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盛楠
摘要: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實用英語微課教學,不僅能夠克服傳統(tǒng)微課教學缺乏教師監(jiān)控指導、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jié)的弊端,通過產出導向法所提倡的學用一體理論,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對問題的探究能力與解決能夠,并且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與求知欲望。所以本文筆者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實用英語微課教學加以粗淺的探討,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英語教學;微課設計
前言:
微課更注重對信息內容的傳遞與呈現,且在課堂教學的輔助上還存在著一些實質上的問題。而基于產出導向理論指導下的實用英語微課設計,不僅實現了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倡導的學用一體,還克服了傳統(tǒng)微課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教師監(jiān)控指導,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jié)的眾多弊端,為學生們呈現出理解記憶式教學,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與求知欲望。所以在實用英語微課設計與實踐過程中做好產出導向法的應用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以下筆者即結合個人實踐研究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在產出導向法理論的指導下對實用英語微課教學加以探討,以供參考。
1.微課的概念
微課的全稱是微信視頻課程,其主要的呈現方式為教學視頻,是圍繞著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以及實驗操作所進行的教學過程、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體。
在實際教學應用過程中要想使微課視頻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做出學生們喜歡的微課視頻,要做到以下幾點:微課視頻必須要簡短;微課視頻中的語調要多變自然;最好與其他老師共制作微課。尤其是英語微課視頻的制作中,兩個老師的對話視頻勢必比一個老師單獨講授更加有意識;要在微課視頻中添加一些幽默元素;最好能夠在微信視頻中添加注釋與文本插圖。而無論是運用何種技術手段,微課制作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輔助教學,因此微課視頻形式要服從于內容,微課教學設計則要服務于教學目標。
2.產出導向法與微課教學設計
產出導向法的原型為輸出驅動假設,其是著名的外語教學專家文秋芳教授根據中國成人二語學習者所提出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教學理論,并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與完善受到了外語界同仁的一致認可。產出導向法教學理念提倡的是學習中心法與學用一體說,教學假設則包括輸出驅動假設、輸入促成假設、選擇性學習假設,教學流程包括驅動、促成、評價三個階段。
產出導向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再是以語言輸入為輸出做準備,而是基于任務產出驅動置于新單元的開頭。所以,將產出導向法教學法應用在英語教學中,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欲望與學習熱情,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
而微課的出現恰恰是為了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將產出導向法中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應用到英語微課教學中,有助于完成學生們的產出任務,同時與微課教學設計中遵循的值得學、想去學、容易學的三個基本原則不謀而合,更有利于指導微課設計。
3.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實用英語微課教學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特點,在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實用英語微課教學設計,樹立了一種以學習為中心的全新教學理念,主張教學必須要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并且要能夠促使有效學習的發(fā)生,所以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言行事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在驅動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在實用英語微課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要注重交際場景呈現的真實性,并且在場景交流過程中所討論的問題要具備一定的認知挑戰(zhàn)性,要能夠讓學生們體驗到看似簡單、平常的任務,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完成的,呈現出一種饑餓學習形態(tài),由此不斷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動力。
開展實用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向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具有實用價值的英語學習知識,從而為學生們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提供更多的有利機遇。所以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實用英語微課教學設計,一定要能夠符合學生們的實際認知水平,具有潛在的交際能力,能夠充分鍛煉學生們的言行事能力。為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能夠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實用性詞匯、短句、句式,提升學生們的口語能力,達到學用一體的目的。
而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第一步為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出任務。如在實用英語微課的設計中,可以利用視頻的形式引出微課主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相應的問題;第二步為概念學習。通過概念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什么是相關英語知識點的詳細信息;第三步為知識學習應用。在了解了相關英語知識點后,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適當的輸出幫助,通過PPT的講解加人物出鏡的方式帶領學生重點學習英語的相關詞匯和句式,并導入新的視頻,進一步加深學生們的記憶、理解;第四步為學生實踐與嘗試產出。英語教師要利用模擬的案例真實的還原職業(yè)交際情境,前后呼應完成產出任務,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產出任務的交際價值,能夠提升他們在未來工作中的交際能力并意識到自身語言能力的不足,以增強學習英語的緊迫感;第五步為介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進一步提出產出任務。以此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工作,做好實用英語微課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結束語:
通過筆者自身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實踐經驗以及相關參考文獻,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實用英語微課設計,更加注重情景創(chuàng)設的真實性與交際價值,且以產出驅動的英語微課教學設計,還克服了傳統(tǒng)微課教學設計過程中將知識從實踐中抽離開來的問題,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欲望,且整個學習活動更能夠體現出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所以,在今后高職院校實用英語微課教學中,更要在產出導向法理論的指導下做好實用英語微課教學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 (04).
[3]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與建議[J].外語界,2013 (06).
[4]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04).
[5]錢艷秋.微課在高職實用英語寫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 (05).
[6]徐美娥,雷巧梅.區(qū)域性高校翻譯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探究——以“輸出驅動假設”為視角的探索[J].宜春學院學報,2009 (05).
課題項目:高職院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多元化教學模式——微課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8HL00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