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德陽市旌陽區(qū)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四川 德陽 618000)
病毒性肝病是一類傳染性肝病的總稱,根據(jù)病情的演變規(guī)律,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及肝硬化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肝炎病毒損傷肝細胞,造成肝臟結(jié)構(gòu)和生理功能的損害,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防止病毒性肝病加重的主要手段。血生化檢查是本病常用檢查手段,能夠反映肝功能受損情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臨床檢驗生化指標的變化與意義,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表1 兩組間常規(guī)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間常規(guī)生化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ALT(U/L) AST(U/L) TBiL(μmol/L) CHE(kU/L) GLO(g/L) ALB(g/L) A/G觀察組 80 370.85±12.13* 261.57±27.74* 165.40±22.78* 6.46±2.60* 0.56±0.04* 0.36±0.02* 0.57±0.05*對照組 80 33.63±8.19 37.52±6.31 25.35±6.23 2.81±0.26 0.37±0.02 0.44±0.01 0.69±0.03
表2 兩組間常規(guī)生化指標陽性率比較[n(%)]
將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婦科及產(chǎn)科治療的8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1.6±10.8)歲;將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40.9±10.5)歲,肝功能均正常,既往無肝病史;所有觀察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病診斷標準,急性肝炎31例、慢性肝炎49例;其中,HAV陽性23例、HBV陽性48例、HCV陽性9例;排除合并心腎疾病者、服用過影響肝功能的藥物;比較兩組間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ml,離心后獲得血清,儲存于-80℃的冰箱中,使用OLYMPUSAU-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血生化指標[2]。常規(guī)指標包括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膽堿酯酶(CHE)、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新指標包括前白蛋白(PA)、腺苷脫氨酶(ADA)、亮氨酸氨基轉(zhuǎn)肽酶(LAP)。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率(%)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ALB、A/G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見表2。觀察組ALT、AST、TBiL、CHE、GLO、ALB、A/G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情程度新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不同病情程度新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慢性肝炎相比,P<0.05。
病情 例數(shù) PA(mg/L) LAP(mg/dL) ADA(U/L)急性肝炎 31 174.67±27.52 378.69±24.47 21.53±5.82*慢性肝炎 49 156.94±36.23 284.36±37.03 42.45±6.10
病毒性肝病泛指由肝炎病毒引發(fā)的肝臟病變,通常的演變過程為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到肝硬化最后形成肝癌或肝衰竭。病毒不僅會直接損傷肝細胞,還引起炎性因子浸潤,進一步加重肝功能損傷,長期發(fā)展形成肝纖維化、結(jié)節(jié)再生和假小葉[3]。當病情較輕時,以細胞變性為主,細胞中各種蛋白酶進入血液中,當損傷加重,肝細胞的細胞器受到破壞,細胞核碎裂溶解,使得細胞核中的蛋白升高[4]。因此,不同時期的肝損傷代謝產(chǎn)物不同,以此可選擇敏感性較高的指標進行檢查,明確肝損傷嚴重程度。
血生化檢查是肝功能檢查的最常用方式,肝功能受損時,肝細胞中的物質(zhì)從細胞中泄漏進入血液,導致某些指標升高,最常見的是AST、ALT。同時,肝損傷后其合成能力下降,某些酶類及血清蛋白合成減少,導致PA、CHE、ALB等指標下降。再者,肝損傷后導致肝膽系統(tǒng)功能下降,代謝途徑受阻,導致TBil升高[4]。AST、ALT、CHE屬于在肝細胞中合成,釋放入血的生物酶,能夠反映肝臟合成、儲備能力,與肝細胞受損嚴重程度呈正比。TBiL能夠反映膽紅素的生成及膽管通暢程度,對判斷膽管功能及肝臟病變部位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ALT、AST、TBiL、CHE、GLO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ALB、A/G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ALT、AST、TBiL、CHE、GLO、ALB、A/G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觀點,能反映肝功能受損嚴重程度。慢性肝炎PA、LAP水平低于急性肝炎,而ADA高于急性肝炎(P<0.05)。說明在不同肝病病理變化過程中,PA、LAP、ADA 表達出現(xiàn)差異。PA能反映肝細胞狀況,LAP能反映膽管損傷狀態(tài)和通暢程度,ADA對判斷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病變程度有重要作用[6]。
綜上所述,病毒性肝病患者臨床檢驗生化指標的檢測有重要意義,常規(guī)生化指標能反映肝功能受損情況,而PA、LAP、ADA 等特異性指標能夠提示病變階段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