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診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作為一種慢性進行性肺部疾病而十分常見。其病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長期吸煙、空氣污染、遺傳、與化學物質接觸等[1]。該疾病難治愈、易反復,且多見于老年人,極易對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在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易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咳嗽、氣短、咳痰等臨床癥狀,嚴重者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礙等。在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病癥表現(xiàn)更為明顯,加大了臨床治療的難度。在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有藥物、吸痰、氧療等,老年患者具有免疫力低下、呼吸功能減退等特點,因此臨床有必要選擇安全性高、療效好的治療方式對其進行治療。本研究對寬胸理肺湯聯(lián)合三子養(yǎng)親湯治療AECOPD的療效進行了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45~68歲,平均年齡為(58.28±5.36)歲,平均病程為(10.26±4.21)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44~67歲,平均年齡(58.29±5.14)歲,平均病程為(11.35±3.28)年。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叩倪x取標準:(1)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ㄔ\斷標準:一要有持續(xù)的呼吸道癥狀。二要有高危因素的接觸。三肺功能檢查結果提示存在持續(xù)性氣流受限[1]);(2)均處于急性加重期。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予以通過,參與研究的患者對此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吲懦龢藴剩海?)有其他并發(fā)性疾??;(2)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使用的西藥為:β-內酰胺/β-內酰胺酶抑制劑(復方阿莫西林),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產)、15 g(阿莫西林10 g與舒巴坦0.5 g)、國藥準字H20030211,具體治療方法為:抗感染、祛痰、氧療、止咳平喘等對癥治療,治療時間為7 d。
1.2.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在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寬胸理肺湯聯(lián)合三子養(yǎng)親湯的治療方法,藥劑組成為:薤白12 g,地龍9 g,麻黃9 g,桃仁10 g,杏仁12 g,茯苓15 g,全瓜蔞30 g,法半夏10 g,橘紅6 g,甘草6 g,白芥子10 g,萊菔子10 g,蘇子10 g[2]。用藥方法:加水煎煮后收集200 mL藥汁,每天分兩次服用,用藥時間為早晚,每次各100 mL[3],每天服用1劑,連續(xù)服用7 d[4]。
癥狀積分:對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7 d后的癥狀進行評價,癥狀積分越高,癥狀越嚴重;評價癥狀包括:喘息氣短、胸悶、咳嗽、肢體困重、納呆、脘腹脹滿等,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程度將其分為0~3分,分別代表無癥狀、輕微癥狀、中度癥狀、重度癥狀,總分0~21分[5]。
肺功能:對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7 d后的肺功能進行測定,應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百分比(FEV1%)、第1秒呼氣容積同肺活量(FVC)之間的比值(FEV1/FVC)以及6 min步行試驗(6MWT)等。
生活質量:對患者選擇WHOQL-BREF量表在治療前和治療1個月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主要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認知功能等方面,每個方面的滿分為100分,其中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6]。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積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對照組 45 15.64±2.28 12.84±1.39研究組 45 16.30±2.24 7.41±0.54 t值 - 0.364 9 7.416 9 P值 - >0.05 <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對照組 治療前 1.4±0.3 54.3±6.2 56.7±8.4 258.4±33.8治療后 1.9±0.4 60.1±6.4 61.4±8.5 279.6±38.1研究組 治療前 1.5±0.2 56.23±6.1 57.5±8.1 262.5±31.9治療后 2.6±0.3 67.2±5.8 67.6±7.6 305.9±40.3 t值 治療后 17.393 8.743 6.100 5.664 P值 治療后 <0.001 <0.001 <0.001 <0.001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s)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s)
對照組 治療前 66.3±5.1 63.2±3.5 64.1±4.2 64.3±3.1治療后 74.2±4.8 71.2±3.3 71.6±3.8 74.3±3.5研究組 治療前 67.1±4.6 62.2±4.3 63.9±4.8 62.9±4.2治療后 80.5±4.8 80.3±3.8 81.5±5.1 80.6±4.8 t值 治療后 13.521 21.159 16.858 18.616 P值 治療后 <0.001 <0.001 <0.001 <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嚴重,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糖皮質激素、抗膽堿藥、祛痰劑、平喘止咳藥等[7];給患者行吸氧治療等。急性加重期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耐藥性強、治療難度大等臨床表現(xiàn),不易治療,且極易出現(xiàn)對西藥的應激性反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中醫(yī)以“肺脹”稱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成因為久病體虛、痰濁壅肺、痰濕內停[8]。中醫(yī)將化痰祛瘀、散結消痞、理氣寬中作為治療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治療原則。若使用西藥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主要為使用抗菌藥物,但抗菌藥物的長期使用易使患者機體內細菌產生抗藥性,且存在雙重感染的可能性,這就對患者的預后形成較大威脅。本次研究關注的寬胸理肺湯組成成分為:薤白、地龍、麻黃、桃仁、杏仁、茯苓、全瓜蔞、法半夏、橘紅、甘草[9],其中,瓜蔞以滌痰開胸為主要功效,是一味君藥;半夏以降逆逐飲、散結消痞為主要功效;薤白的主要功效為通陽宣痹、疏滯散結;茯苓以利濕健脾為主;甘草將諸藥功效調和在一起[10]。三子養(yǎng)親湯的組成成分:白芥子、萊菔子、紫蘇子。菜菔具有導滯消食的功效;白芥子可以利氣溫肺,紫蘇子以降氣行痰為主要功效,將這三種藥材煎煮在一起,可以很好的起到降逆逐飲、消滯化痰的治療效果。將這兩種湯藥聯(lián)合在一起治療,正切痰濁壅肺證的基本病機,起到理氣化痰的治療效果[11]。使用現(xiàn)代醫(yī)療手段研究表明,寬胸理肺湯及三子養(yǎng)親湯具有患者患者體內炎性細胞因子的功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應用這兩味湯藥,機體內的hs-CRP、IL-6、TNF-α炎性細胞的水平可以得到下調,機體的炎癥反應也可隨之得到緩解[12],同時可達到改善肺部通氣功能的效果,從而提升機體肺功能[13]。在本次研究中,對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14],重點放在平喘止咳、化痰等方面;對研究組患者行寬胸理肺湯聯(lián)合三子養(yǎng)親湯治療,應用中醫(yī)方法對其進行療程治療。在療程結束后,比較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肺功能、癥狀積分等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的該三項觀察指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均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且研究組患者表現(xiàn)出了更佳的精神狀態(tài)與積極的治療態(tài)度,預后狀態(tài)得到了改善。這說明了將寬胸理肺湯與三子養(yǎng)親湯聯(lián)合起來對患者實施治療,有較佳的治療效果,且患者承受的治療痛苦程度也得到減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較快的緩解以及恢復。
綜上所述,寬胸理肺湯聯(lián)合三子養(yǎng)親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擁有較好的療效,且無毒無副作用,對患者的機體影響較小[15],可以對患者的臨床不良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同時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恢復患者肺部功能。使用安全,可幫助患者順利地度過急性加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