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辮兒 鄭怡
時間回到2002年,因為電視新聞欄目《楊芳熱線》的火爆,楊芳一時間成為陜西省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不管是年輕還是年長的觀眾,都時常守候在電視臺門前,渴望能與楊芳近距離交流。而楊芳更是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殊榮。她專注和認真的態(tài)度讓公益項目“紅鳳工程”的負責人班理老師記在了心里。在一次巧合下,班理老師找到了楊芳并邀請她來擔任“紅鳳工程”的形象大使,希望楊芳能用她的熱情和活力給即將展翅飛翔的“紅鳳工程”注入新的能量。楊芳就這樣開啟了她的公益人生。
剛剛接觸公益的時候,楊芳并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但言出必行是她一向的風格,她說:“參加公益嘛,讓做就做!”自從加入了“紅鳳工程”,楊芳的每個周末幾乎都交給了“紅鳳工程”組織的公益活動,哪怕是推掉家庭聚會,她也會東奔西跑地去積極參與。
在“紅鳳”,楊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粗绱硕嗉彝O度困難的女孩子不但沒有放棄自我,反而憑借著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優(yōu)秀的大學,楊芳非常感動,想幫助她們的心也更加火熱。相比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這些從大山深處走出來、初進大學校園的孩子會更加自卑和膽怯,為了能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紅鳳工程”除了在資金方面進行助學之外,更給予她們心理上的疏導和引導。
1996年,由陜西省婦聯(lián)組織上千名婦女繡成的“紅鳳千花帳”被拍賣,而拍賣所得的31.5萬元成了“紅鳳工程”幫助這些孩子的第一筆資金。經(jīng)過十年發(fā)展,“紅鳳工程”的公益模式越來越成熟,2007年還成立了“陜西省紅鳳工程志愿者協(xié)會”(簡稱紅鳳協(xié)會),只要有“紅鳳生”的高校,就會有“紅鳳社團”的存在。被資助的孩子經(jīng)常在社團里開展一些公益活動和聯(lián)誼活動,這些活動能讓每一個初入城市、迷茫無助的“紅鳳生”感受到新生活的力量。
作為“紅鳳工程”的形象大使以及“紅鳳協(xié)會”的副會長,楊芳每年都會帶領“紅鳳”的其他伙伴多次與這些孩子見面并交流,她說:“一定要保持跟這些孩子的長期黏合,讓她們感受到同伴教育和環(huán)境影響的力量?!倍鳛橹鞒秩耍瑮罘紕t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紅鳳工程”這個優(yōu)秀的公益項目。在她的宣傳和影響下,社會各界人士都開始資助貧困女大學生,電視臺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主持人加入到楊芳的公益隊伍中,他們在業(yè)余時間里用專業(yè)知識傳遞愛心,為社會公益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紅鳳協(xié)會”成立10周年時,陜臺主播共同舉辦了一場“眾手托起紅鳳飛”公益詩會,影響巨大,從臺前到幕后、從人員到設備,全部由主持人自發(fā)組織,在零支出的情況下,為“紅鳳工程”募集到30余萬元捐助款。這支主播隊伍也是“紅鳳協(xié)會”22支專業(yè)志愿隊伍之一。楊芳說,與這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相比,她覺得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能力范圍內(nèi)的小事情。
但公益從不分大小,哪怕小小的善行,也會讓我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生出無限的成就感。在楊芳一行人的努力下,“紅鳳工程”已經(jīng)從曾經(jīng)的鳳雛,蛻變成了一只展翅飛翔的紅鳳,但楊芳更希望在以后的發(fā)展中能集結(jié)到更多、更年輕的巾幗志愿者,讓“紅鳳工程”的影響力輻射到全國的各個角落,讓更多的貧困女大學生和各種需要幫助的人受惠。
習總書記曾說,“要注重發(fā)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這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每一個貧困女大學生,她們在未來會為人妻、為人母,會給家人和孩子傳遞自己的觀念,“紅鳳工程”在這些女孩子的學生時期就幫助她們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觀,這樣的善舉在往后的數(shù)十年里,對她們的家庭和社會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正面影響。
2004年,父母雙雙患病在身的小茹和“紅鳳工程”相遇了,雖然家庭條件極為艱苦,但小茹和成千上萬個自強自立的孩子一樣,憑借自己的努力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大學期間,她不僅努力學習,更在“紅鳳社團”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幫助了無數(shù)需要幫助的人。幾年的寶貴歷練讓小茹整個人煥然一新,從一個膽小自卑的山村女孩蛻變成了陜西廣播電視臺里一名非常出色的公益項目負責人。
或許是與“紅鳳”結(jié)緣的經(jīng)歷太過難忘和深刻,亦或是自己的命運因“紅鳳”而改變,每一個“紅鳳生”都會選擇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去資助貧困女大學生。楊芳曾資助的“紅鳳生”珍愛也是這樣一個充滿大愛的女孩。多年前,珍愛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在“紅鳳”和楊芳的幫助下,珍愛本科和研究生都順利畢業(yè),并隨丈夫在海外開啟了新生活?,F(xiàn)在她時常會給楊芳講述自己資助的兩名貧困女大學生的情況,她告訴楊芳:“我當年受人恩情,現(xiàn)在應當把這份恩情傳遞下去?!?p>
“紅鳳生”們以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真情實感地向每一位求學心切的貧困女大學生介紹“紅鳳工程”,她們希望每一個渴望蛻變的女孩最終都能和自己一樣,因“紅鳳工程”而改寫人生。這些孩子用愛堆砌出來的不成文的“承諾”,讓楊芳再一次覺得向善的力量,她說,“用情感和善良把愛一直傳承下去,愛就不會消失?!?h3>薪火相傳,巾幗力量的集結(jié)地
2003年楊芳前往北京參加第九屆婦女代表大會,她行李箱的一半都是“紅鳳工程”的宣傳資料;2018年楊芳參加第十二屆婦女代表大會,依然在介紹“紅鳳”,但這一次的講解,心里是滿滿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在楊芳看來,這些年看著“紅鳳”蛻變發(fā)展,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讓她無比驕傲。
現(xiàn)在,距離楊芳2003年說出“只要‘紅鳳工程需要我,我隨時都會出現(xiàn)”已經(jīng)十六年了,那時的一顆“善意”的種子已在她心中生根發(fā)芽,如今作為“紅鳳協(xié)會”的終身榮譽會長,她會把“紅鳳工程”堅持做下去,她希望未來的公益能更加職業(yè)化,有序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個人的公益之心,把公益這件事做到極致,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