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群
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興趣盎然,主動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和學習能力,一直以來都是眾多物理教師的心愿.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要陣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挖掘教學資源,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實施有效的教學,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經(jīng)驗,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簡單的探討,并提出幾點可供參考的建議.
簡單來說,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學科的喜好程度的心理特征.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能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那么便會有更強大的動力和更高的積極性去主動研究物理知識.反之,如果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很低,那么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狀態(tài)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而言,興趣的培養(yǎng)應當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和諧、活潑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恐懼感,讓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在課堂當中運用巧妙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量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
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節(jié)課的時候,在課堂上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拉力器,并邀請幾名同學到講臺前拉拉力器.在這之后,我提問:什么是力?涉及幾個物體?分別是什么?在同學們拉拉力器的時候,你們有什么新的問題?通過這個小的演示,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在觀察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拉拉力器的同學的手在施力的同時,是否受力?于是我就這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地假設與猜想,在這之后用一些活動,如手壓筆尖,說說你的手有什么感受;右手擊打左手,說說你的手有什么感覺;全體起立,手提自己的板凳,說說你的手有什么感覺;雙人溜冰,后邊推前邊的同學等來進行驗證.
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下,大部分教師會通過灌輸?shù)姆绞阶寣W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容易被忽略.這種教學模式是不可取的,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們應當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過程中組織設計一些學習活動來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實踐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小組探究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模式.將同學們分成學習小組,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碰撞,這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進行《氣體的壓強》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教學時,我在課堂上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我先組織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器材完成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在討論完成之后,小組成員利用這些器材進行活動探究:(1)用注射器吸水.證明大氣壓存在. (2)用力拉封了口的注射器活塞,活塞拉開后,松手,活塞會自動恢復.證明大氣壓存在. (3)在試管中裝滿水,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倒插在水槽中,水不流出來.證明大氣壓存在.活動結束之后,我組織各小組進行交流并評價實驗,并帶領學生共同來探究大氣壓強.
對于物理的學習來說,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物理知識的論證和解釋,都需要從實驗入手.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物理,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他們的理論能力,更應當重視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具體來說,作為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讓學生能夠使用一些實驗設備和材料,參與實驗的操作,并從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當中獲取新的知識或驗證新的知識.因此,在涉及實驗教學時,我們應當抱以十二分的認真,盡可能為學生營造出更好的實驗氛圍,提供更多的參與實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進步.
例如,我在組織學生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先引導學生類比歸納出光的折射規(guī)律——共面、異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等.緊接著,我請各個小組依據(jù)我們準備的實驗器材來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鑒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實驗可見度不大,我安排為分組實驗,讓不同的小組探究不同的內容.最后當各小組完成實驗后,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討論分析,并初步得到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需求.新課程改革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相信在不斷地摸索和創(chuàng)新當中,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