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偉 康翠
本文運用韓禮德的語域理論從語場、語式、語旨三方面來簡要分析“臨川四夢”之一《牡丹亭》,進而讓讀者從新的視角品析這部著名戲曲的語言及其語境背景。
韓禮德的語域理論在語言學界一直備受關(guān)注。在張德祿和胡壯麟等將語域理論引進國內(nèi)后,將該理論運用于語言教學、語篇分析、問題學、翻譯等領(lǐng)域的研究比比皆是。其中,運用語域理論分析方言,戲曲等的熱潮在學術(shù)界也逐漸興起。本文將借助語域理論,從語場、語式、語旨三方面來簡要分析享有“臨川四夢”之稱的《牡丹亭》。
關(guān)于語域的概念,不同學科給出的定義不徑相同。在社會語言學里,語域被定義為“根據(jù)使用目的而形成的語言變體”。使用目的不同,所選擇的語言表達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因為形成了不同的語言變體。最終表達的效果也存在差異。此外,語言的表達效果還跟語言使用的語境密切相關(guān)。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將語境分為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他們認為:“文化語境決定著整個語言系統(tǒng),即決定著講話者在這一文化語境中能夠說的話。而情景語境則決定著講話者在某一語境中實際說的話”。
而韓禮德將語境因素歸納為三個組成部分:語場(field)、語式(mode)、語旨(tenor)。語場指實際發(fā)生的事情以及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包括談話話題、講話者以及其他參與者所參加的整個活動;語式指說話的方式,即言語活動采用的渠道或媒介,比如是說還是寫,是即興的還是有準備的,采用何種修辭方式等;語旨即說話的基調(diào),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角色關(guān)系。三者相輔相成,構(gòu)成了影響語域的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任何一項的改變都會引起參與者所交流的意義的變化,從而引起語言的變異,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語域。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牡丹亭還魂記》。該劇講述了杜麗娘傾心于夢中書生柳夢梅,傷情而死,化為魂魄,苦苦尋找,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終與柳夢梅永結(jié)同心的故事。
3.1語場
《牡丹亭》反映了主人公杜麗娘對落后的封建禮教的不滿,抨擊世俗禮教,熱情贊美為掙脫封建教條束縛和爭取正當幸福生活的年輕姑娘。作者構(gòu)思奇特出新,富于浪漫主義色彩;語言絢麗多彩,主要人物個性鮮明。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醋矸鰵w〉
原來為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白)恁般景致,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皂羅袍〉
以上呈現(xiàn)的場景有:高墻深院,孤芳徑庭,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響徹后花園。那個庭院很美,而杜麗娘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園中觀賞,由此讀者能感受到那個年代女子思想上所受到的約束。她痛惜自己的青春被埋沒在小小的庭院當中,對于封建禮教的不滿與對自然的向往熱愛形成了強烈對比。但是這種對比卻暗藏于讀者的心中,由此而做到讀者與作者在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
3.2語式
古代戲曲讓人容易理解,是一種平民文化。很多時候被用作話本演繹,通俗易懂,且能深刻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狀況。在《牡丹亭》中,作者通過不同的宮調(diào),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朗朗上口,多一份熟悉感。文中,作者既運用了文言文的格式,句子講究對仗工整,形成了一定的磅礴氣勢;同時引入了日常話語,親民化。
夢回鶯轉(zhuǎn),亂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柱盡沉煙,拋殘縤線,憑今春關(guān)情似去年?
在各種唱調(diào)的配合下使得音律更加婉轉(zhuǎn),富有美感。這可讓讀者不禁聯(lián)想到《詩經(jīng)》中的一些句子,如芳草萋萋,秋水伊人。通俗的辭調(diào),使得戲曲流傳盛廣。徘徊在字里行間,流露出讀者真摯的情感,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發(fā)掘杜麗娘所傳達的精神鼓勵。
3.3語旨
語旨包含交際雙方的社會角色關(guān)系即個人的基調(diào)?;{(diào)會影響和制約語言使用的正式程度,一般來說人際關(guān)系越親密,語言的正式程度越低。而湯顯祖的戲曲受眾范圍廣,他所使用的語言通俗但生動。但是由于他的成長背景,他把雅文化灌輸于文章之中,充分展現(xiàn)了個人才華的同時,達到了雅俗共賞的效果。在敢于突破文體局限的同時,也打破了世俗的觀念,批判封建教條,促進社會青年思想進步。這與當時的西學東漸相吻合,追求人格上的解放,擺脫封建道德的約束。
綜上所述,語域理論中語境三變量(語場、語式、語旨)影響語篇的形成,導致產(chǎn)生不同的語域現(xiàn)象。本文運用語域理論,從語場、語旨和語式三個語境因素的角度簡要分析了《牡丹亭》,體現(xiàn)了語域理論在戲曲分析中的應用價值,其與其他領(lǐng)域理論的結(jié)合有待探究。
(作者單位:華東交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