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艷
(朝陽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呼吸道感染患者近年來越來越多,其和抵抗力低下、空氣污染嚴重等因素之間有密切的關系[1]。目前治療呼吸道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但在抗生素廣泛使用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耐藥菌株而導致治療難度增大。阿奇霉素為新型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對病原體轉肽過程進行抑制而阻斷蛋白質合成,達到抗菌目的[1]。為了探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納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分析了常規(guī)用藥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表1 兩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比較(n)
表2 干預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比較(±s)
表2 干預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比較(±s)
注:干預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期 腫瘤壞死因子-α(ng/L) IL-6(ng/L) CRP(g/L) 白細胞計數(×109/L)觀察組 45 干預前 32.68±3.24 76.53±24.21 12.46±10.24 9.41±1.31干預后 21.24±2.15#* 62.16±12.23#* 3.12±0.15#* 7.26±0.71#*對照組 45 干預前 32.68±3.12 76.24±24.15 12.48±10.18 9.41±1.32干預后 32.56±2.38# 72.13±24.17# 8.61±2.16# 8.63±0.42#
1.1 一般資料:納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34~77歲,平均(48.71±2.55)歲。其中,13例間質性肺炎,10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10例慢阻肺合并感染,8例急性肺膿腫,4例其他。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34~78歲,平均(48.75±2.57)歲。其中,12例間質性肺炎,10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11例慢阻肺合并感染,8例急性肺膿腫,4例其他。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單一常規(guī)用藥治療,常規(guī)給予平喘止咳、解痙、維持酸堿和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痰等治療。觀察組則給予常規(guī)用藥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常規(guī)治療方法同對照組。而阿奇霉素則用250 mL生理鹽水和0.5 g阿奇霉素混合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呼吸道感染控制時間、出院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效: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達到正常水平,癥狀顯著改善;有效: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降低,但未達到正常范圍,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癥狀、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等情況均無改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比較:觀察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比較:干預前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呼吸道感染控制時間、出院時間比較:觀察組呼吸道感染控制時間、出院時間(3.12±0.41)d、(4.13±0.21)d短于對照組(4.13±2.25)d、(6.23±1.51)d,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有2例惡心,1例嘔吐。對照組有1例惡心,1例嘔吐。
阿奇霉素是一種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可有效破壞病原體生物膜結構,對多糖和藻酸鹽產生進行抑制,從而抑制生物膜形成。阿奇霉素對酸環(huán)境穩(wěn)定,有廣譜抗菌作用且抗菌活性強,其抗菌作用在于對病原體轉肽進行阻礙,對蛋白質合成進行抑制,從而有效抑菌,對肺炎支原體、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厭氧菌等均有良好抑菌作用[3-4]。阿奇霉素組織滲透性良好,分布速度快,具有靶向特異性轉運作用,可通過趨化作用促使藥物釋放至特定部位,提高感染部位藥物濃度,停藥后藥物作用可繼續(xù)維持。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常規(guī)用藥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有效發(fā)揮藥物聯合抗感染的作用,有助于更好控制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控制機體炎癥水平,且增加阿奇霉素治療未增加不良反應,有較高的安全性[5-7]。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單一常規(guī)用藥治療,觀察組則給予常規(guī)用藥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呼吸道感染控制時間、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計數、IL-6、CRP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常規(guī)用藥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感染癥狀,控制炎性因子釋放,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