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進 (復旦大學 藝術教育中心)
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UM)成立于1893年,地處美國蒙大拿州西南地區(qū)的米蘇拉市(Missoula)。筆者于2017年1月至12月在該大學美術學院做訪問學者,美術學院(School of Art)隸屬于視覺藝術與表演學院(College of Visual & Performing Arts,CVPA),是該大學是歷史悠久的院系之一,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參與和學術觀察,作者對蒙大美術學院的教學與展覽深有感觸,特撰文探討之。
在蒙大美術學院的官網(wǎng)上,美院想達成這樣的使命:“提供全面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培養(yǎng)專業(yè)的藝術家、藝術史學家、評論家、藝術教育家和見多識廣的畢業(yè)生。視覺形象是一種強有力的交流手段,我們努力在這種主流的文化語言中樹立高水準的識辨能力。這個使命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原創(chuàng)作品,批判地分析過去和現(xiàn)在的藝術作品和圖像,研究藝術、文化的歷史和藝術產(chǎn)生的背景。通過學習,我們的學生具有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并獲得對作品和圖像進行判斷的能力。”
從美術學院的教學實踐看,這個愿景和目標是明確的,就是用視覺作為一種語言,培養(yǎng)具有通識能力和專業(yè)所長的本科生。這個目標基本符合了美國大學主流教學思想中的批判性思維、原創(chuàng)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訓練專業(yè)的判斷力。
美術學院本科有“藝術學士(Bachelor of Arts,BA)”和“美術學士(Bachelor of Fine Arts,BFA)”,“美術學士”相比較“藝術學士”更專業(yè)一些,美院本科生中只有十分之一學生能拿到美術學士學位。美國藝術實踐的最高學位是“美術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MFA)”,但是原則上學生不能在本校讀碩士,所有美術碩士學生都來自外校。關于美術學院課程設置的情況詳見筆者撰寫的另一篇文章“美國蒙大拿大學美術學院課程設置、特色與瓶頸”,這里就不贅敘了。
校歷發(fā)布于2016-2017學年。并在備注中特別說明以上日期如有更改,以更改通知為準;學生《注冊說明》中出現(xiàn)的日期優(yōu)先于表格中列出的日期。大學其它校區(qū)也使用主校區(qū)的學術校歷,包括:米蘇拉學院(Missoula College)和比特魯學院(Bitterroot College)。
從這部學術校歷可見,蒙大分為四個學期,春秋是四個月左右的長學期,秋冬是兩周至兩個月不等的短學期。筆者是2017年1月初到達蒙大,中國的大學還在準備放假過春節(jié),蒙大就已經(jīng)開始春季學期了,到了三月份,春季學期一般會放一周左右的春假(Spring Break),據(jù)說每個州放春假的時間是不同的;而該大學的畢業(yè)典禮又是5月份就召開了,6月初就放暑假。與中國高校不同的是,暑假有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暑假教師們也是沒有薪水可領的,也就是說,大學每年只發(fā)給教員九個月的工資,當然大學不限制教師們在空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yè)。事實上,迫于經(jīng)費短缺,美術學院2017年夏季并沒有開設暑期課程。
圍繞著大學的校歷和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美術學院安排自己的課程,大學所有課程都可以通過大學的主頁進行訪問“搜索課程(Course Search)”、可以根據(jù)課程名稱、教授姓名、上課時間等選項查看課程,以下為美術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課程一覽表。下列表格中FA即美術學院教學樓(Fine Arts),上課一般在工作室里。AA即附屬藝術樓(Aux Arts),是一座陶藝與雕塑專用教學樓。美院采用工作室制度教學,大致全美的藝術實踐專業(yè)都是工作室教學。
表一 蒙大拿大學2017-2018學術校歷
由上表可見,美院2017年春季學期開設了53門課,課程主要為三類:一是對非藝術本科專業(yè)學生開設的公選課,這些課程包括“非藝術專業(yè)學生選修課”、“陶藝—非藝術學專業(yè)選修課”,上課地點也在美術學院的各個工作室內(nèi);二是對自己的本科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課程,課表上大部分本科生課程是這一類課程,選修這些課程需要一定的前提課程基礎,如:選擇“雕塑II”的學生需要先修完“雕塑I”,選擇“版畫II”課程的學生要學過“版畫I”課程等;三是研究生課程,一般由教師到研究生的工作室內(nèi)授課。
一般而言,每位教師每學期需為本科學生開設三門課程,研究生的課程根據(jù)不同專業(yè)方向?qū)熣惺昭芯可那闆r定制,因為美術學院全部的研究生也就十幾人,教授們?yōu)檠芯可险n較為靈活,有好幾次,筆者在自助餐廳用完午餐偶遇到某位教授,自稱接下來是去研究生工作室看作品,但一位研究生往往要選其它專業(yè)方向老師的課程,如油畫方向的研究生也必需選修陶藝和藝術史等課程。
筆者很榮幸在美術學院單獨開設了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油畫1”,選課的學生主要來自美術學院,也有來自其它院系的學生選課,蒙大也是實現(xiàn)雙學位培養(yǎng)的,一個學生拿兩個學士學位的情況常有。2017年春季學期“油畫1”的選課人數(shù)是26人(圖1),秋季選課人數(shù)是14人,選課人數(shù)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春季學期的學生總數(shù)較多,有幾位大四的畢業(yè)生,需要拿到藝術課程的分數(shù)才能畢業(yè)。
表二 美術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課程一覽表-1
在美院授課,筆者觀察到學生的年齡跨度是較大的,年齡最大的學生甚至都有了孫女,最小的學生則剛剛從高中進入大學;學生們的繪畫基礎相差也比較大,雖然學生們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油畫,但有些學生畫的很熟練,也很有創(chuàng)造力,而有些學生沒有素描和色彩的基本訓練;筆者原來以為美國學生是外向型和富有侵略性的,但在課程上發(fā)現(xiàn)有一些同學也是不善言辭的。總體上學生們是非常富有求知欲和友好的,學生對筆者提供的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的系列講座也非常感興趣;還有,與中國學生對美國的大學和城市頭頭是道不同,美國學生們并不了解中國,甚至有些學生不了解美國的東部城市(學生們長期生活在西部)。筆者最終確立了課程的基本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油畫的濃厚興趣,并在作業(yè)中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最終展示出來,事實證明,美國學生的想象力與自由度較大,有的學生開始研究中國的小說和視覺元素,并嘗試在作業(yè)中呈現(xiàn)出來。
表二 美術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課程一覽表-1
圖1 筆者(居中)與修讀“油畫一”課程的部分美國同學們,最左側為課程助教扎克
圖2 艾倫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雕塑作品
筆者之所以能夠在美術學院順利開課,一方面離不開原來上這門課的凱文教授給予了全套教學資料,另一方面離不開課程助教扎克(Richard Zack Williams)的協(xié)助,扎克本科階段在南卡羅萊納的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大學取得美術學士學位1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889年,2017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66位。,兩年前到美術學院攻讀研究生,專業(yè)方向主攻油畫,特別有趣的是他對中國情有獨鐘,他喜歡吃中國菜,會講幾句簡單的中國詞匯,有幾位中國朋友,與筆者的配合很好。由于筆者是第一次用英語對美國學生上課,很多語言表達不確定美國學生是否明白,助教扎克往往能在關鍵的時刻提供幫助。
美術學院現(xiàn)有教授7名,副教授4名,講師3名,技術專任教師1名,辦公室管理1名,這樣教員共有16名,學生總數(shù)大致為200名,師生比為1:12.5。學院的專業(yè)方向包括版畫、油畫、素描、藝術史、陶藝、攝影、藝術教育,每一個專業(yè)方向上有1到2名導師。有一點特別有意思,在美國大學,所有教授和副教授、甚至是講師都被稱為“Professor(教授)”,學生稱呼所有教師為“教授”,教師之間也互稱“教授”,體現(xiàn)出一種對教師的學術上的認可。在本文表二“美術學院2017年秋季學期課程一覽表”中可見,部分課程由外聘教師和客座教授、以及高年級研究生擔任教學。
前任系主任艾倫(Bradley Allen)是雕塑專業(yè)的副教授,他于2001年在東南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獲得美術學士學位,2005年在南伊利諾伊大學取得美術碩士學位。在筆者初到美術學院的第一天,我將他西裝革履的助理愛迪(Edward Morrissey)當成了系主任,回想起來,因為愛迪所處的辦公室空間面積較大,內(nèi)部裝飾上非常漂亮。而艾倫比約定的時間來遲了幾分鐘,等到愛迪給我介紹,我才恍然大悟那個穿著隨便的人是系主任,艾倫全然沒有系主任的架子,他拿著一把銅質(zhì)鑰匙,說話較快但言語不多,一一打開所有工作室的門為我介紹情況(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人持有的鑰匙是有權限的,系主任的同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工作室的門),在介紹中,艾倫說他的專業(yè)領域和我的不同,顯示出對不同專業(yè)的尊重態(tài)度,并在幾天后的教師例會上正式歡迎我的到來。在看了我初到美院創(chuàng)作的作品后,他提出想買我的一幅作品,或者和我交換作品收藏。
圖3 凱文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油畫作品
圖4 詹姆斯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版畫作品
在美術學院的官網(wǎng)上,艾倫撰文認為:“藝術教育的價值被低估了!我們不應該問:“你可以用藝術學位做什么?而是應該問:“你不能用藝術學位做什么?”他反對把高薪等同于成功,指出藝術能夠給人帶來健康和快樂!他呼吁人們創(chuàng)造藝術、購買藝術、支持各種形式的藝術教育。他這樣呼吁:當你聽到關于藝術教育的負面之詞時,提醒所有人應該看到是藝術家設計了人們正在駕駛的汽車、穿的夾克、衣服上的標志,手機和里面的音樂、各種應用程序、耳塞、他們剛經(jīng)過的公園、公園里的雕塑、長凳,他們將在那天晚上看到的電影,以及當他們到達那里時他們將坐的座位。如果沒有藝術的幫助,人們實際上無法在椅子上轉動角度,那么誰會在這種情況下顯得尷尬?
艾倫是一個精力充沛的雕塑家,2017年他的教師作品展參展作品引起好評,其作品“去他的高爾夫”的作品(圖2)探討了環(huán)保的主題。艾倫使用大腸桿菌的透明膠片和高爾夫球場的透明膠片,并將它們垂直地疊在一起。這些分層透明膠片放置在木制十字架的頂部,看起來像西方的太陽歷,太陽歷可以象征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都在圓圈內(nèi)的不同象限,代表不同的季節(jié)。“大多數(shù)大腸桿菌菌株是無害的,通常在哺乳動物的腸道中發(fā)現(xiàn),并且是腸道正常菌群的組成部分,但當通過糞-口傳播時,這種細菌會導致疾病?!备郀柗蚩赡軐ν恋厣鷳B(tài)造成破壞,影響周圍環(huán)境。高爾夫球場通常使用吸水劑、殺蟲劑和肥料來維持干燥、繁茂的運動場,這對附近的野生動物來說是毀滅性的。因此,如果將高爾夫球場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并保持在可管理的大小,它們就不會變得有害。相反,如果這些球場放在不屬于它們的地方,附近的環(huán)境會受到影響。
現(xiàn)任系主任凱文(Kevin Bell)是油畫專業(yè)的副教授。他在緬因州的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獲得了歷史學士學位,并在西部俄勒岡州俄勒岡大學完成了美術碩士學位。他的油畫作品探討了人們的價值觀和主觀愿望如何塑造美國西部的景觀(圖3),包括在阿拉斯加的十年,以及在蒙大拿州的八年。我在西部公路上駕車,感覺到的就是他的畫面,畫上往往是一座山丘。他的作品在香港,都柏林,深圳,紐約(Pulse NY),溫哥華,溫哥華,休斯頓,舊金山,西雅圖、緬因(SCOPE art show)和芝加哥都曾參展,并在2014年都柏林雙年展選出的新美國繪畫出版物中刊出。
凱文曾經(jīng)訪問過中國和愛爾蘭。他在深圳訪問的幾個月,畫了一些關于深圳城市景觀的畫。有一次教授聚會,我在他家的墻上看到了一幅中國書法,內(nèi)容是一首關于朋友之間離別和懷念的古詩,他讓我解釋給他聽,還有,他喜歡吃中國的包子等食物,但對他在中國的訪問體驗提及不多。
圖5 伊麗莎白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版畫作品
圖6 茱莉亞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陶藝作品
凱文的性格有著一種親和力。在美院時常能聽到凱文的大笑聲,學生們也喜歡拿他的表情和笑聲開玩笑。2017年底,他邀請老師們?nèi)ニ揖蹠?,在明亮溫馨的圣誕樹旁,他代表美院贈送給我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得知我離開美國前要去芝加哥旅行,美院辦公室?guī)臀胰翌A定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館、美術館、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套票,更讓人感動的是,所有人都在一張賀卡上提前寫下了祝福的話,而我不懂得美國人的禮儀,留下了遺憾。經(jīng)過這次事情之后,我明白了,美國人互相之間送禮,一定是當著對方的面打開,然后分享你的感動與感謝之情,事后還可以送上賀卡或回禮表示感謝。
詹姆斯(James Bailey)教授的專業(yè)領域包括油畫和版畫(圖4)。從2000年開始,他創(chuàng)設了一個“矩陣工作室(Matrixpress)”,帶領學生做一個“壓路機版畫(Steamroller)”項目。旨在讓學生、藝術家和社區(qū)聚合在一起,共同慶?!八劳鲋眨―ay of the Dead)”1“死亡之日”是墨西哥的節(jié)日,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0月31日至11月2日。節(jié)日聚焦于家人和朋友聚會,祈禱并記住已經(jīng)死去的朋友和家人。慶典。不斷舉辦節(jié)日游行是米蘇拉的獨特傳統(tǒng),這是美國第一個將節(jié)日慶典與滾筒印刷版畫相結合的活動。作品一般白天被刻在整張的木板上(尺寸為1.22米×2.44米),然后用黑色油墨涂滿木板,再鋪上布面,由于幅面較大特地用壓路機來碾壓以便轉印,每年11月2日晚上米蘇拉舉行年度游行活動,伴隨著音樂和舞蹈,人們將這些大幅版畫作品做成旗幟的形狀,由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把持著游行,給人以較大視覺震撼。筆者看到一些學生在工作室里刻版,有一位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嘲笑美國總統(tǒng)川普的版畫,當天晚上的天氣比較寒冷,但是學生們舉著版畫游行,并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擺動,讓人佩服不已。
伊麗莎白(Elizabeth Dove)教授主攻版畫與攝影。1991年她在馬里蘭州藝術學院獲得美術學士,1999年又在佛蒙特學院拿到美術碩士。她在教師作品展上的作品尺寸是最大的(圖5),幾乎橫向覆蓋了整個墻面。她的作品通過版畫印刷品探討了計算機的數(shù)字語言,題目是“存檔”。她放置256片手工彩色字典頁面,并將背景配上一個低分辨率的景觀圖片。她的作品富有一定的實驗性,由于磁性不均勻的原因,部分版畫在展出時掉落在地面上。
茱莉亞(Julia Galloway)教授是一個知名的陶藝家。她在東部紐約州的阿爾弗雷德大學陶瓷學院獲得美術學士,又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獲得美術碩士。她也曾經(jīng)擔任過美術學院的系主任,她人特別好,像一個媽媽照顧大家,我一到美術學院,她就來看我,咨詢有沒有什么困難,還送給我她的“大天空(Big Sky)”瓷盤作為禮物。她的家也是經(jīng)常舉辦教師聚會的場所,她也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陶藝工作室,里面各種釉料一應俱全。相比于其它美術專業(yè)人士,米蘇拉是一個陶藝家比較多的小鎮(zhèn),有幾個專門的陶藝工作坊。茱莉亞也負責美院的阿奇·布雷(Archie Bray)陶藝國際交流項目,該基金會創(chuàng)立于1951年,是美國第一個專門用于陶瓷的基金,基金經(jīng)常邀請?zhí)账嚰仪皝磉M行交流與演講、做展覽。
2017年底,茱莉亞憑借著她的系列陶藝“瀕臨滅絕的動物”獲得美國一個藝術基金每年五萬美元的資助,相信評委會是根據(jù)她的前期藝術積累與學術潛力做出的判斷。她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找到一個權威環(huán)境保護網(wǎng)站上列出的瀕臨滅絕的動物,以寫實的手法將這些動物描繪到瓷罐上,提醒人們應愛護自然和地球環(huán)境,首批做成的十幾個瓷罐在教師作品展上亮相(圖6),引起相當?shù)暮迷u。
圖7 特里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陶藝作品
圖8 馬修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攝影作品
圖9 詹尼弗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丙烯作品
圖10 瑪麗安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攝影作品
特里(Trey Hill)副教授也是陶藝家,他1999年在西部俄亥俄州鮑靈格林州立大學獲得陶瓷專業(yè)的美術學士,2002年又在加州的圣何塞州立大學獲得美術碩士。他于2016年春在西安生活了3個月,進行了集中創(chuàng)作并做了個人創(chuàng)作匯報展示,在展覽海報上,他的中文名字使用了崔·希爾。當時筆者準備去蒙大美術學院訪問,就特地去西安參加了特里的展覽,并在展覽開幕式上購買了他的一件小作品。他作品是一種現(xiàn)代陶藝創(chuàng)作,喜歡用彩色顏料流滴在幾何形的陶瓷上,再與鐵、銅、鋼等金屬條組合(圖7)。待我離開蒙大時,他也即將要做爸爸了,他的夫人奧利維亞(Olivia)還有幾個月生產(chǎn),按照美國人習慣,由詹尼弗夫婦出面在詹尼弗的家中組織了“嬰兒秀(Baby Show)”,同事們歡聚一堂贈送禮物給即將出生的嬰兒。
攝影家馬修(Matthew Hamon)副教授與從事美術教育的詹尼弗(Jennifer Combe)副教授是夫婦,育有三個孩子,他們家在遠距離米蘇拉一小時車程的黑腳河(Blackfoot River)深林中。馬修來自北加州,1999年在洪堡州立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學位,2002年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獲得美術碩士學位。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民族特性與地域特性。他采用專業(yè)數(shù)碼相機拍攝肖像,作品曾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發(fā)表,也每年得到獎項,2018年他獲得“赫勒奧肖像獎(Portraits-Hellerau)”。我對他在教師作品展上的作品影響較深,他到南達科州拍攝了美國印第安人和警察之間的沖突,在茫茫的草原上,密密麻麻地點綴著沖突雙方的人群,看起來很是凄涼(圖8)。
馬修的夫人詹尼弗主要進行美術教育方面的教學,她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也送展了一幅大畫(圖9)。她對美國的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國家標準與教學目標極為了解。選她課程的學生主要想成為蒙大拿州的中小學美術師資,2017年由她主持召開了蒙大拿州教學聯(lián)盟會議,并舉辦了蒙大拿州中小學美術教師的作品群展。聽她說蒙大拿州的每座小學里設置了一位專職美術教師崗位,而且在蒙大要取得教師資格證需要同時選修教育學院的課程,學習難度可想而知。好消息是,蒙大美院美術教育專業(yè)的碩士生就業(yè)率是100%,這是美術學院引以為傲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率。
瑪麗安教授(Maryann Bonjorni)是一個典型的西部牛仔,喜歡穿著靴子和制服,她于1982年在華盛頓中央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86年在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獲得美術碩士學位。她是一個頗具幽默感的人,喜歡在講話中不時使用一些新名詞和美國俚語,在聊天中經(jīng)常逗人發(fā)笑,由于語言的限制,很多時候我不知道她們?yōu)楹味r,她會笑瞇瞇地向我解釋其中的笑點,如果我還是不清楚,她會很有耐心地寫下來。她喜歡使用一些二手物品重新創(chuàng)作,如:小型雕像、玻璃獎杯等物品再創(chuàng)作,充滿了對物品原來意義的反諷,體現(xiàn)了她的藝術態(tài)度(圖10)。她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不斷舉辦學生作品展,給人感覺她的素描課程作業(yè)展覽是最多的,有時候我覺得整個二樓至三樓工作室的墻面被她包場了。由于文化差異,偶爾她會讓我感覺不可捉摸:一次她說要介紹一個華裔退休教授和我認識,當天晚上我按照她寫的地址準時去了市區(qū)的一個酒吧,結果她一直沒有露面,打電話給她也不接,第二天早上才收到她的短信表示抱歉,弄得我對她將信將疑。后來再有一次在校園偶遇,她又邀請我晚上去參加一個與學生一起的在地下室的派對,我只得婉言謝絕。
拉斐爾教授(H.Rafael Chacón)是一位研究藝術史的專家,同時擔任米蘇拉美術博物館的策展人,他獲得了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的博士,到蒙大拿大學任教,讓我吃驚的是,他的辦公室是其它教授的兩倍大,里面有大量書架和藝術品,加上五米左右的層高,顯得富麗堂皇。他精通英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能夠閱讀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和葡萄牙語。他是一個極其彬彬有禮的人。他說他的祖先是移民到古巴的中國人,所以他出生在古巴的首都哈瓦那,但從面貌上我已經(jīng)看不出他的華人血統(tǒng)了,就是一個標準的美國白人。他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在美國接受教育。他專程到我的工作室送來了他寫的一本關于蒙大拿州著名建筑師的書,我以為是他送給我的,其實只是借閱,因為美國買書極貴,書籍的作者也需要購買自己寫的書。后來他又贈送給了我三本雜志,上面有他的論文和記載中國人在蒙大拿州發(fā)展歷史的文章,讓我深受感動。平時上班他本人則租住在市區(qū),但他的遠離米蘇拉的別墅是研究生們經(jīng)常聚會的場所。每次路過美院的藝術史教室均能聽到他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聽他的學術演講是一種享受。2017年秋季學期,他主持與主講了七場系列講座,每次他都將與講座配套的研究資料他陳列在美院的資料室中??傊?,拉斐爾教授在校園內(nèi)外的影響力是蒸蒸日上的。
瓦萊麗教授(Valerie Hedquist)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老教授。她于1979年畢業(yè)于明尼蘇達大學,1984年在堪薩斯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1990年在堪薩斯大學榮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17世紀的荷蘭藝術、18世紀的英國肖像畫。她非常在意我對他名字的發(fā)音,特地寫郵件告訴我她喜歡我把她名字的重音放在前面,因為這是一個意大利名字,應該遵循意大利的傳統(tǒng)。她對人非常好,我和夫人孩子第一次參加茱莉亞教授家的聚會,她開車帶我們?nèi)艘黄?,又開車送我們回家,當時我送給了一條從上海帶去的絲巾給她,她問是不是因為她開車載我們才得到這條絲巾,我說不是她才安心(可能因為她認為絲巾是一件大禮品)。這條絲巾如同為她定制的,讓她顯得年輕漂亮,她是如此喜歡這條顏色鮮艷的彩色絲巾,經(jīng)常佩戴,而且每次碰到我都大贊中國的絲綢文化,一直到我回國之后,還讓辦公室的愛迪發(fā)來她佩戴這條絲巾的照片。我永遠都不能忘懷聽她的講座“梵高研究”,她一襲正裝,語音興奮且抑揚頓挫,手勢與身體語言極其優(yōu)雅,研究資料收集翔實,給人展示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梵高,顯示了她深厚的學術功力。當時正是《至愛梵高》電影在美國熱播之時,她在答疑環(huán)節(jié)坦言為了準備這個演講沒有時間去看這部電影。
詹森老師(Jason Clark)負責美院所有工作室的技術和日常維護,包括購買各種材料,有一次,筆者上課時發(fā)現(xiàn)切割木材用的電鋸不能工作了,立即向詹森匯報,他立刻找系主任匯報,最終實際上是他購買了配件維修,讓設備得以正常運作。在每周五,他的辦公室對同學開放,有需要做畫框、畫板、為展覽設計藝術裝置的學生可以向他尋求幫助。后來我知道他甚至能夠自己造房屋,他連續(xù)跳槽了兩所西部的大學,并不是他喜歡換工作,而是這兩所大學都將藝術專業(yè)砍掉了。他的家庭幸福,他和夫人育有四個孩子,兒子已經(jīng)在首都華盛頓工作、他也有孫子了,最小的女兒還在讀大學,他計劃暑假自駕去華盛頓看望兒子和孫子,需要連續(xù)開車四天才能到達,最終未能成行。盡管年紀不小了,但他但看起來非常年輕和精神。筆者在美術學院訪問期間與詹森教授分享了工作室,詹森忙于準備他2018年在拉斯維加斯的個人展覽,他的創(chuàng)作喜歡描繪西部的北美野牛等動物、還有關于美國河流的版畫(圖11),一般是用剪影的方式創(chuàng)作,再用在圖形內(nèi)填充彩色顏料,最后用版畫套色印刷。
圖11 詹森在2017年教師作品展上的攝影作品
圖12 在大學中心畫廊舉辦的研究生作品展
愛迪(Edward Morrissey)負責美院辦公室工作和學生工作,也是主任助理。筆者一直稱他是自己的“超級導師(Supervisor)”,任何不懂的事情都會向他請教,包括醫(yī)療、郵寄、打印、學生選課、成績登分等。
凱瑟琳(Cathryn Mallory)教授是美術史的方向,長期負責視覺藝術畫廊的策展與運營,她也是一位特別和善的學者,動手能力奇強,語言清晰又富有穿透力,2018年初從大學退休了。美術學院還有三位無固定聘期教員,如:接管視覺藝術畫廊的杰克(Jack Metcalf)、從事攝影方向的布羅克(Brock Mickelsen)、從事美術教育方向的史蒂文(Steven Krutek),布羅克和史蒂文是拿到美術碩士之后獲得教職的。
在蒙大拿大學的冬季學期,校園活動在室內(nèi)進行,大學中心(University Center)與體育館是舉辦這些活動的集中地,大學中心是本校最具人氣的場所,三層樓的大學中心有會議室、自助餐廳、郵局、銀行、超市等,經(jīng)常會看到各種社團在一樓舉辦宣講會。而在美術學院,學院的展覽活動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是為校園增添大量藝術氛圍。如果你到美國的任何一所大學去參觀,一般會先到游客中心咨詢,然后拿了校園地圖參觀校園內(nèi)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所以畫廊又是一個人們接觸藝術、校園文化所在。
蒙大拿大學視覺藝術與表演學院下屬有專業(yè)的畫廊三處:視覺藝術畫廊(Gallery of Visual Arts,GVA)、 帕 克 森 和 梅洛 伊 畫 廊(Paxson & Meloy Gallery,P&M)、 大 學 中 心 畫 廊(University Center Gallery,UCG)。其中視覺藝術畫廊和大學中心畫廊有美術學院直接運營。美院還有非正式畫廊三處供學生使用:學生畫廊(Students Gallery)、美院二樓天光小畫廊(Light Shaft)、陶藝雕塑工作室旁邊的離心力畫廊(Off Center Gallery)。
視覺藝術畫廊(GVA)位于美術學院隔壁的大樓內(nèi),是該大學面積最大的畫廊,有兩個展廳和一個中庭,還設有庫房和畫廊主任辦公室,除了學生畢業(yè)作品大展,畫廊定期邀請一些專業(yè)藝術家前來展覽,并圍繞展覽的作品舉辦學術演講。
表三 美術學院2017年藝術展覽與活動一覽表1
大學中心畫廊(UCG)大學中心二樓的一個角落,面積在40平方米左右,應該是參觀人數(shù)較多的畫廊。在每年畢業(yè)展的時候(圖12),這個畫廊和視覺藝術畫廊同時展出學生作品。
帕克森和梅洛伊畫廊(P&M)在音樂學院的一樓,有一個方形展廳和一個長條形展廳,這里的展覽由米蘇拉美術館的策展人進行打理,一個展覽往往周期較長,在一年的訪問期間,我的印象是看了五至六個展覽。
學生畫廊(Students Gallery)位于美術學院一樓,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和延伸出來的幾個櫥窗,學生們只要在一個本子上登記,就可以使用這間畫廊,畫廊不是完全采用燈光,一部分也采用自然光照明。這個畫廊的人流量極大,一些學生也將展品布滿整個一樓大廳和通道,顯得非常熱鬧。
美院二樓天光小畫廊(Light Shaft)是一個只有大約五平方米的天光畫廊,畫廊從二樓到四樓直接能看到天空,“油畫一”課程期末作業(yè)展就在這個小畫廊中展出,選課的十幾位同學每位選擇一幅作品參加展示,效果非常集中。
陶藝雕塑工作室在另外的附屬藝術樓(Aux Arts),與美術學院大樓最遠,離心力畫廊主要供學生使用,這個畫廊層高六米左右,方方正正,全封閉燈光照明,適合展出雕塑與陶藝作品。由于這所畫廊離開美術學院大樓有一點路程,冬天的米蘇拉天寒地凍,我對這個畫廊中的展示并沒有過多留意,只是有兩次隨著教授們?nèi)タ瓷暾埞プx美術學士的兩個學生作品展,一位是雕塑方向、另一位是陶藝方向,兩位學生在畫廊中懸掛了大片的深藍色發(fā)光絲絨布料,將作品陳列在臺子上,與作品形成了強烈明暗和材質(zhì)對比。
上述的展覽都有著各自的亮點,其中讓我影響深刻的幾個展覽是:(1)阿奇·布雷項目資助的“陶藝作品群展”,幾乎集中了米蘇拉市全部的名家,也有不少作品被銷售;(2)美院學生畢業(yè)展質(zhì)量較高?!?017年本科生畢業(yè)展”雖然只是申請美術學士學位的畢業(yè)作品,但是看得出來投入較大,獲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還有“2017年研究生畢業(yè)展”幾位畢業(yè)的研究生去向也不錯,一位畢業(yè)之后就去了東部的一個大學任教,還有一位畢業(yè)之后先做了半年的藝術志愿者,隨后在西部的一所學校找到了教職;(3)帕克森和梅洛伊畫廊其中一個展覽“就在那兒—蒙大拿州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是由美術學院研究藝術史的教授拉斐爾策劃的,實物展品挺多的,有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機槍、士兵的鋼盔和炮彈殼等,主要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期間蒙大拿州的士兵利用這些物品創(chuàng)作藝術的故事。為了更好地解讀這個展,配套的7場系列講座貫穿整個學期,這也是拉斐爾最近6年的研究成果。
圖13 筆者任教的“油畫1”課程的評分現(xiàn)場
第一、我們應該逐步在“軟件”上學習美國大學的先進經(jīng)驗。
如同星巴克、麥當勞一樣,美國大學的工作室硬件早已走向了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我國大學的一些美術學院在硬件上可能已經(jīng)比較接近美國大學(筆者所在的復旦大學在美術教育的硬件上還是與蒙大相距甚遠),但筆者在這里想提出的是,硬件達到的前提下,我們該在“軟件”上下點力氣了。
在蒙大上了兩次課程之后,我反思為什么美國教授們有那么大的學術自主權?就拿打分這件事來說,筆者教學的“油畫1”課程的評分(Review)是教師與助教觀看與點評學生作品的方式給出,每一次的課程作業(yè)會集中起來講評,所有學生的作品會被并置展示,流程是學生自己先簡要介紹作品,然后是同學互評,最后教師與助教評價。我的課程是每次作業(yè)舉辦一次平時的評價。到了課程結束的最后一天,每位學生有15分鐘時間展示與講述其個人所有的課程作品,教師再給每一位學生提出意見,最后的打分非常簡單,教師直接決定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的得分,在電腦系統(tǒng)中直接給出成績等級即可,沒有太多的教務工作要完成。
相比于教師在國內(nèi)的教學,可能是人和人之間基于某種不信任,中國大學的教務系統(tǒng)往往非常復雜,教師在上完一門課程之后,往往在批卷、打分環(huán)節(jié)要做很多案頭工作,大量的案卷(評語)只是為了教務而做,盡管如此,當教學檢查組來之前,每一位教師好像都需要補充一堆材料填充進自己的課程檔案。所以,充分相信教師的專業(yè)水準、注重課程的特色、減輕教師的無效勞動是美國大學的優(yōu)勢之處,我們不應該將時間花在一些表面的事情上。
其它方面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如:美院的工作室是24小時對學生開放的,這一點在國內(nèi)的教學管理方面會覺得不可思議,會害怕各種工作室安全問題。其實,美國在工作室運營的投入上是比較大的,如:油畫工作室對環(huán)保材料的使用極其嚴格,配備有醫(yī)療救護材料,及時通風系統(tǒng),循環(huán)使用的材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運營等,國內(nèi)往往建設好工作室之后就不太注重運營了,運營有時候比建設投入更大。
值得學習的是,蒙大美院所有的學術活動都是提前一學期甚至更早規(guī)劃,所有議程印刷出來,讓所有人都清楚這個安排,最后是嚴格執(zhí)行,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我們會將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物上,形成某種系統(tǒng)性思考。而在執(zhí)行層面上,我們有過于潦草,有時候日程表上確定的事情又臨時改動。筆者體會最深的是各種“報告會”,日程表上看到的活動到了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臨時取消。
還有辦公室管理方面的小案例,蒙大的每一個院系都會有郵件房間(Mail Room),這里面有教師信箱、一臺公用電腦、復印打印設備、各種尺寸打印紙張、咖啡機、微波爐等,這個房間的神奇之處是,所有的信件、快遞會放到這個小房間,如果老師要郵寄信件,只要將之放到對應的盒子里,校內(nèi)和校外都可以到達。我國的大學往往只會設置一個集體信箱,顯得功能上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第二、高效開會,集體表決制度是一種重要的議事形式。
表四 美術學院的教學例會
美院定期召開會議協(xié)調(diào)學院的內(nèi)部教學與對外聯(lián)絡問題,我被邀請參加的原因是美院教師們表示對筆者來訪的歡迎,會議舉辦地點在美院的圖書資料室,與中國一樣是圍著大桌子坐下。學院的系主任容光煥發(fā)地歡迎筆者的來到,筆者發(fā)表了2分鐘熱情洋溢的講話,贈送了來自中國的小禮品—剪紙,系主任與筆者合影留念并將剪紙面朝全體教師展示。隨后會議開始,每人拿到了一份會議議程表,以下是本次會議的議程表。
筆者注意到,首先這個會議涵蓋了大部分的教師,其次會議的議程早已經(jīng)發(fā)給教師們,他們是帶著觀點來討論的,在時間的把握上非常緊湊,美國人是非常不喜歡拖時間,輪到誰講話都是直言不諱的,效率是第一位的。聯(lián)系到國內(nèi)的情況,我們的教師會議顯得議而不決,更加缺乏強有力的執(zhí)行了。
第三、嚴謹?shù)膶W術制度是美院發(fā)展的保障。
首先、每隔七年一次的學術休假(Sabbatical)在蒙大美院是嚴格執(zhí)行的。一般是三個月的帶薪休假,教授在學術休假期間可以做一些事情,如:凱文在深圳進行學術休假,實質(zhì)是利用休假創(chuàng)作;特里利用學術休假在西安集中創(chuàng)作;艾倫在2017年下半年學術休假了三個月,他去歐洲的一所大學進行了短暫交流,隨后又回到米蘇拉照顧他的兩個孩子。我因此感嘆,為什么中國大學有沒有學術休假,只能認為這次訪學就是一次學術休假了。
其次、我覺得美院教員們的公私區(qū)分明顯。在美國高校,公事和私事區(qū)分得非常明確,如視覺藝術與表演學院的大院院長史蒂芬教授(Stephen Kalm)12018年底,史蒂芬院長退位,回到音樂與表演學院繼續(xù)進行教學與研究。親自到機場接筆者和家人,接到了公寓中,院長為我們準備了一些食物,在大學任教多年的曹震教授說這些東西一定是院長自掏腰包買的;美院辦公室的愛迪在大學中心租有自己的個人郵箱,按理說他有任何信件都可以寄到美術學院辦公室,但他區(qū)分得非常清楚,與工作無關的信件不能寄到自己的辦公室,更別提使用辦公室的免費郵寄系統(tǒng)了。但是我要寄到中國大使館報到的信件,他幫我走了學校的郵政系統(tǒng),說這是與訪學相關的公函;電子信箱也分公事和私事。負責畫廊的凱瑟琳教授堅持我先開通大學的郵箱,才能把教師作品展的邀請函發(fā)給我。詹尼弗副教授要求我給他私人郵箱,才能把她為特里副教授舉辦的“嬰兒秀”邀請函發(fā)給我。
再次、美國大學對教師的考核要看其專業(yè)特色而不同。美術學院對從事創(chuàng)作的教授主要看他們的作品展覽,筆者所知的一位陶藝教授,她除了教學之外,2017年一年在國內(nèi)外的作品展覽就達到了4次,美院并不要求一個陶藝的教授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去寫論文。這與我國高校在職稱認定體系上完全不是一個思路。但對于美術史的教授要求發(fā)表著作或論文,除了教學,美術史專業(yè)教授的教學工作量還涵蓋了教師在校內(nèi)外的學術演講。
值得稱道的是,美國大學的“去行政化”做得很好。院長和系主任在任期間是不教學的,專門做行政工作。在我的“油畫1”課程上,艾倫會遠遠地觀察,在我的課程的期末學生作業(yè)展示中,我讓學生們每人挑選一幅油畫在美院的走廊里展示,他聽說了之后親自來看,并聆聽我的介紹。他詳細觀看并詢問了很多的問題,包括我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看法,我說美國學生非常獨立,他們不需要家庭的資助,幾乎每位學生都打幾份工來支撐自己的生活費,同時通過政府貸款來付學費,他立即說也不全是這樣,也有不少家庭給孩子提供資助。艾倫在課程結束的時候,特地請我去小鎮(zhèn)上的中國自助餐廳(China Buffet)吃了一頓飯(美國人聚餐大部分是各付各的錢,沒有請客的習慣),所以我自稱得到了一個“大驚喜(Big Surprise)”。在我即將離開美院的時候,他又贈送給我照片作為留念。
美院的系主任是輪值的,艾倫的前任是茱莉亞教授,而在我2018年初即將離開美院的時候,系主任又換成了凱文,他也是先做了幾個月代理系主任,然后正式擔任了系主任。凱文秋季學期做了系主任以后,有一次在我的課上的一位女生因為家庭原因想休學,但是她的學費由蒙大拿州政府借款,好像不能立即休學,但她在經(jīng)濟上已無力承擔課程的花銷,包括購買顏料(美國的油畫顏料不少進口于法國,價格是中國的數(shù)倍),我寫郵件報告凱文,凱文立即讓安迪安排好會議時間,第三天我、助教和凱文三人見面討論這件事,每個人都先發(fā)表自己看法,拿出解決辦法,凱文說如果這位女生堅持休學,他愿意向校方打報告,如果她沒有顏料,他愿意資助一些。最終我資助了這位女生畫框和顏料,這件小事給我的體會是“教學無小事”,遇事不能一個人做決策,集體決策可以靠近客觀和正確。到了年底,凱文寫郵件告訴我,他在我的課程上看到了一些較好的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