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鐘 崔穗旭 鄭曉娜 李淑嫻 吳良發(fā)
九華痔瘡栓由大黃、浙貝母、側柏葉(炒)、厚樸、白及、冰片、紫草7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消腫化瘀、生肌止血、清熱止痛之功效。本品為中藥保護品種,收載于《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八冊,標準號為WS3-B-3359-98,規(guī)格為每粒重2.1 g。江西瑞金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為本品研發(fā)和獨家生產(chǎn)單位,2007年增加了每粒重1.7 g規(guī)格,由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標準號為YBZ00182007)。大黃是君藥,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蒽醌類成分[1-2],其中大黃素、大黃酚在植物中含量較高[3-4],蒽醌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瀉下、消炎、抗菌作用[5-6]。但九華痔瘡栓現(xiàn)行標準未對大黃素和大黃酚進行定量控制,為了進一步完善九華痔瘡栓的質量標準,本文研究建立了大黃素和大黃酚HPLC含量測定方法。結果表明該法簡便、準確、重現(xiàn)性好,可作為本品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穩(wěn)定性的指標。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可變波長紫外檢測器;大黃素對照品(批號:110756-200110,含量測定用)、大黃酚對照品(批號:110796-201118,含量測定用)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色譜純甲醇,超純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級。
取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含大黃素3 μg/mL、大黃酚6 μg/mL的混合溶液,即得。
取重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勻,精密稱定2 g,精密加入甲醇25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取出,放至室溫,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少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10 mL,置平底燒瓶中,蒸干,殘渣加20 mL的8%鹽酸溶液超聲溶解,再加三氯甲烷20 mL,加熱回流1小時,取出,放至室溫,提取液移入分液漏斗中,用適量三氯甲烷洗滌平底燒瓶,并入分液漏斗中,待分層后取三氯甲烷液,鹽酸溶液再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每次2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并轉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取缺大黃的其他六味藥材按制法制成大黃陰性對照樣品,按照“2.2”項下方法制備溶液,即得。
色譜柱采用Wond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溫30℃;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54 nm;進樣量20 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對照品、樣品及陰性樣品色譜圖見圖1。
精密吸取大黃素(0.103 6 mg/mL)和大黃酚(0.272 5 mg/mL)混合溶液0.1,0.5,1,2,3 mL,分別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進樣20μL測定,橫坐標為對照品進樣量X(μg),縱坐標為峰面積Y,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大黃素回歸方程為Y=3 762.260 50X-0.557 32,r=0.999 99;大黃酚回歸方程為Y=4 244.299 95X-0.419 75,r=0.999 98。結果表明大黃素在0.008 288~0.248 64 μg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大黃酚在0.0218~0.654 μg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按“2.4”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2.1”項下對照品溶液6次,每次進樣量20 μL,測定峰面積,結果大黃素RSD=0.4%,大黃酚RSD=0.3%,表明儀器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分別在0,6,12,18,24 h各進樣同一供試品溶液2次,每次20 μL,計算峰面積平均值,結果大黃素RSD=0.4%,大黃酚RSD=0.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基本穩(wěn)定。
按“2.2”項下方法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2.4”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大黃素含量平均值為35.95 μg/g,RSD為2.0%;大黃酚含量平均值為65.20μg·g-1,RSD為2.1%。
取已知含量的樣品,研勻,取6份,每份1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大黃素(1.244 μg/mL)和大黃酚(2.18 μg/mL)混合對照品甲醇溶液25 mL,按“2.2”項下方法制備加標溶液,按“2.4”項下色譜條件分別進樣20 μL測定,結果大黃素平均回收率(n=6)為99.6%,RSD=2.2%;大黃酚平均回收率(n=6)為95.4%,RSD=2.3%。
按“2.2”項下制備方法和“2.4”項下測定條件,對9批樣品中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進行測定,采用外標法計算。結果上述9批樣品中每粒含大黃素和大黃酚的總量分別為0.17,0.15,0.23,0.21,0.19,0.18,0.21,0.13,0.20 mg。
曾對本品中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蘆薈大黃素5種成分的含量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供試品色譜中蘆薈大黃素和大黃素甲醚峰面積很小,積分波動大,定量不準確,而大黃酸峰面積很大,通過陰性試驗發(fā)現(xiàn)大黃酸陰性有干擾,在同一色譜條件下,大黃酸與和厚樸酚色譜峰保留時間基本一致,兩者重疊在一起,很難分離,大黃酸峰中包含和厚樸酚峰造成大黃酸含量高于實際含量,因此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酸三個成分均不宜作為本品的定量指標,最終確定選擇大黃素、大黃酚作為指標成分。
曾比較不同溶劑種類、提取方式、提取時間和酸水解時間以及三氯甲烷振搖提取次數(shù)對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影響,結果采用甲醇25 mL加熱回流1 h,再加酸水解1 h后加三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能基本提取完全,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可達最高,并且雜質干擾較少,故采用“2.2”項下制備方法。
在400~200 nm波長范圍內對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甲醇溶液進行光譜掃描,結果大黃素在252.5 nm、大黃酚在255.5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并參考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大黃[7]的檢測波長,選擇254 nm作為檢測波長。
圖1 大黃素對照品(A)、大黃酚對照品(B)、樣品(C)、陰性樣品(D)色譜圖
據(jù)文獻報道[8-13],測定大黃中蒽醌類成分多采用甲醇與0.1%磷酸溶液作為流動相,只是兩者比例有所不同,本文摸索了流動相比例,發(fā)現(xiàn)兩者比例為75∶25時,大黃素和大黃酚峰保留時間適中,峰形和分離均較好,故確定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
通過逐級降低質量濃度,進樣測定,確定大黃素最低檢測限(S/N=3)為1.7 ng,定量限(S/N=10)為3.3 ng;大黃酚最低檢測限(S/N=3)為1.7 ng,定量限(S/N=10)為4.4 ng。曾采用三種不同的色譜柱進行測定,結果大黃素、大黃酚峰在各種色譜柱均分離良好,測得含量無顯著差異,方法具有較好的耐用性。
通過分析9批九華痔瘡栓中大黃素和大黃酚總量的測定結果,本品每粒含大黃素和大黃酚總量在0.134 0~0.227 9 mg之間,平均含量為0.187 4 mg/粒??紤]到藥材的來源、制劑生產(chǎn)損耗以及貯藏等因素,選擇含量的最小值作為限度基點,以80%的系數(shù)作為含量限度,暫定本品含大黃素和大黃酚的總量不得少于0.10 mg/粒。
本研究建立了九華痔瘡栓中大黃素和大黃酚HPLC含量測定方法,簡便、準確、重現(xiàn)性好,實用性強,可用于實際生產(chǎn)的質量控制和工藝穩(wěn)定性的考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