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輯
《四朝宸翰集錦》卷集是南宋諸帝所書團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為宋高宗趙構(gòu)《御筆草書七絕》;第二幅為宋孝宗趙昚《御筆楷書七絕》;第三幅為宋光宗趙惇《御筆行楷書聯(lián)句》;第四幅為宋寧宗趙擴《御筆行書聯(lián)句》。他們的登基故事均波瀾壯闊,書寫風格的選擇也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與云譎波詭的南宋政局緊密相連。
宋高宗趙構(gòu)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原本沒有機會成為皇帝。靖康之難時,金人將包括宋徽宗、欽宗、妃嬪、皇太子、親王、宗室、在京大臣及各色藝人共計10余萬俘虜以及御府收藏帶回北方。趙構(gòu)是徽宗諸子中唯一沒有被俘虜北去的親王,于是移師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自此開始了延續(xù)一個半世紀的南宋王朝。
高宗早期受父親徽宗影響,師學黃庭堅書風,后因北齊皇帝劉豫(在位1129-1138年)也寫黃山谷體,為避免傳遞軍情時字跡被敵方模仿,遂棄黃改學米芾。后又以“芾于真楷篆隸不甚工”為由二次改體,而改學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法,更以“二王”書風創(chuàng)立了南宋“皇室象征”的標準化字跡。
《四朝宸翰集錦》卷集第一幅宋高宗《御筆草書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醾菊〉》:“誰將陶令黃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風味,東園添我老生涯?!?筆法精熟,效晉人法度,典雅圓融中復得瀟灑飄揚之逸韻,經(jīng)與臺北故宮的宋高宗《書題橙黃橘綠》和《書題太液風荷》兩件存世作品相資對照,專家發(fā)現(xiàn)無論書寫內(nèi)容還是風格,皆是宋高宗退居德壽宮時期的典型作品。
宋孝宗趙昚為高宗繼子,以“準太子”身份入宮,后宮繼母之位爭奪激烈,吳才人雖有意爭取,但位份不及張婕妤,于是張婕妤順理成章成為孝宗養(yǎng)母。而不甘落敗的吳才人在太祖后裔中培養(yǎng)了一個有力競爭對手與趙昚對峙二三十年。后吳才人被冊立為皇后,孤立無援的孝宗一直處在期望與挫折的焦慮中。高宗曾將自己所臨《蘭亭序》賜孝宗,命其依次臨500本,孝宗謹依此教,連抄了700本進呈。最終,孝宗以其高度自律的表現(xiàn)贏得高宗信任。
《四朝宸翰集錦》卷集第二幅為宋孝宗《御筆楷書七絕》:“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賜伊丹一粒,花中獨自得長生?!贝嗽娀驗樾⒆谧宰髟姡朔鶗鴮懸?guī)行矩步,正是這位沉穩(wěn)自律皇帝之心跡,從中亦可見與高宗書風契合之處。
宋光宗趙惇的前30年受寵于爺爺高宗,越次上位,受封太子位,那年他29歲。由于有孝宗36歲受禪于高宗這個先例,在快要36歲時,光宗日夜期待著大日子的到來。可此期限一過,孝宗卻以“孩兒尚小,未經(jīng)歷,故不能即與之”相推辭,內(nèi)禪無期,他的憤怒與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淳熙十六年,孝宗終于禪位光宗,只因高宗在之前一年去世,眼見太上皇的位置都已空出,實屬迫不得已之舉。但光宗僅在位5年便因精神失常,不得不禪位于兒子寧宗趙擴。
宋光宗“失心瘋”有兩個重要推手。第一個是父親宋孝宗。宋孝宗假定自己可以與兒子保持他過去與高宗的相處模式,可是他在即位之初所經(jīng)歷的長達二三十年的磨礪,及其與高宗建立起的依附關(guān)系,是其子光宗完全不能比擬的。孝宗對政事的御控,甚至當面斥責光宗的不當之處,最終引起光宗情緒上極大的反彈。第二個是光宗的李皇后。二人的婚姻也是爺爺高宗一手包辦,李皇后出身將門,高宗安排此聯(lián)姻乃籠絡民間武力之用意。但此女行事不受儒家禮法約束,性情妒悍,有時當面即與孝宗頂撞,轉(zhuǎn)頭再與光宗哭訴,愈發(fā)加劇這對父子的緊張關(guān)系。更甚,光宗寵愛貴妃黃氏,李皇后便趁光宗離宮之時直接將其處死,此事更成為導致光宗精神失常的直接導火索。
光宗由于在位時間短,所以南宋諸帝中,光宗傳世書法數(shù)量最少。目前僅有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一幅團扇頁《行楷書韓愈詩聯(lián)》被認為有可能出自其手。此開扇頁中規(guī)整飽滿的楷書字跡,顯示出受到濃厚的宋高宗書法影響。
從宋光宗的成長軌跡來看,他與爺爺高宗的親密程度,似要超越他與父親孝宗的關(guān)系。因而他也極有可能受高宗書法影響,而于二王之書用功鉆研。
《四朝宸翰集錦》卷集第三幅為宋光宗手書《御筆行楷書聯(lián)句》:“蓼岸飛寒蝶,汀沙戲水禽?!毙虚g有“御書”二字印。
《四朝宸翰集錦》卷集第四幅為宋寧宗《御筆行楷書聯(lián)句》:“云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彼螌幾谮w擴,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寧宗傳世書法作品也極少,尚不及他的皇后楊妹子,其書法可為寧宗代筆,達到概莫能辨的程度。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馬遠《山徑春行冊》、馬麟《暮雪寒禽圖》和《芳春雨霽圖》其上的御題詩以及私人藏《宋帝御題馬遠畫冊》的御題詩,是公認的宋寧宗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