細胞中表達升高,提示其可能與吉非替尼耐藥相關[5]。近來研究表明miR-17-5p 是一種癌基因,促進了多種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6]。因此該研究擬證實miR-17-5p 介導NSCLC 吉非替尼耐藥的作用并探討其可能機制,旨在尋找新的耐藥靶點。
1.1 實驗材料 HCC827 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所,HCC827/G 細胞為前期通過低濃度吉非替尼持續(xù)誘導HCC827 細胞構建。吉非替尼治療前血清4 例與治療耐藥后血清3 例均收集自2016年至2017年間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確診的NSCLC 患者,其中男3 例,女4 例,年齡57 ~81 歲。
1.2 試劑和儀器 1640 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購自BI。吉非替尼購自MCE。QRT-PCR 試劑購自TaKaRa。miR-17-5p 相關引物、mimics 和inhibitor、PTEN shRNA、PTEN 3′UTR 區(qū)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均購自復能。PTEN 抗體購自CST。lipo2000購自Thermo。凋亡檢測試劑購自聯(lián)科。熒光定量PCR儀購自伯樂。流式細胞儀購自BD。
1.3 實驗方法
1.3.1 細胞培養(yǎng) 細胞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 培養(yǎng)基在37 ℃、5%CO2條件下培養(yǎng),3 d 傳代一次。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進行相關實驗。
1.3.2 QRT-PCR 依說明書提取樣品RNA,測濃度后取1 μg 轉錄為cDNA。以U6 或β-actin 作為內參,設3 個復孔。引物:人β-actin:F:ATGATGATATCGCCGCGCTC,R:CCACCATCACGCCCTGG;人PTEN:F:TCCCAGACATGACAGCCATC,R:GCTTTGAATCCAAAAACCTTACTAC。U6、miR-17-5p 引物序列復能公司未提供。反應條件:95 ℃10 min;95 ℃10 s、60 ℃20 s(采集熒光)、72 ℃10 s,45 個循環(huán);融解曲線分析。利用2-△△CT法計算各指標的相對表達量。
1.3.3 細胞轉染 依據(jù)lipo2000 說明書步驟完成細胞轉染,QRT-PCR與Western Blot檢測轉染效果。
1.3.4 MTS 實驗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接種96 孔板,待細胞貼壁后各孔中分別加入梯度濃度吉非替尼,繼續(xù)培養(yǎng)48 h 后每孔加入20 μL MTS 試劑,測OD 值后繪制藥敏曲線并計算IC50值。
1.3.5 細胞凋亡分析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加入低濃度吉非替尼作用12 h 后,依說明書步驟將細胞染色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使用FlowJo 7.6軟件分析。
1.3.6 Western Blot 檢測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提取總蛋白。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后取20 μg 蛋白行SDS-PAGE 電泳。電泳結束后轉膜、封閉,然后一抗4 ℃孵育過夜,次日孵二抗后曝光顯影。
1.3.7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將miR-17-5p mimics 分別與對照質粒和PTEN3′UTR 區(qū)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共轉染12 孔板中的對數(shù)生長期293T 細胞,設置3 個復孔,72 h 后取上清檢測熒光素酶活性,以GLUC 為報告基因、SEAP 為對照基因,計算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相對熒光素酶活性。
1.3.8 生物信息學分析 利用Targetscan 數(shù)據(jù)庫預測miR-17-5p 的靶基因。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iR-17-5p 在耐藥HCC827/G 細胞中表達增高 QRT-PCR 結果顯示miR-17-5p在耐藥HCC827/G 細胞中表達增高,與前期二代測序結果相符,提示miR-17-5p 可能參與介導吉非替尼耐藥(圖1)。
圖1 miR-17-5p 在HCC827 和HCC827/G 細胞中的表達Fig.1 Expression of miR-17-5p in HCC827 and HCC827/G cells
2.2 miR-17-5p 介導了HCC827/G 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 HCC827 細胞中過表達miR-17-5p 后(圖2A),細胞對吉非替尼的IC50值為(27.48±4.04)μmol/L,較對照組的(2.70 ± 0.86)μmol/L 明顯增高(圖2B),提示細胞耐藥性增加。在HCC827/G 細胞中敲低miR-17-5p 后(圖2C),25 μmol/L 吉非替尼對細胞的相對抑制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圖2D),提示細胞耐藥性降低。表明miR-17-5p 介導了HCC827/G 細胞的吉非替尼耐藥。
圖2 HCC827 和HCC827/G 細胞分別轉染miR-17-5p mimics 和inhibitor 后的耐藥性變化Fig.2 Changes of drug resistance after HCC827 and HCC827/G cells transfected with miR-17-5p mimics and inhibitor,respectively
2.3 miR-17-5p 抑制了吉非替尼誘導的肺癌細胞凋亡 HCC827 過表達miR-17-5p 后,細胞凋亡率較對照明顯減少(圖3A)。HCC827/G 敲低miR-17-5p 后,細胞凋亡率較對照明顯增加(圖3B)。表明miR-17-5p 可降低吉非替尼誘導細胞凋亡的效果。
圖3 HCC827 和HCC827/G 細胞分別轉染miR-17-5p mimics 和inhibitor 后的細胞凋亡變化Fig.3 Apoptosis of HCC827 and HCC827/G cells transfected with miR-17-5p mimics and inhibitor,respectively
2.4 miR-17-5p靶向抑制PTEN介導HCC827/G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 生信分析預測到PTEN 為miR-17-5p 的靶基因(圖4A)。QRT-PCR 與Western Blot 結果均顯示PTEN 在HCC827/G 中的表達較HCC827 明顯降低(圖4B、4C)。當HCC827 過表達miR-17-5p 后,PTEN 表達明顯下調(圖4D、4E)。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結果顯示轉入miR-17-5p mimics 后,實驗組相對熒光素酶活性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圖4F)。提示miR-17-5p 可靶向抑制PTEN 基因的表達。
在HCC827 中敲低PTEN 后(圖4G),3.13μM吉非替尼對細胞的相對抑制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圖4H),提示PTEN 參與介導吉非替尼耐藥。進一步功能阻斷實驗結果顯示,同時敲低PTEN 可逆轉單獨敲低HCC827/G 的miR-17-5p 表達導致的吉非替尼耐藥性降低(圖4I)。以上結果表明miR-17-5p 通過靶向抑制PTEN 介導了HCC827/G 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
圖4 miR-17-5p 靶向抑制PTEN 介導HCC827/G 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Fig.4 miR-17-5p mediated HCC827/G cell resistance to gefitinib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PTEN
2.5 吉非替尼耐藥后NSCLC 患者血清miR-17-5p表達水平升高 QRT-PCR結果顯示3例吉非替尼耐藥后NSCLC患者血清中miR-17-5p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4 例吉非替尼治療前NSCLC 患者。見圖5。
圖5 吉非替尼耐藥后NSCLC 患者血清中miR-17-5p 表達水平的變化Fig.5 Changes of serum miR-17-5p expression in NSCLC patients of gefitinib resistance
NSCLC 約占肺癌的80% ~85%且發(fā)現(xiàn)時大多患者已處于晚期而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化療是其最主要的全身治療方式,但是明顯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療在晚期NSCLC 治療中的作用。近年研究證明[7],使用EGFR-TKI 靶向治療EGFR 基因突變型NSCLC 可獲得較化療更好的療效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其已成為另一種重要的NSCLC 全身治療方式。吉非替尼為EGFR-TKI 的代表性藥物。然而,大部分NSCLC 的EGFR-TKI 靶向治療會在12個月左右出現(xiàn)耐藥,這嚴重影響了其臨床應用[8]。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耐藥機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8]:(1)二次EGFR 基因突變,如T790M 突變;(2)下游旁路信號途徑激活,如Kras 基因突變、MET 擴增等;(3)組織學類型的轉化,如NSCLC 轉化為小細胞肺癌等。但仍有近30%的患者耐藥機制不明。因此,進一步尋找EGFR-TKI 耐藥靶標并闡明其耐藥機制對于逆轉EGFR-TKI 耐藥具有重要意義。
HCC827 是EGFR 基因19del 突變且對吉非替尼敏感的人NSCLC 細胞株。該研究前期不僅成功構建了吉非替尼繼發(fā)耐藥細胞株HCC827/G,而且還排除了目前已知的主要耐藥機制在HCC827/G吉非替尼耐藥中的作用[5]。提示HCC827/G 中還存在著新的吉非替尼耐藥機制。通過分析外泌體二代測序結果,該研究發(fā)現(xiàn)miR-17-5p 在HCC827/G外泌體中的含量增加,進一步QRT-PCR 實驗證實miR-17-5p在HCC827/G細胞中的表達也增加,提示miR-17-5p可能介導了HCC827/G的吉非替尼耐藥。
miR-17-5p 屬于miR-17-92 miRNA 簇。有研究[9]報道m(xù)iR-17-92 miRNA 簇在多種腫瘤中發(fā)揮了癌基因的作用,miR-17-92 miRNA 簇的過表達是關鍵致癌事件。CHEN 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miR-17-5p在81 例鼻咽癌患者腫瘤組織中高表達,且高表達miR-17-5p 患者的總生存時間較低表達患者明顯縮短。宋先璐等[11]報道m(xù)iR-17-5p、miR-92a 和let-7b 在順鉑耐藥NSCLC 細胞株中表達升高,該組miRNA 通過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細胞增殖介導了NSCLC 的順鉑耐藥。以上研究表明miR-17-5p 在多種腫瘤中發(fā)揮了癌基因的作用,miR-17-5p 參與了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轉移以及化療耐藥等生物學過程。然而關于miR-17-5p 與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療耐藥的相關研究報道尚未見報道,該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miR-17-5p參與介導了非小細胞肺癌的EGFR-TKI 靶向治療耐藥。BOBBILI 等[12]報道m(xù)iR-17-5p 可以通過外泌體和細胞外囊泡的形式向細胞外釋放以實現(xiàn)細胞間的通訊并執(zhí)行相關生物學功能。該研究前期就以吉非替尼敏感和耐藥細胞的外泌體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了miR-17-5p在耐藥細胞外泌體中的高表達狀態(tài)。然后該研究進一步通過QRT-PCR證實了miR-17-5p在耐藥細胞內的高表達狀態(tài)。后續(xù)實驗發(fā)現(xiàn)在敏感的HCC827 細胞中轉入miR-17-5p mimics 后細胞對吉非替尼的IC50值明顯增加且細胞凋亡率降低,而耐藥的HCC827/AR 細胞中轉入miR-17-5p inhibitor 后吉非替尼對細胞的抑制率明顯增加且細胞凋亡率增加,這從正反兩個方面證實miR-17-5p 介導了NSCLC的吉非替尼耐藥,且該過程可能是通過miR-17-5p靶向調控凋亡相關基因來實現(xiàn)的。
BOBBILI 等[12]綜述了已有報道的miR-17 靶基因,其中與凋亡調控相關的基因有PTEN 與P21等。該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也預測到了PTEN 為miR-17-5p 的下游靶基因。因此該研究將凋亡相關基因PTEN 選為miR-17-5p 下游靶基因的候選基因進行下一步研究。相關研究[13]報道多種腫瘤中PTEN 基因的缺失或突變可導致PTEN 表達的缺失或下調,而作為負性調控因子,PTEN 表達的缺失或下調可通過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來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并促進其增殖,從而促進了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該研究顯示,PTEN 在吉非替尼耐藥細胞株HCC827/G 中表達下調,而在PTEN 高表達的敏感細胞HCC827 中轉入miR-17-5p mimics后PTEN表達也明顯下調。同時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也證實了miR-17-5p 對PTEN 表達的抑制作用。此外該研究還通過在吉非替尼敏感HCC827 細胞中敲低PTEN 后檢測到吉非替尼對細胞的相對抑制率降低和功能阻斷實驗證實了PTEN 參與了HCC827/G 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而這些結果均表明miR-17-5p 可通過靶向抑制PTEN 基因表達介導HCC827/G 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
最后,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吉非替尼耐藥后的NSCLC 患者血清中的miR-17-5p 表達水平較治療前升高,提示miR-17-5p 還有望作為耐藥監(jiān)測的指標之一。但由于耐藥監(jiān)測以及標本二次取樣困難等原因導致該研究所收集的樣品數(shù)量偏少,這是該研究的不足,因此該研究下一步擬繼續(xù)收集耐藥后的臨床樣品以完成后續(xù)的更大樣品量的臨床驗證工作。
綜上所述,miR-17-5p 通過靶向下調PTEN 基因表達抑制細胞凋亡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對吉非替尼的耐藥,其有望成為吉非替尼耐藥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