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霖
2019年2月21日,高佑思在北京的辦公室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接車進入空閑?!?/p>
“接生接近無限?”
當高佑思聽到車站值班員李師傅告知的接車指令時,他又鬧了個小笑話。一段講述這位以色列人在長城腳下“修”京張高鐵的微紀錄片在網(wǎng)上播出不過幾日,全球瀏覽量就將近5000萬。
戴著安全帽的高佑思在地下隧道綁完鋼筋后,來到食堂準備吃午餐,他遇到來自河南的顧師傅,問起對方工種,顧師傅說:“我是鉆芯的?!备哂铀茧m能講中文,但這個鐵路專業(yè)詞語還是難住了他——“好吧,聽不懂”。但他還是不依不饒地和工人“尬聊”。他的“無厘頭”問題常讓工人們覺得這個濃眉大眼的外國人很好玩兒,很快他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之后,顧師傅關注了高佑思的視頻號,成為他的百萬粉絲之一。
和《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起當時的“鐵路體驗”,高佑思睜大了眼睛:“太冷了!”
這部影片拍攝于零下20多攝氏度的北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宣傳片之一。2019年1月,冬奧會宣傳團隊找到高佑思,請他協(xié)助拍攝共25集的冬奧宣傳片,讓全世界了解北京冬奧會的籌備情況和中國的冬季美景。第一集以京張鐵路為主題。1909年正式通車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鐵路,而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將連通冬奧會三大賽區(qū)——北京、延慶和張家口。
跟北京冬奧組委會商定了拍攝內(nèi)容后,高佑思和他的團隊花了10天做策劃,再到長城腳下實拍5天。除了15分鐘的微紀錄片版本,他們還把視頻素材剪出另外兩個版本:一個是信息量密集的3分鐘版,主要給外國人看,讓他們快速理解中國的一個側面;另一個是30分鐘版,將在北京電視臺播出。
北京冬奧會宣傳團隊看中高佑思,是因為他一系列好玩、有思考、接地氣又帶有外國人視角的視頻。2017年,高佑思和幾位好友創(chuàng)立“歪果仁研究協(xié)會”(簡稱“歪研會”),到街上隨機“攔截”外國人,請他們聊在中國的生活體驗,并把聊天過程拍成短視頻,在中國和海外的視頻網(wǎng)站上播放。
高佑思在地下隧道體驗修鐵路,圖為視頻截圖。
“歪研會”街采外國人,請他們做閱讀理解。右為團隊成員星悅。
他們的第一個視頻講的是外國人用微信紅包的體驗。發(fā)紅包是中國習俗,微信又是中國流行的社交APP,對外國人來說,微信紅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體驗”。當時,一位外國姑娘迷上了“微信搶紅包”,她加了100多個群,最高的戰(zhàn)績是搶到8000多元紅包。高佑思也開玩笑:“我的手機必須24小時滿電,不然我就感覺自己會錯過1個億!”還有一次,他們上街請外國人做閱讀理解——“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但他就是不說”,請他們斷句并回答兩位主角的名字。
這些“笑果”十足的視頻還融入了對多元文化的思考。比如,他們街采那些使用交友APP相親的外國人。一位女孩不喜歡對方,用中國式的借口“我家還有事”先走了;而在另一場相親活動中的男生聽到女方說“我家還有事”時,依然在期待下次見面。團隊把這兩個不相識的人所說的話剪輯在一起,用“毫無關聯(lián)的生活片段”來展示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不同理解程度。
這些視頻很有巧思,在各大網(wǎng)站發(fā)布后,獲得極高瀏覽量。但是,看起來輕松愉快的視頻,拍攝過程卻不簡單。一般來說,他們要成功街采50人,才能選出既好玩又有信息量的10位,剪輯成短片。可是,街采的拒絕率很高,想要采到50人,他們至少得找到150人。起初,他們在五道口找外國人,但太過頻繁,以至于“后來人家一看到我們就跑”。
高佑思說:“我們想讓中國人了解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也想讓外國人看看中國日新月異的改變?!睘楸本┒瑠W會拍視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它的工作人員”,對高佑思來說有種“穿越感”,因為他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現(xiàn)場觀眾。
2008年夏天,高佑思一家從以色列移居香港,路過北京時在這里待了幾天。當時,全北京都沉浸在奧運會的喜悅中,高佑思和爸爸一起到鳥巢看田徑100米比賽。那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偶像——世界飛人博爾特。采訪中,想到10年前見證博爾特破了自己的紀錄那一刻,高佑思手舞足蹈,甚至毫不遲疑地喊出當時的戰(zhàn)績“9.69秒”。那會的他不懂中文、不會英語,和許多遠道而來的外國人一樣,因為這個盛會才開始了解中國。
奧運會結束,高佑思便到香港的一家加拿大國際學校讀高中。他修微觀經(jīng)濟學和宏觀經(jīng)濟學的課程,畢業(yè)時要提交1萬字的論文。他把目光放在快餐店員工身上,去麥當勞和員工、老板聊天,還去圖書館、政府網(wǎng)站查了很多資料。最后,剛學英語沒幾年的他卻寫出了一篇滿分論文,分析香港的最低工資如何影響快餐行業(yè)的經(jīng)營和管理。
高佑思說自己“喜歡體驗不同人群的從業(yè)經(jīng)歷”,特別關注普通從業(yè)者,因為這些人的生活與他的經(jīng)歷有很大反差,讓他十分好奇。高佑思的爺爺奶奶都是以色列的科學家,今年春節(jié)《流浪地球》火了以后,奶奶還拍攝了一集解讀太空的視頻。他的父親高哲銘是位有24年經(jīng)驗的空軍飛行員,曾在以空軍基地工作,執(zhí)行過重大飛行任務,后來從商,創(chuàng)辦了英飛尼迪公司。能飛天、能經(jīng)商的父親,經(jīng)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兒子的導師,經(jīng)常告訴兒子“要勇于嘗試”。高佑思說:“我膽子挺小的,怕恐怖片、怕氣球、怕煙花、怕做手術,但我爸爸總是鼓勵我嘗試新事物?!?/p>
在香港待了幾年后,高佑思覺得那里“太國際化了,大多數(shù)人講英語和粵語,可我更想了解中國內(nèi)地,學普通話”。于是他來到北京,在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學中文,想去北大、清華上大學。不過,中文基礎還很薄弱的他在入學考試中失敗了,他不放棄,準備“二戰(zhàn)”。練中文的方法之一是猛看電視劇,他追的第一部劇是《奮斗》,講述幾個大學畢業(yè)生在北京奮斗的故事,這和高佑思在北京見到的青年很像,讓他很有代入感。他喜歡劇中角色陸濤,因為“扮演者佟大為很酷!尤其是他的兒化音特別有意思”。他還迷上了演員馬伊俐,“她完全顛覆了我對女性的審美,有一頭利落的短發(fā),很漂亮也很有個性”。那時候,看一集45分鐘、沒有字幕的《奮斗》,他要花3個小時,看一句,停一下,琢磨對白的意思。他說:“看劇學外語時,如果熒幕上有字幕,那就是在作弊!”
“二戰(zhàn)”北大期間,高佑思還去蹭課。他去上張維迎、周其仁、林毅夫等經(jīng)濟學家的課,不過,“如果老師有口音,我上課一句話都聽不懂”。高佑思只好把老師上課的PPT拍下來,回家后自己對著照片復習。這個“笨方法”卻給了他回報,參加北大面試時,高佑思運用蹭課“偷師”學來的經(jīng)濟學知識作答,順利過關,成為北大歷史上首位以色列本科生。
“我在北大4年,都在做實踐?!备哂铀颊f,“在北大,創(chuàng)業(yè)者是一群真的很想改變世界的人?!?/p>
北京大學離中關村很近。高佑思下課后會和同學去中關村有名的創(chuàng)業(yè)大街吃飯,“你走在那里隨時都能看到科技公司、創(chuàng)業(yè)咖啡館、孵化器,有時候走進一家咖啡館,旁邊的人都在聊創(chuàng)業(yè),吃個飯都會被這個環(huán)境‘洗腦?!敝袊恼咭补膭畲髮W生創(chuàng)業(yè),高佑思深深地迷上了這種創(chuàng)新實踐氛圍。
因為愛足球,高佑思結識了北大的方曄頓、南開大學的劉祺和北京體育大學的張希曼,他們先是一起拍體育視頻,后來辦“歪研會”。去年,他們想做個全新欄目,在一家咖啡館討論方案。被高佑思稱為“團隊腦洞”的劉祺想出了一個方案,讓高佑思體驗各種工作,以呈現(xiàn)中國社會。于是,高佑思做了快遞員、機場地勤、餐廳服務生等,還創(chuàng)業(yè)賣秋褲。這便是《別見外》這檔“以色列小伙變身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的欄目。
在“賣秋褲”這一集里,高佑思和幾個外國朋友對市場分析不夠,虧了2萬多塊錢。視頻中的高佑思和朋友擠在中關村的小辦公室,其實,這個地方就是他開始做“歪研會”的地方,高佑思很喜歡它,因為那種“擁擠、緊張的空間能讓你覺得你在做一件緊迫的大事”。
3個月前,高佑思搬到了位于朝陽區(qū)的新辦公室。那是個寬敞明亮的聯(lián)合辦公空間,許多家公司租用同一個公共辦公區(qū)。他念叨:“我還不習慣這里?!钡@個聯(lián)合辦公空間正反映出一些新創(chuàng)企業(yè)的工作氛圍:來去自由,與其他團隊零距離接觸,能方便地分享資訊、創(chuàng)意、人脈,甚至能創(chuàng)造投資機會。
無論在哪里,高佑思總是團隊的“活寶”。采訪中,高佑思和記者聊到《流浪地球》。他興奮地指著雜志封面上的劉慈欣頭像問:“我可以上封面嗎?”方曄頓和劉祺調侃道:“我看到你了,你在這里!”然后指了指封面上的地球表面。高佑思大笑。雖然他是“歪研會”的會長,但他和伙伴們相處得輕松、平等。他說,40多位成員“為真心想實踐的想法而努力”,如果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就讓他們?nèi)ネ瓿?,這是團隊一直能創(chuàng)作出爆款視頻的關鍵。
“在中國,猶太人是小眾,外國人是小眾,我們拍攝的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也是小眾。”高佑思說,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體驗各種小眾人群的生活,再把這些故事分享出去。但他有個小遺憾:“在北京幾年,我一直跑來跑去,沒能坐下來安安心心讀書?!彼胍院笠欢ㄒ倩匦@,或許再讀經(jīng)濟學,也或許讀人類學,但還是會繼續(xù)當一個“在中國的生活實驗者”。
高佑思1994年生于以色列。2008年隨家人移居香港,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是北大首位以色列本科生?,F(xiàn)為跨文化視頻內(nèi)容公司“歪果仁研究協(xié)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