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華
當前,改革強軍不斷往縱深推進,但越往深里改、越往實里抓,遇到矛盾與問題越艱巨繁多、錯綜復雜,常常是舊的矛盾問題還未解決,新體制又帶來新的挑戰(zhàn)考驗,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對此,大部分同志工作中能夠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但也有一些同志雖然態(tài)度端正,行動上卻不敢恭維,總是差些力道,以致解決的效果欠些火候。有的浮在表面看問題、盯著上級抓問題,經常把問題一刀切、一鍋煮,找不準“病根子”,開不好“藥方子”;有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遇到困難躲著走,碰到問題繞著轉,不知不覺就失去了解決矛盾與問題的主動權;有的不下苦功夫、實功夫,不使鉆勁、韌勁,導致解決矛盾和困難的實效很難讓官兵滿意,常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新問題又屢屢發(fā)生。
習主席對黨員干部告誡,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發(fā)現的問題越多,我們的工作越有針對性。解決的問題越多,工作落實的就越好,對群眾就越負責任,對時代的回答就越精彩。行動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行動,一切都是零。實踐中,既要做好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的上篇文章,也要做好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下篇文章;既要面對問題有態(tài)度、有想法,也要解決問題有辦法、有作為。
要有正視問題、發(fā)現問題的態(tài)度與視野。敢不敢正視問題,檢驗一個黨員干部的態(tài)度與覺悟。有了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問題,不愿正視問題,不敢正視問題。要克服怕本單位、本部門和自己出問題的心態(tài),遇到問題與矛盾必須積極面對;要消除出了問題千方百計回避問題、掩飾問題的心理,杜絕把大問題說成小問題、小問題說成沒問題。善不善于發(fā)現問題,檢驗一個黨員干部的視野與敏銳性。問題無處不在,矛盾隨時都有,我們就生活在問題之中。實踐中,我們要學會從國內外、軍內外及歷史、現在、將來的相互聯系中發(fā)現問題,既看到風險與挑戰(zhàn),也要看到機遇與潛力;學會在改革實踐中發(fā)現問題,緊密結合實際,在大膽探索和勇于實踐中及時發(fā)現傾向性問題;學會在總結經驗教訓中發(fā)現問題,深入思考并及時發(fā)現深化改革和建設發(fā)展進程中的新情況、新苗頭,由此全面把握矛盾,努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少走彎路、減少失誤。
要有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與辦法。能不能正確分析研究問題更見功力,檢驗一個黨員干部的思維與智慧。常有一些同志工作非常努力,態(tài)度很好、勁頭很足,但就是解決不了問題。究其原因,是沒有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的能力與辦法。要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素質,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更離不開實踐的鍛煉與磨礪。唯有如此,才能克服習慣性思維,學會逆向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逐步掌握分析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樣的一項政策,同樣一件工作,在不同人員身上會產生不同的反映,不能“一刀切”“一鍋煮”,需要弄清楚問題的多與少、大與小、輕與重、緩與急、易與難,哪些是工作責任不落實造成的問題,哪些是條件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guī)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fā)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fā)展的緊要問題入手,確立破解問題主攻方向,帶動全局工作,推動全面發(fā)展。
要有觸及矛盾、解決問題的責任與擔當。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責任擔當,檢驗一個黨員干部的黨性和作風。堅持問題導向,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解決問題。問題繞不開躲不過,不解決就會一直存在風險、制約發(fā)展。工作中,必須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解決問題,干好工作,一半靠說,一半靠做,“對癥下藥”很重要。高談闊論解決不了問題,高高在上也解決不了問題。要對照形勢發(fā)展的新要求,對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照深化改革的新標準,解決重大問題不推諉,解決突出問題不拖沓,解決普遍問題不松勁,既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和魄力,更有釘釘子的耐心和韌勁,敢啃硬骨頭,勇于闖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