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詞匯放在你工具箱的最上層,不用特地去改進它。寫作真正最糟糕的做法之一就是粉飾詞匯,也許因為你對自己用的小短詞感到有些羞愧,所以找些大詞來代替。這就好比給家養(yǎng)的寵物穿上晚禮服打扮起來。寵物很難受,特地設(shè)計這種可愛造型的那位更該感到難堪。
——斯蒂芬·金[美國]
我們的語匯似乎也有些貧乏。以我自己來說,病源有三:一個是寫作雖勤,而往往把讀書時間擠掉。這是很大的損失。久而久之,心中只剩下自己最熟識的那么一小撮語匯,像受了旱災(zāi)的莊稼那么枯窘可憐。在這種時候,我若是拿起一本偉大的古典作品讀一讀,就好似大旱之遇甘霖,胸中開闊了許多。即使我記不住那些文章中的詞藻,我也會得到一些啟發(fā),要求自己要露出些才華,時而萬馬奔騰,時而幽琴獨奏,別老翻過來調(diào)過去耍弄那一小撮兒語匯。這么一來,說也奇怪,那些忘掉的字眼兒就又回來一些,叫筆下富裕了一些。特別是在心里干枯得像燒干了的鍋的時候,字找不到,句子造不成,我就拿起古詩來朗讀一番。這往往有奇效。詩中的警句使我狂悅。
——老舍[中國]
我覺得語言總是在被隨意地、近似地、漫不經(jīng)心地使用著,這個情況令我煩惱,不可忍受。有時候我覺得某種瘟疫侵襲了人類最為獨特的機能,也就是說,使用詞匯的機能。這是一種危害語言的時疫,表現(xiàn)為認知能力和相關(guān)性的喪失,表現(xiàn)為隨意下筆,把全部表達方式推進一種最平庸、最沒個性、最抽象的公式中去,沖淡意義,銼鈍表現(xiàn)力的鋒芒,消滅詞匯碰撞和新事物迸發(fā)出來的火花。要準確,使用確切的語言。
——伊塔羅·卡爾維諾[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