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靜
摘 要:玉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具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我國是玉米消費大國,對玉米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我國的玉米產量無法滿足玉米加工的需求。分析了玉米密度和氮肥施加量對玉米增產的影響,以促進農民增收。
關鍵詞:增密減氮;高產夏玉米;生理機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13-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A
1 玉米密植對夏玉米產量的影響
農作物生產是一個種群生產過程,而不是個體生產過程,因此增加玉米密植雖然可以提高玉米產量、增加穗重,但是也增加了玉米植株倒伏的風險,導致玉米減產。同時,玉米的抽穗、開花、結果等各個生長環(huán)節(jié)會隨著密度的增大而推遲。適當的密植可以避免玉米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讓玉米的個體發(fā)育和群體生長環(huán)境相協調,避免玉米植株互相競爭營養(yǎng),提高單位面積玉米的產量[1]。光合作用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禾谷類農作物60%以上的果實是由作物開花到成熟期間的光合作用形成的,后期的光合作用會直接影響玉米的仔粒產量。
2 氮肥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適當的氮肥可以加速玉米籽粒灌漿,增加玉米粒重。氮肥過少,則會影響玉米花粉授精。研究表明,玉米在籽粒生長時期,如果光照不足,則可能導致玉米植株早衰、玉米葉片變黃、光合作用效果差,導致產量降低[2-3]。
3 增密減氮對高產夏玉米產量的影響
3.1 試驗設計
為了更好地研究增密減氮對玉米產量的影響,應在耕層為120 mm的棕土壤中進行試驗。試驗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光照充足,全年的光照時長為2 290~2 890 h,可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年降水量為550~900 mL,但降水季節(jié)分布不均。土壤中含有有機質11 400 mg/kg、氮肥為0.71 mg/kg、速效磷為25.6 mg/kg、速效鉀為107.2 mg/kg以及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等。其中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作為底肥在玉米種植前施加,氮肥在玉米拔節(jié)時添加50%,玉米大喇叭口期施50%。試驗品種為登海618和登海605,密度設置為67 500株/hm2和97 500株/hm2,氮肥的施加量分布設置為(N1)0 kg/hm2、(N2)180 kg/hm2、(N3)360 kg/hm2、(N4)540 kg/hm2,玉米播種時間為6月15日,行距為600 mm,在玉米拔節(jié)期和成熟期進行灌溉,灌溉量為75 mm。
3.2 試驗結果
玉米生長期間,要做好施肥、除草除蟲工作,10月6日玉米開始收獲。收獲結果統(tǒng)計如表1。
4 結束語
從上述試驗內容來看,玉米作物的密度越大,玉米的產量越高。但是,氮肥的施加量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提高玉米產量,否則會導致玉米減產。
參考文獻:
[1]魏珊珊.增密減氮對高產夏玉米產量形成的影響及生理機制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
[2]黃潤東.減少葉源對密植夏玉米產量及生理特性的影響[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7.
[3]劉娟.增密與施氮對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種產量及生理特性的影響[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