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新
[關鍵詞]生涯決策;理性決策;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31-03
【活動理念】
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三大主要的生涯決策任務: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選科、大學選擇以及專業(yè)選擇。如何引導學生做出科學理性的生涯決策,有強烈的現(xiàn)實需求。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不少同學在選科時并不理性,他們或者很盲目,或者只考慮單一因素,或者跟隨大眾,并不清楚自己內心的需求,甚至有些同學不愿承擔責任而被動選擇。實際上,高中生需要在了解自我、認識外部世界后,將相關的、多元層面的信息統(tǒng)合起來,以確定自己在高中階段的生涯選擇?;诖?,本節(jié)課將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理性決策的風向標,以期他們能有效運用于生涯決策的實際探索。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決策風格,在了解信息性決策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理性決策的風向標;
2.情感目標:學生能夠積極反省自身的決策風格,建立起積極的生涯決策態(tài)度和信念;
3.行為目標:學生能夠初步以理性決策的風向標為向導,有效去收集和分析生涯決策所需要的信息。
【活動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建立起積極的生涯決策信念,在此基礎上能夠以理性決策的“環(huán)境層、自我層和現(xiàn)實層”三維度為向導,收集和分析生涯決策所需要的信息。
【活動方法】
體驗式教學法
【活動準備】
制作教學PPT、8張卡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階段
(一)監(jiān)獄人生也千姿百態(tài)
1.情景故事
有三個人要被關入監(jiān)獄三年,監(jiān)獄長說可以滿足他們每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人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能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他們的選擇理智嗎?
2.思考:假如是你,你會要什么?為什么?
(學生自主發(fā)言)
3.三年后的人生
當這三個人被釋放時,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他的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身邊的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jiān)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lián)系,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師:三個人處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三年后卻成就了不一樣的人生。他們今天的一切,是由之前他們的選擇所決定的。不知同學們,你的選擇又會成就未來一個怎樣的你呢?
(二)引入“生涯決策”,呈現(xiàn)主題
所謂生涯決策,是指一個人生涯發(fā)展方面的選擇歷程。每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涯發(fā)展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生涯問題需要做出決策,這些關鍵的決策成就了每個人獨特的生涯發(fā)展路徑。
師:對于高中生而言,我們面臨的主要生涯決策任務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選科、大學以及專業(yè)選擇。在這些重要的生涯十字路口,我們該向左還是向右,如何找到適合自我的發(fā)展之路?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入決策者的世界,探索理性的生涯決策方向。
設計意圖:以有趣的情景故事導入,既調動課堂氣氛,又引出“生涯決策”主題。同時,學生可以看到,不同的決策選擇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二、展開階段——Ta的生涯故事
案例:小雨是某校2018級高一新生,正好遇到新高考改革,該如何選科呢?她的父母一直以來都告訴她,肯定是選成績最好的那些科目,到時總分高了什么都好說,比如說選個好大學、選個好專業(yè)。如果成績不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迷茫的她看到身邊的同學很糾結,她不想耗費精力在這些無所謂好壞的事情上,干脆告訴自己,就選成績最好的那些科目吧。
分享:你贊同小雨的做法嗎?如果贊同,理由是什么?如果不贊同,認為她可能會遇到什么困境?
(學生自由討論、分享)
師總結:在很多同學看來,成績不應該成為她做出決策的單一風向標。那科學、理性決策的風向標應該是什么?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形象的活動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設計意圖:通過小雨的高考選科案例,引發(fā)學生對于生涯決策方法的思考,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深入階段作好鋪墊。
三、深入階段——探尋理性決策的風向標
(一)決策活動:財迷的選擇
1.情境:假設你是一位王子,有8位公主遠道而來依次向你求親(女同學請自覺調換成:你是公主,有8位王子求親)。每一位公主都帶來了一箱彩禮。他們只會與你見一次面,并展示彩禮的價值,而你需要馬上回答,是否愿意接受。
2.要求:如果你是個大財迷,完全不考慮外貌,你只希望收到最多禮金。這時,你會如何決策?(有8張牌,每張牌代表一位公主,背面的數(shù)字代表彩禮的價值,單位是百萬。)
3.流程:按順序呈現(xiàn)8張牌,數(shù)字分別是5、17、11、13、10、6、2、0.1。
(每一次選擇結束時,邀請一位已選擇的和未選擇的同學分享決策的具體過程,談談選擇或未選擇的依據是什么。)
(二)探索我的決策風格
師:同學們在選擇時,實際上都會有自己判斷和決策的依據。下面,請同學們對自己的決策過程作出反思。
1.思考:在剛才的活動中,你覺得你的決策“理性”嗎?以1~5分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高表示越理性。
(請同學自行評估,并分享理由)
2.引入概念“決策風格”
師:理性不理性,有多理性,不是一個人主觀說了算。理性的決策行為有怎樣的特征,非理性的決策行為又有怎樣的特征,下面我們先來學習一個概念——“決策風格”。所謂決策風格,是指一個人在決策過程中的某種比較穩(wěn)定的決策傾向。根據決策過程中對自我和外在環(huán)境的了解和認知程度,決策風格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見表1。
師總結:雖然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決策方法,但是不是所有的決策都是理性的。只有充分考慮了自我和環(huán)境因素的決策才是科學的。信息性決策作為一種理性的決策風格,是我們在生涯決策中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
3.頭腦風暴:在財迷選擇的活動中,理性決策者最可能在哪個位置做出決策?
(學生展開討論,分享)
(三)理性決策的風向標
師總結:首先,不能在一開始就做出選擇,因為我們對數(shù)字的趨勢,即對客觀的環(huán)境還沒有一定的了解。接著,在不確定最大值會出現(xiàn)在什么位置的時候,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即價值標準是什么,這樣才不會盲目等到最后失去了主動的掌握權。最后,如果你的定位不現(xiàn)實,也可能無法作出決策。
結合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到,理性決策的風向標包括環(huán)境層、自我層和現(xiàn)實層,見圖1。在環(huán)境層,我們需要積極探索;在自我層,我們需要進行自我覺察;而在現(xiàn)實層,我們需要學會接納和適應。
設計意圖:利用形象的“財迷的選擇”活動,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決策風格。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理性決策的風向標。
四、升華階段
1.思考:根據生涯決策的風向標,結合小雨的例子,探索在高考選科時需要考慮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從環(huán)境層、自我層、現(xiàn)實層三個維度進行討論。進一步總結學生討論的結果:在環(huán)境層面,我們需要觀察并探索專業(yè)、大學和職業(yè)選擇等方面;在自我層面,我們需要了解自身的理想、興趣、能力和價值觀等方面;在現(xiàn)實層面,我們還需要考慮作出決策之后可能面臨的機會與挑戰(zhàn)。
2.課程延伸: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根據自身情況,反思自己在高考選科中,還需要理性去收集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結合高考選科,引導學生有效運用生涯決策的風向標,明確理性決策的方向。
五、結束階段
教師總結:生涯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理性決策的風向標為我們的選擇指明了方向。最后,送給同學們三句話:1.世界很大,請多看看,我們只有多了解,多接觸各種信息,才知道自己有哪些選擇的機會;2.開放自我,通達外界,不要迷失在客觀的世界里,世界很精彩,但是需要先了解自己;3.不畏懼,不狂妄,向前走,未來世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要做到既能勇敢迎接挑戰(zhàn), 同時又能腳踏實地,把握主動權。
設計意圖:進一步總結課程,深化生涯決策的風向標主題,寄語并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生涯決策的理性探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以“決策風格”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反思自我的決策風格,深入學習生涯決策的風向標并運用于實際探索。從總體設計來看,最大的亮點在于“財迷的選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在選擇中去反省自己的決策過程,從而引出決策風格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體驗性課堂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在教學建議方面,教師需要在“財迷的選擇”環(huán)節(jié)中深入地挖掘學生可能的決策方式,這樣有利于下面課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同時,要明確,理性的決策并不一定能夠達到最佳的結果,這一點也是需要教師在引導過程中重點澄清的,從而讓學生更能清晰和辯證地認識決策的過程。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華僑中學,中山,528400)、
編輯/張國憲 終校/ 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