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音
哈里斯、沃倫、吉利布蘭德(左起)
美國會迎來第一位女總統(tǒng)?隨著四位女性政治人物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tǒng)大選或表達參選意向,讓這個問題繼2016年大選后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她們是誰?
以下的四位女性政治人物正式宣布參選或表達了參選意向:
哈里斯
54歲的哈里斯是代表加州的聯(lián)邦參議員。作為牙買加與印度移民后代,她是非裔與亞裔的雙重少數(shù)族裔,她也特別選擇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宣布參選,彰顯她對這位非裔平權領袖的敬重。如果哈里斯當選總統(tǒng)的話,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第二位非裔總統(tǒng)與首位帶有亞裔血統(tǒng)的總統(tǒng)。
哈里斯與前總統(tǒng)奧巴馬一樣,有多元的族裔血統(tǒng),曾學習法律,因而又被稱為“女版奧巴馬”。在擔任參議員前,哈里斯曾任加州總檢察長。
哈里斯的多元族裔、女性背景將有助她牢牢抓住民主黨的基本盤。她在國會的投票記錄偏向自由派,但又曾是注重法規(guī)的強勢檢察官。目前的民調顯示,她是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席位的有力競爭者。
吉利布蘭德
53歲的吉利布蘭德早前宣布她正在組建競選研究委員會,這被普遍認為是正式參選的前一步。她在2010年接替希拉里擔任紐約州聯(lián)邦參議員,在去年的“我也是”(#Me Too)反性騷擾運動中十分活躍。
吉利布蘭德在大學時期主修亞洲研究,曾在1986年在中國臺灣臺中和中國北京生活六個月學習中文,其后在中國香港居住了四個月,期間擔任律師。
沃倫
70歲的馬薩諸塞州聯(lián)邦參議員沃倫是民主黨內的進步派人物代表,也是國會中對特朗普最嚴厲的批評者之一。她尤其關注勞工權益、貧富差距問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張加強對華爾街的監(jiān)管。從政前,沃倫曾在多家美國大學教授法律。
沃倫很可能擔當參議員桑德斯在2016年大選中的角色,調動藍領階層的熱情,迫使民主黨提名的候選人推出更具進步意義的政綱。
加伯德
夏威夷州聯(lián)邦眾議員加巴德現(xiàn)年37歲,若她當選,將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美國總統(tǒng)及第一位信奉印度教的總統(tǒng)。她是退伍軍人,曾經駐扎伊拉克和科威特。
加伯德的主要政見與民主黨內的進步派合拍,包括提供全民醫(yī)保、提高最低工資等等。但她的其余政見讓她在民主黨內顯得格格不入,例如反對伊朗核協(xié)議、曾反對同性婚姻與墮胎權。
早在1872年,美國就出現(xiàn)了第一位女性總統(tǒng)參選人。在1984年與2008年,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推選了女性副總統(tǒng)候選人。從2008年起,綠黨(Green Party)三次推出女性政治人物參選總統(tǒng)。在2016年,希拉里·克林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參選總統(tǒng)的主要黨派女性候選人。在2016年大選中,希拉里雖在普選票中高出特朗普300萬票,但在選舉人票戰(zhàn)中落敗,未能締造歷史。
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上臺兩年后,投身政治的女性數(shù)量呈井噴式增長。被稱為“國會女性年”的2018年是美國女性參政的里程碑年,117位女性國會議員勝出當年的中期選舉,讓國會女議員的總數(shù)增至127名,民主黨佩洛西重奪眾議院議長之位。
得州政治新星奧洛克被認為可能參選總統(tǒng)
除了以上四位,民主黨內的女性總統(tǒng)參選人數(shù)目還有上升可能。明尼蘇達州的女性聯(lián)邦參議員埃米·克洛布徹據(jù)報道也正在認真考慮參選總統(tǒng)。
落選上屆總統(tǒng)選舉民主黨提名的的桑德斯據(jù)報道將會很快宣布參選。另外三位名字以字母B開頭的男性,還未正式宣布參選,但被認為很可能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在得州參議員之爭中冒起的政治新星奧洛克、前副總統(tǒng)拜登、紐約前市長與商人布隆伯格和他們都將是民主黨總統(tǒng)大選提名戰(zhàn)中的有力競爭者。
在上述的女性候選人中,吉利布蘭德的亞洲經驗最為豐富。她曾表示,她出于對亞洲的好奇與漢字的熱愛而選修亞洲研究。根據(jù)《紐約時報》2009年的報導,雖然吉利布蘭德的中文能力因久未練習而退化,她會用基本的中文與華裔選民、記者對話,她的兒子當時也正學習中文。
她在亞洲生活期間,曾騎著自行車在北京胡同里轉悠,不戴安全帽騎著摩托車穿行在中國臺灣臺北的街道。她練習太極,還嘗了不少當?shù)孛朗?,包括對外國人來說新奇的粥、臭豆腐和咸魚。
這段經歷塑造了吉利布蘭德對中美關系的認知,但具體會導向怎樣的對華政策,還有待觀察。她當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曾說,美國與中國的關系極其復雜?!暗斈隳芨玫卣J識、欣賞中國的文化,意味著你或許能找到妥協(xié)之處?!?/p>
另外的幾位參選人與亞太地區(qū)也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哈里斯在亞裔人口眾多的加州當參議員,因而有中文名“賀錦麗”。加伯德是退伍軍人,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任職,她的家鄉(xiāng)夏威夷是美國面對亞太地區(qū)的前哨站,這些因素相信都會影響她的亞太觀念。沃倫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立場強硬,帶有幾分對華鷹派的色彩,主張美國應向北京施加更大壓力。
女性選民在去年中期選舉后歡呼慶祝
目前宣布參選的民主黨女性政治人物還未系統(tǒng)性地闡述對外、對華政策。
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女性項目副主席帕德表示,總統(tǒng)特朗普在性別話題上的言行讓不少女性認為 “不能再等,必須馬上參選”,促使女性積極投身政治。女性政治人物也觀察到,美國公眾對女性從政的態(tài)度越來越開放與支持,從中看到了當選的希望,決定抓住這一契機參選。
她說,女性總統(tǒng)參選人、獲選國會議員數(shù)量之高,顯示美國公眾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態(tài)度往積極方向轉變。隨著更多女性參加和勝出政治選舉,女性參政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新常規(guī)”。
特朗普參選以來在性別與族裔問題上的言論、美國近兩年#MeToo等社會運動、民主黨內部調整等,都促使美國女性更積極投身政治。
外界普遍認為,民主黨在2016年的選舉失敗,一方面歸因于民主黨丟失了白人藍領的關鍵支持;另一方面,希拉里的個人特質和經歷,導致她對女性選民的吸附力和動員能力較弱。
民主黨要補上這兩塊短板的困難較大。因為作為在野黨,民主黨無法主導經濟、民生政策,較難通過政策改革來吸引白人藍領選票回流。于是民主黨將眼光投向了女性與少數(shù)族裔的選票,這一趨勢將持續(xù)到2020年總統(tǒng)大選。
美國女性在中期選舉的勝利,并不等同女性會在總統(tǒng)大選中更有勝算。“這是兩種不同的選舉,總統(tǒng)大選參選人要募集更多資金、在更大的范圍內拉票,被媒體和公眾更多審視。”帕德說。
她指出,人們并不習慣看到女性擔任重要的執(zhí)行職務,從公司高管、州長乃至總統(tǒng)。女性總統(tǒng)候選人比男性面對更高的要求,她們不僅要展現(xiàn)能夠掌管大局的領袖能力,還被要求顯得親切和藹、令人喜愛。
“她們似乎不僅在競選美國總統(tǒng),還在參選美國小姐。”帕德說,女性總統(tǒng)參選人的外貌著裝往往也會被公眾細細審視。
在中期選舉中,參選人只需在較小的國會選區(qū)內拉票,少數(shù)族裔的女性政治人物勝選的難度相對小;但在全美選舉中,僅靠女性與少數(shù)族裔的支持并不足夠。民主黨打少數(shù)族裔、女性牌的傾向也可能將自己拖進深淵。近幾年來,民主黨試圖有別于共和黨,跳出了以往以經濟導向議題作區(qū)分的方法,而是在身份認同做文章。比如說階層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男與女的不同以及白人與少數(shù)族裔不同。
其中的隱憂,由于與生俱來的身份特點難以改變,身份認同區(qū)隔可能導向“政治部落化”,使政治妥協(xié)愈發(fā)困難?!半m然短期上會有選票獲益,但長期上會給自己和對手創(chuàng)造更加艱困的政治環(huán)境?!?/p>
從目前看來,哈里斯的競選口號是“為了人民”,沃倫稱將為中產階級爭取權益,似乎都試圖補充說明女性牌之外的核心政策。
民主黨若推出一位女性總統(tǒng)候選人,僅靠“打破玻璃天花板”的訴求還不夠,需拿出能夠挽回白人中下層選民的完整政策。
“創(chuàng)造女性平權的訴求看似驚心動魄,但未必能夠滿足普通選民的核心訴求,”他說,“無論是不是女性候選人,關鍵要看政策詮釋?!保ㄕ杂鴱V播公司新聞網)(編輯/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