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揚
年初我去爬山時,天氣并未轉(zhuǎn)暖,還有點涼意。一路芳草萋萋,一個朋友時不時跑去林間小徑上,回來時手上就多了幾根樹枝。我好奇地問她撿樹枝做什么,她說撿回去做相框,或插到花瓶里。下山時她撿了一大袋,大家都笑說她撿了一堆垃圾。后來我去她家,見到她將小樹枝用麻繩綁起來圈成方形,將相片、明信片嵌在其中。有幾個是嵌著布,上面有她自己畫的畫。我又見她將一些有分叉的樹枝插在花瓶里,雖然是殘枝,插在白色陶瓷瓶里卻又相宜。這一些小東西讓她的家有種質(zhì)樸之美。
三毛在《拾荒記》里寫自己喜歡在路上撿別人扔掉的垃圾,回來將它們在手底下復(fù)活,并樂此不疲。小時候一到學(xué)期末,我就喜歡在學(xué)校里走走,可以順手撿到很多寶貝,比如好看的筆、寫字的墊板、雨傘,還有可能撿到一些小玩意。有一次,我見一個朋友手上戴著一枚可愛的戒指,竟然是在學(xué)校的洗手間里撿來的。這枚戒指不是名貴的首飾,卻新奇、有趣,還是撿來的。她說,每次撿到東西,自己再把它搗鼓一下又能用了,還和之前有點不一樣,心里好興奮。
能把這些本來是垃圾的東西鼓搗成新的物品的人,心里應(yīng)該有一朵花。有個成語是“妙筆生花”,我想,有些人是心里有花,便能將生活弄得活色生香,就算身居陋室亦能使陋室熠熠生輝。一來是他們用心對待生活里的各個小物件,二來也許是他們對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讓一切都有了光彩。(摘自《愿你能做自己,并坦然喜歡》九州出版社 ?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