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
摘要:繪本具有貼近幼兒生活、具有藝術性、文學性、文字與繪畫和諧共處等必備的特點,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繪本已經(jīng)成為閱讀教學的一種強大資源,成為課程資源的一個部分。教師在利用繪本教學前首先對資源進行深入了解分析,才能充分挖掘資源的可利用價值。
關鍵詞:繪本;分析;意義
繪本是一種適合低幼兒童閱讀的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繪本具有貼近幼兒生活、具有藝術性、文學性、文字與繪畫和諧共處等必備的特點,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繪本已經(jīng)成為閱讀教學的一種強大資源,成為課程資源的一個部分。當老師拿到一本繪本之后,首先自己要對繪本充分了解。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對繪本進行分析:
第一、找到繪本的關鍵詞。關鍵詞相當于是這個繪本的索引,是從題目或正文或圖畫里提煉出來的,能帶著大家去了解繪本的中心內容。教師通讀繪本之后如果自己覺得找的關鍵詞不清晰,可以幾位老師一起讀,找到共性的關鍵詞。關鍵詞的數(shù)量可以為3-5個,抓住文中的重點和中心。例如《我的火星探險》這本書,當讀完之后,一個很明顯的關鍵詞呈現(xiàn)出來:“航天生物”,一個龐大的宇宙生物為書中的主體。結合題目和內容提煉出關鍵詞為“探險”,同時這本書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所以找到的第三個關鍵詞為“想象”。
第二、認識作者、繪者、譯者。一定要去考慮它的作者,它的繪者和它的譯者。他們曾經(jīng)有過什么樣的作品,有什么樣的風格。一本書的閱讀,充分地了解一本繪本的作者信息、創(chuàng)作背景、譯者的翻譯歷程等資料,對我們從更深層面了解故事的內容、插畫的風格,增加對這本書的感情認識非常有幫助。
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作者是山姆·麥克布雷尼,愛爾蘭人。他原來是一個教師,開始為一些有閱讀障礙的學生,專門寫一些故事,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走上童書創(chuàng)作之路。這本繪本只有薄薄的幾十頁,卻花費了作者6個月的時間,是逐字逐句的斟酌,寫出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繪本的插畫師,是安妮塔·婕朗,出生于英國樸次茅斯。在曼徹斯特工藝??茖W校學習過美術,當她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就為孩子們出版了正版本書。主要作品有《晚安》《塞姆,你覺得不舒服嗎?》《小兔,我的甜心》等。譯者是梅子涵,1949年生,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生動講述人、兒童文學閱讀活動傾力推進者。梅子涵曾說:“我是一個兒童文學作家。我知道,不是每一個兒童文學作家都可能寫出像《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樣一本書的。它太優(yōu)秀了。所以我閱讀到的時候除了感動還有吃驚。作者那么有方法和想象力,讓兩只兔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愛?!?/p>
第三、了解繪本的結構和內容,繪本分為封面、環(huán)襯、扉頁、正文、封底五個部分。繪本的每一個部分都藏著信息。我們要將繪本充分的觀察和閱讀之后發(fā)現(xiàn)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者的用意。
封面是一本繪本的外觀,上面注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繪本的封面通常是一幅和內容相關的圖畫,但是也有的繪本封面和封底聯(lián)起來構成了一幅圖畫,需要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聯(lián)系起來看。如松居直先生最喜歡的艾斯的《在森林里》,看封面和封底的聯(lián)系,其實是一幅完整的畫面。也有的是封面就是故事的開頭,封底才是故事的結尾。
環(huán)襯是創(chuàng)作者精心設計,圖畫顏色往往與講述的故事十分吻合,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例如《我爸爸》的環(huán)襯上的圖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而《我媽媽》的環(huán)襯則是“我媽媽”身上那件綴滿五顏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還有一些繪本的環(huán)襯是白紙或色紙,不管是白紙還是色紙,也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與正文相連的。前后環(huán)襯遙相呼應,有時還會升華主題,甚至說出故事之外的另一個結尾。
扉頁又叫主書名頁,就是環(huán)襯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圖書的書名、作者和譯者等,以及出版社的名稱。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繪本往往從扉頁開始就有圖畫,這些圖畫的作用可不容小視。
扉頁告訴你誰是主人公,除此之外,有些繪本的扉頁還會設置一些小小的懸念,還有的扉頁,頭一次看時看不出什么名堂,但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過頭來再看時,就會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正文是繪本主體,結合故事內容聯(lián)系其他結構特點,體會作者的用心和故事的意義。
第四、對圖文關系的思考。從繪本包含的元素和各元素之間的關系來看,繪本乃是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把語言和繪畫這兩種藝術以特定的形式綜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現(xiàn)為書這種獨特的物質形式。繪本沒有文字可以,但不能沒有圖像。繪本用圖像語言說故事,圖像具有敘事功能,不只是文字的輔助性補充,好的圖文在相互配合,相互結合之后能讓讀者更有想象的余地。
圖文之間的關系有多種形式,例如圖文之間相對稱的關系,完全一致,文字是對圖像的說明,圖像是對文字的解釋。比如《好餓的小蛇》。還有圖文相互依存,互相補充的。圖像不能獨立表達故事內容,就靠文字來補充,文字描述不出的內容可以用圖像填補。例如《鴿子的熱狗》二者相互結合,表達了完整的故事內容。還有圖文相互襯托的,相互提升的,比如圖像是對文字的延伸。還有圖文相互偏離,各自述說著不同的意思等等。總之圖文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融合的,讀繪本要文字和圖像結合起來,挖掘其中共同蘊含的深刻意義。
第五、繪本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繪本里的圖畫有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應的情感色彩不同。繪本的表現(xiàn)形式有的簡潔明快,有的色彩濃重,以塊狀或粗線條突出中心人物。有的顏色鮮艷,有的黑白對比,有的線條精細逼真,有的粗礦灑脫,插圖的形式包括速寫、水彩畫、版畫、油畫、彩鉛畫、油畫棒、水粉畫、還有一些剪貼,雕刻等藝術效果的展現(xiàn),都具有非同凡響的教育意義。教師要細讀圖,認真研究圖畫的藝術帶來的教育意義和感情色彩。
繪本閱讀對幼兒有著深遠的教育影響,老師在進行繪本教學前應深入熟悉挖掘教材,發(fā)揮繪本的最大價值。針對以上五點進行清晰明確的分析之后,更能將繪本的教育精髓融入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松居直.如何給孩子讀繪本[M].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
[2]吳翠紅.閱讀 創(chuàng)意 互動[M].廣州出版社,2013
[3]松居直.幸福的種子.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