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超 雷飛
摘 要: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乍得糧食不能自給自足的條件下,水稻生產起著重要作用。根據(jù)乍得當?shù)剞r業(yè)生產的實際情況,結合水稻水育秧高產栽培技術,探討乍得水稻產量問題,擬為增加當?shù)丶Z食產量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乍得;水稻;水育秧;產量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4-011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 ? ? ? 文獻標志碼:A
1? 乍得的自然環(huán)境及水稻種植現(xiàn)狀
乍得共和國項目實施地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7 ℃。4—7月天氣炎熱,最高氣溫可達50 ℃,12月—次年1月氣候涼爽。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6—9月是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降雨量自北向南從50 mm增至2 000 mm。水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沙里河和洛貢河由南向北注入乍得湖。
2? 水稻水育秧操作技術
2.1? 選用高產優(yōu)良品種
根據(jù)乍得自然環(huán)境,選用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分蘗率強、結實率強、高產穩(wěn)產的優(yōu)良品種。本次示范栽培選用感溫型常規(guī)稻種黃華占和中農1號,是經過10余年篩選出適宜乍得推廣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1]。
2.2?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2.2.1? 秧田選擇
選擇避風向陽、地勢高燥、灌排方便、雜草較少、肥力較高的田作秧田。按照育秧田∶移栽大田=1∶10備足秧床。
2.2.2? 秧田整理
提前耕田、修筑田埂,在播種前1 d整田,要求先灌水,然后撒施肥料,最后開溝分廂整田,廂面寬為1.3~1.5 m。采用燥整水測平,達到上糊下松。秧田底肥以化肥為主、農家肥為輔,一般施用45%硫酸鉀復合肥300 kg/hm2、有條件的配施腐熟羊糞750 kg/hm2,利于改良土壤,方便起苗。
2.2.3? 浸種播種
提倡“三浸三濾催芽法”,即日浸夜濾,如此反復,待80%種子破胸露白后,少泡多濾、勤翻動,一般經過3晝夜完成催芽過程。播種前,保持秧田廂面平整、露泥濕潤;播種時,選擇晴天播種,先分廂稱重,再稀薄勻播;常規(guī)稻播種量一般為75 g/m2(7.5 kg/a),最多不超過110 g/m2。
2.2.4? 秧田期科學管理
在秧田期保持秧田廂面露泥濕潤與淺水勤灌相互結合,播種時至2葉期前,保持廂面露泥濕潤;齊苗后,如果遇到廂面缺水發(fā)白時,就要灌“跑馬水”;3葉期后,提倡淺水勤灌,保持田間3 cm水層;在排水口處設置平水口。2葉1心期灌水上秧板后,需及早施用斷奶肥,施尿素7~7.5 g/m2;移栽前3~5 d,施起身肥,施尿素12~15 g/m2。
2.2.5? 秧田化學調控
在秧苗1葉1心期,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多效唑”,按照“2 g藥兌水1 kg噴霧10 m2秧苗”的方法進行處理,這有利于培育矮化秧苗,促進秧苗早分蘗、多分蘗。壯秧的標準特征為:生長穩(wěn)健、葉色青綠、根旺而白、株高一致、大小一致、秧齡適宜(25~30 d)、葉齡適宜(5~6葉期)、分糵整齊(2~3個分糵/1粒谷苗)。
3? 及時移栽,合理密植
3.1? 本田耕整
提前耕田、維修田埂;在移栽前1 d整田,先灌水后,再撒施肥料,最后整平田面,并保持田間有淺水層,防止雜草發(fā)生;移栽田底肥以化肥為主、農家肥為輔,一般施用45%硫酸鉀復合肥600 kg/hm2。
3.2? 適時移栽
科學移栽適齡多蘗壯秧是獲得水稻高產的有效方法之一,移栽秧齡一般在20~25 d、葉齡5~6葉期。栽插時要求“淺、穩(wěn)、勻、直”。雨季移栽時,秧苗容易受到暴風雨的襲擊,此期要求薄水移栽、淺水返青,避免因水層過深而造成漂苗、死苗。常規(guī)稻移栽株行距一般為17 cm×25 cm、2~3粒谷苗/蔸,力求插足基本苗,為水稻高產打下基礎。
4? 水稻高產栽培的本田管理方式
4.1? 科學管水
灌溉技術應建立在以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氣養(yǎng)根、以根健蘗和保葉的基礎上。采用淺水返青、濕潤分蘗的措施。水稻栽后至返青,保持3 cm水層,返青至少蘗盛期,水、濕、干交替;至田間總苗數(shù)達到所需穗數(shù)的80%左右時,排水擱田;擱到田邊有細裂,田中不陷腳時復水;反復多次進行。直至倒二葉露尖時,再建立水層,水深3~6 cm。抽穗前后,保持3~6 cm水層,進入乳熟期后,干濕交替;收割前7~10 d斷水。
4.2? 本田科學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分蘗肥盡可能早施、適施,在栽后7 d內,施尿素7.5~10 kg/667 m2。抽穗前后,若稻苗出現(xiàn)缺肥癥狀,施用粒肥,施尿素3~4 kg/667 m2;或用0.1%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液進行根外噴施。
4.3? 本田病蟲草害防治
4.3.1? 本田草害防治
大田在移栽后5~7 d結合施肥,用化學除草劑“芐嘧磺隆·乙草胺”拌尿素進行撒施,并且保持田間水層7 d。
4.3.2? 本田病蟲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蟲害由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二化螟等。目前,乍得水稻主要是北部地區(qū)二化螟為害嚴重,南部地區(qū)稻瘟病為害嚴重。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做好病蟲害發(fā)生預測預報的基礎上,及時進行綜合防治。
稻瘟病防治,需在分蘗期發(fā)病時,每667 m2用40%稻瘟靈·異稻乳油80 mL或20%邦克瘟懸浮劑50 g兌水40~50 kg,均勻噴霧防治葉瘟;抽穗期時用75%三環(huán)唑50 g或30%稻瘟靈乳油80 mL,一次兌水30 kg噴藥預防,間隔7~10 d后再噴施一次。
二化螟防治卵孵化高峰后5~6 d,或在分蘗期調查枯鞘率1%左右時:所用藥劑有:80%殺蟲單粉劑、25%殺蟲雙水劑、20%三唑磷乳油、1.8%農家樂(阿維)、42%特力克乳油、50%殺螟松乳油、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水噴霧或施顆粒劑。
4.4? 適時收獲
谷粒在黃熟90%以上時,進行機械收割,收割前7~10 d排干田間水層。收割過早易造成千粒重減小,產量降低;收割過晚容易脫粒、掉穗,造成豐產不豐收。
5? 水稻產量分析
本次示范栽培5月25日育秧,6月20日進行本田移栽,10月1日采用機械收割,全生育期130 d。在乍得由于光照充足、氣溫高、水肥合理的情況下,水稻的有效分蘗高,結實率高。
通過示范栽培,移栽株行距一般為17 cm×25 cm,2~3粒谷苗/蔸,有效穗數(shù)達22萬個/667 m2,每株谷苗有效分蘗數(shù)有4~5個。每穗總粒數(shù)平均為136粒,其中癟粒數(shù)平均為6粒,結實率達95%,千粒重為24 g,因此測產實際產量為682 kg。在收獲后獲得的實際產量為624 kg。
在乍得當?shù)剞r業(yè)生產力長期以來受到嚴重的束縛,農業(yè)生產技術水平低下,糧食不能自給的情況下,此產量數(shù)據(jù)能為乍得當?shù)鼐_農業(yè)的發(fā)展、增加糧食產量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唐延林,黃敬峰,王人潮,等.水稻遙感估產模擬模式比較[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4,20(1):16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