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奔
磁州窯元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是瓷枕中一支奇葩,以其量大、圖美、文繁,尤其是眾多故事人物畫和詞曲裝飾為特征,受到廣泛關注,元代時即因其紋飾黑白對比強烈,頗具水墨畫韻味,風格質樸、豪放、灑脫,成為廣受北方受眾歡迎的民間流行器。然而,由于民器普通,又散落民間,長期未能受到學界重視,因而對其產生時代、生產場地、文字和圖像內容等以往多有誤判。隨著近年來文博界和民間收藏界的活躍度大大提升,也由于網絡信息傳播的便宜、迅捷,此型瓷器的披露數量日增,這使我們有了更多可資比較、甄別的素材,對于得出接近事實的認識有很大幫助,并摘除了以往的許多疑惑和誤解。茲將筆者近年踏勘考察、比勘研究的心得刊布如下,以供學界參考。
一
河北省邯鄲市觀臺鎮(zhèn)漳河岸和彭城鎮(zhèn)滏陽河岸,是磁州窯遺址分布的密集區(qū)。兩者南北相去三十公里,發(fā)現的古窯廠達二百多個,其產品以元代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最為引人矚目。長方形瓷枕實物最早見于唐,而有紀年的是大英博物館藏北宋熙寧四年(1071)河南魯山窯“家國永安”題記白釉珍珠地劃花“趙家枕”。河北省磁縣磁州窯博物館也收藏有兩個北宋白釉珍珠地長方形束腰枕,同器型有確切紀年和窯廠名稱的則是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北宋1119年黑釉凸花長方形束腰枕,后者兩側面雙線長方框內分別戳有“宣和元年”“張家造”款,說明至少在北宋末期,磁州觀臺鎮(zhèn)張家窯已經開始生產這類瓷枕。
日本梅澤彥太郎收藏的宋黃山樵子題綠釉劃花“趙家造”長方形瓷枕,落款為“紹圣三年”(1133),是宋金之交時磁州窯系長方形枕一個有紀年的標型器。瓷枕四周出檐,四側壁豎直,皆為綠釉敷面。枕面繪兩條雙直線外框,內劃刻詩文(圖1)。其時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尚未出場,但此枕形狀已具其胎形。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瓷枕大量涌現,上有“張家造”“張大家造”戳印。然此時器形多為豆形、八角形、橢圓形、如意形,長方形枕甚少見,而有紀年者僅見磁縣磁州窯博物館藏一件白釉劃花長方形枕。枕四周出檐,四側壁豎直,皆為白釉素面。枕面微作扇形,排繪八條直線外框,又繪兩條直線里框,內繪折枝花卉。枕長28厘米,寬16.5厘米,高9.5厘米,長寬高比為1.7:1:0.58。其底部有“張家造”款橫戳,并墨書“明昌六年六月二十日志”字樣(圖2),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恰值金代文化勃興期,此枕為元代以后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張了目。
此期的磁州窯瓷枕上多有釉下墨筆題寫的詩文,如對子“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如七言詩“欲向名園倒此觀,主人嫌客戶長扃。何如柳下眠芳草,報谷啼壺喚不醒”;如詞調【烏夜啼】“天涯苦苦遲留,去無由,過了傷春時序又悲秋。紅日晚,碧云亂,思悠悠,怕到黃昏前后五更頭”之類,這些大多是民間無名氏所作。偶有前朝名家作品,如蘇軾【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比缣K軾迴文【菩薩蠻】:“落花閑院春衫薄,遲日恨依依。夢迴鶯舌弄,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弄舌鶯迴夢。依依恨日遲,薄衫春院閑花落。”不一而足。
元代以后,磁州窯白地黑花瓷枕逐漸定型為長方形,且器型擴大,得以大量題寫詩詞曲賦文字并繪制人物故事畫。此期枕戳或墨款主要為“張家造”和“王家造”,另外還有“李家造”“趙家造”“常家造”“陳家造”“申家造”等。
圖1 梅澤彥太郎藏宋綠釉劃花枕
圖2 磁州窯博物館藏金“明昌六年”白釉劃花枕
圖3 元磁州窯“至正十一年”墨書枕
二
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迄今僅見到一款有效紀年的標型器,為邯鄲市私人藏品。瓷枕枕面、前后側面錄有元曲【快活三】【朝天子】計三首,底部有元代“至正十一年七月廿三日”墨書款(圖3)。至正十一年為公元1351年,系元代后期。
另有二器的紀年需要分析。其一是甘肅省博物館藏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繪虎枕,枕面釉下有黑彩題款“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于沙陽”字樣。“明道元年”,如果作年號理解,為北宋仁宗正朔,即公元1032年,但其時此類枕器尚未出現,此枕如視作北宋物,超越了歷史時限。況且,今天見到與之類同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繪虎枕多出,應為同時代物,不可能都產自北宋(圖4)。因而,我對其題款內容作另解:青山道人自詡于此年“明道”。“明道”一詞出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作“明白了大道之理”講。如漢代孔安國訓解《論語·雍也第六》:“君子為儒,將以明道。”①北宋理學家程顥,世稱明道先生。青山道人自認為修行至今已然“明道”,故自標其明道之時為“明道元年”,作畫題跋以示紀念,錄入瓷枕。
其二是秦庭域私人收藏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張家造”戳枕,枕面書詩:“唐虞禮樂歲元新,齊魯中書有大臣。泰和三年調玉燭,衣冠萬國拜王春?!雹谄渲刑岬浇鹫伦谀晏枴疤┖腿辍保?203)。按此詩為金代詩人趙秉文所作,題為《和子約立春》,收入其《滏水集》,“泰和三年”當為此詩作年。趙秉文(1159—1232)字周臣,號閑閑居士,晚號閑閑老人,磁州滏陽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進士,仕至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善詩文書畫,前后主文壇四十年之久,成為金朝末期“文士領袖”。卒于金亡前二年的金哀宗正大九年(1233)。磁州出了這樣一位權要名人,其作品勢必成為磁州窯瓷器題詩的重要對象,他的詩作生前身后被磁州窯瓷枕長期關照都是可能的。因而,此“泰和三年”不能視作瓷枕生產年代。
因而,以往認為上述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二器為宋、金時期產品,皆依據不足,徒擾亂了對此型枕器的斷代。
圖4 磁州窯繪虎枕:甘肅省博物館藏“明道元年”臥虎圖枕、磁州窯博物館藏僧稠降虎圖枕、邯鄲峰峰礦區(qū)文物保管所藏僧稠降虎圖枕、邯鄲市博物館藏僧稠降虎圖枕、邯鄲市博物館藏蹲虎望月圖枕、故宮博物院藏走虎圖枕、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蹲虎圖枕
三
由于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上經常性地題寫元曲作品,因此可以認定其為元代定型器。今天見到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上所題牌調,有詞調有曲調,排除有可能是宋、金時期產生的詞調之后,尚有【山坡里羊】【朝天子】【落梅風】【賞花時】【慶宣和】【慶東原】【紅繡鞋】【喜春來】【小桃紅】【快活三】【水仙子】【寄生草】12個牌調。其中【朝天子】【落梅風】【小桃紅】雖見于宋詞,然格律相異,其他則不見于前代,金代兩部諸宮調作品里也不見蹤影,但全部見于元曲。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樂府共三百三十五章”里,【山坡里羊】【朝天子】【紅繡鞋】【喜春來】【快活三】屬中呂調,【落梅風】【慶宣和】【慶東原】【水仙子】屬雙調,【賞花時】【寄生草】屬仙呂調,【小桃紅】屬越調??梢娚鲜?2個牌調都是元代散曲作品。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上還題寫了越調套數一套半:【越調·斗鵪鶉】【紫花兒】【鬼三臺】【圣藥王】【右圣王】【夢中仙】、尾聲,【越調·斗鵪鶉】【紫花兒】【小桃紅】,套數更是元曲特征。上述元曲牌調里有四支曲辭,以及半套【越調·斗鵪鶉】的曲辭,今知出自元人陳草庵、曾瑞和童童之手,見于記載(表1),亦成為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產出年代的確定坐標。
表1 磁州窯瓷器題寫曲辭與元人傳世作品對照表③
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面長31.5厘米,面寬17.8厘米,高16厘米。枕面文字:“【越調·斗鵪鶉】皆乘風,朝真半空。龜枕生寒,游仙夢中。瑞氣融和,祥云堆聳。赴天闕,臨月宮。歌舞吹撣(彈),前后簇擁?!咀匣▋骸繒冨\堂筵開玳瑁,瑠璃鐘深泛流霞,博山爐細裊香風。屏開孔雀,褥隱芙蓉。檜柏青松,瘦竹寒梅浸古銅。清香浮動,品竹調弦,走斝飛觥?!拘√壹t】”童童【越調·斗鵪鶉】《開筵》:“鶴背乘風,朝真半空。龜枕生寒,游仙夢中。瑞日融和,祥云峙聳。赴天闕,游月宮。歌舞吹彈,前后簇擁?!咀匣▋骸繒冨\堂筵開玳瑁,玻璃盞滿泛流霞,博山爐細裊香風。屏開孔雀,褥隱芙蓉。檜柏青松,瘦竹寒梅浸古銅。暗香浮動,品竹調弦,走斝飛觥。【小桃紅】……”⑨images/BZ_109_1871_532_2166_703.png
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題寫元曲,除陳草庵、曾瑞、童童作品外,皆為無名氏作品,亦說明元代民間散曲創(chuàng)作的風行。其中多數作品不見載錄,只有三首(【朝天子】“左難,右難”、【朝天子】“得閑,且閑”、【落梅風】“愁如醉,悶似癡”)雖與存世散曲近似,又有相當的差異,彼此難以確定孰早孰晚和誰影響了誰。在元曲興盛的時代,又出自元曲的原產地,磁州窯瓷枕集中書寫元散曲來提升時代性和文學性,以便開拓新的市場,這成為它的獨特之處。而迄今長沙銅官窯執(zhí)壺所題寫唐詩、磁州窯和吉州窯瓷枕等所題寫宋、金詞曲、磁州窯長方形瓷枕所題寫元曲,成為唐詩、宋詞、金元曲興盛傳播的形象案例,生動展現了當時民間詩、詞、曲創(chuàng)作的普及程度和覆蓋面,填補了文獻的闕如。
筆者在他人整理的基礎上,核校了元代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及他型瓷器所題寫元曲曲辭20支(重復者不另計)、越調一套,刊錄如下,可以補歷來文獻載錄所闕(表2)⑩。越調中【右圣王】【夢中仙】二牌調不見所知元曲及后世曲錄,可見民間傳唱牌調尚有文獻所未收者。
以誤差變化量e為例,基本論域[-e,e] 中e表征誤差大小的精確量,n是0~e范圍內連續(xù)變化的誤差離散化后分成的檔數。它是構成基本論域的元素,一般情況下,檔數分的越精細控制效果就會越好,但是檔數越高,計算量就越繁瑣,通常取n=6或7。
表2 磁州窯瓷器題寫元曲曲辭
【朝天子】二首枕面文字:“得閑,且閑,已過終年限。寧交別人上高竿,卻交別他人看。邯鄲、長安,皆屬虛患(幻),論漁樵一話間。江山,自安,那里也唐和漢。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大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無岸,限來時,悔后晚。病患,過關,誰救的貪心漢?!境熳印俊保巫ⅲ汉笠皇住境熳印壳o與上一瓷枕所題寫略同。)白地黑花長方形枕。枕面左側開光內題“漳濱逸人造”。河北省磁縣出土,邯鄲市博物館收藏?!队簾翗犯肪硪话恕半s曲”無名氏《朝天子﹒嘆世》:“得閑、且閑,已過中年限。浮名薄利莫相干,靜里睜睛看。邯鄲、長安,皆是虛幻,屬漁樵一論間。山居,自安,不管唐和漢?!?【落梅風】枕面文字:“愁如醉,悶似癡,悶和愁養(yǎng)成春睡。珠簾任誰休卷起,怕鶯花笑人憔悴。【落梅風】”白地黑花長方形枕。枕底有“李家造”戳。邯鄲市博物館收藏。《陽春白雪》無名氏【落梅風】:“幃屏靠,珊枕欹,淚和愁釀成春睡。繡簾不教高掛起,怕鶯花笑人憔悴。”?images/BZ_110_1648_606_1937_749.pngimages/BZ_110_1649_1172_1935_1340.png【落梅風】枕后側面文字:“春將暮,風又雨,滿園落花飛絮。夢回枕邊云渡雨,一聲聲道不如歸去。白地黑花長方形枕。磁縣出土,邯鄲市博物館收藏。與表1【山坡里羊】“風波實怕”系同一瓷枕。無images/BZ_110_1646_1561_1934_1699.png【慶東原】枕面文字:“終歸了漢,始滅了秦,子房公到底高如韓信。幼年間進身,中年時事君,到老來全身。為甚不爭名,曾共高人論。右【慶東原】”白地黑花長方形枕。 無【紅繡鞋】枕面文字:“韓信功勞十大,朱閣(諸葛)亮位治(至)三臺,百年都向土中埋。邵平瓜盈畝種,淵明菊夾籬開,聞安樂歸去來?!炯t繡鞋】”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邯鄲市博物館收藏。 無【喜春來】枕面文字:“牡丹初放安排謝,朋友才交準備別。人生一世半癡呆,如夢蝶,不覺日西斜。【喜春來】”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面寬27厘米。底部墨書“古相陳家造”。河北省博物館收藏。無images/BZ_110_1650_1910_1934_2068.pngimages/BZ_110_1647_2265_1934_2416.pngimages/BZ_110_1650_2548_1934_2721.png【小桃紅】枕面文字:“幸逢佳誕笑聲喧,喜賀今辰宴,馥郁馨香小庭院。畫樓前,祥云苒苒(冉冉)分明現。南極老人,手持丹詔,壽賜一千年。【小桃紅】”白地黑花長方形枕。有“張家造”款。故宮博物院收藏。無images/BZ_110_1651_2859_1933_3048.png
【慶宣和】【賞花時】【慶宣和】三彩劃花長方亞腰形枕。長25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四面各題元曲一支。洛陽市博物館收藏?!韭涿凤L】“寒山[拾]得那兩個,風風磨磨(瘋瘋魔魔)。拍著手,當街上笑呵呵,倒大來快活。詞寄【慶宣和】”“一曲延(筵)前奏玉蕭(簫),五色祥云朱頂鶴,長生不老永逍遙。詞寄【賞花時】”“人生百歲七十多,受用了由它。然(撚)指數,光陰急如梭,每日個快活。詞寄【慶宣和】”“生辰日,酒滿杯,只吃得玉棲(樓)沉醉?!韭涿凤L】將來權當禮,每一字滿壽千歲。詞寄【落梅風】”【慶宣和】“榮華富貴我不知,來□□提。每日醒醒□□沉,只不談歲非。詞寄【慶宣和】”三彩劃花長方亞腰形枕。長25.5厘米,寬13.5厘米,高13.3厘米。四面各題元曲一支,三支與上枕重復不錄,另一支為左側【慶宣和】。首都博物館收藏?!究旎钊咳渍砻嫖淖郑骸啊究旎钊堪倌晟砟苡袔?,嘆白發(fā)故人稀。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如醉了重還醉。若知就里,爭甚么名和利。你乖你劣落甚底,都不解天公意。玉兔金烏般移興廢,嘆光陰過隙。若還省得悟得,且作了全身計?!境熳印俊睙o無無images/BZ_111_1882_539_2178_727.pngimages/BZ_111_1886_1141_2172_1334.png【朝天子】枕前側面文字:“老孤,面糊,休直待虛名誤。全身遠害倒大福,駕一葉扁舟去。煙水云林,皆無租賦,揀溪山好處居。相府,帥府,與別人住。”白地黑花長方形枕。底部有“至正十一年七月廿三日”墨書。邯鄲私人收藏。曾瑞【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警世》:“……老孤,面糊,休直待虛名誤。全身遠害倒大福,駕一葉扁舟去。煙水云林,皆無租賦,揀溪山好處居。相府,帥府,那與他別人住。”images/BZ_111_1889_2230_2168_2402.png【快活三過朝天子】枕后側面文字:“【快活三朝天子】肉肥甘,酒韻美,多便傷食。家傳一瓫淡黃虀,吃過后須回味。恁的,無實,尚不可漁樵意。時首命也我盡知,無半點閑榮系。石枕眠云,蘧廬天地,正胡(蝴)蝶魂夢里。曉雞,亂啼,驚覺陳摶睡?!睙o
【水仙子】 枕面文字:“枝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來一片東。馬蹄足驚破菱花夢,埋怨風。唐明皇不肯難宮,見海棠紅紅白白謝,見海棠樹樹葉葉空,沒亂殺戲蕊游蜂。詞寄【水仙子】”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長31.5厘米,寬17.8厘米,高16厘米?!鞠蓞握{·寄生草】枕面文字:“再不想榮華貴、將相才,入山林倒大無災害,將君王舞道(蹈)揚塵拜。取下這紗僕(幞)頭,放下這象牙笏,脫下領紫羅袍,納了條黃金帶。詞寄【寄生草】”磁州窯系三彩枕,安徽省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越調·斗鵪鶉】【紫花兒】【鬼三臺】【圣藥王】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高14.5厘米,面寬43×18.5厘米。底部方框內有“張家造”銘文。故宮博物院收藏。【右圣王】【夢中仙】【尾聲】(剩余文字)枕面文字:“【越調·斗鵪鶉】棄職辭朝,張良范蠡。拜辭了紫綬金章,待要看青山綠水。逃出狼虎叢中,再不入麒麟畫里。您覷得爵祿高,看的性命低。您則待舍死企生,爭宣竟(競)勑。“【紫花兒】晝錦堂重裀臥,玳筵前烈(列)鼎而食。我則拂袖而歸,向急流中湧(勇)退,見賢思齊誰及。甯武子、左丘明、孔仲尼,邦有道則智。齊魏中使煞個孫龐,殷商中餓死個夷齊。“【鬼三臺】勸您皆英雄輩,休閑爭氣,為功名到底。笑豫讓,嘆鍾乂,于家為國,論才能壓著晉李克,論功勞勝如燕岳毅。我則里(理)會得官高坊(妨)身,財多害己。“【圣藥王】我如今近七十,恰省的老來識破是便宜。將鹿為馬,鳳道做雞,葫蘆今后大家提,誰別辯(辨)是和非?!啊居沂ネ酢课覟樯趺咳兆砣缒?,除睡人間總不知。戒之在色因何意,老不可爭奪名利。至如金銀堆到北斗齊,也難買生死輪回?!啊緣糁邢伞客镁o催,烏緊飛,暫時相賞莫相違。就著菊滿籬、酒滿杯,席前花影坐(座)間移,白發(fā)故人稀?!啊疚猜暋孔臃抗珜は旅撋碛?,你個識空便歸湖范蠡。一個待要看翠巍巍千丈嶺頭云,一個待要看碧澄澄萬里煙波湛湛水?!吧介g曾聞漁樵說笑煞昆侖頂上人?!睙o無無images/BZ_112_1648_365_1932_511.pngimages/BZ_112_1648_712_1934_852.pngimages/BZ_112_1648_2140_1932_2276.png
四
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枕有著明顯大小兩種器型,其比例關系、繪畫風格與裝飾手法皆有差異。茲將其分作Ⅰ、Ⅱ兩型。
Ⅰ型,器形較小,一般橫長30厘米以下,枕面長寬比例等于或小于二比一。枕面邊框多用并列直線組成,內菱形開光,書繪短篇詞曲或花卉等。書繪筆道較樸質、粗獷,繪畫構圖簡單,書繪風格多粗疏、隨意。書寫文字以行楷、草體為主,有些很不規(guī)范。今天見到的單首元曲作品和簡單人物畫主要題繪在Ⅰ型瓷枕上。Ⅰ型瓷枕產生時間應該早于Ⅱ型,但兩者并列流行。有意思的是,“至正十一年”瓷枕和半套【越調·斗鵪鶉】瓷枕都屬于Ⅰ型枕,因制作者缺乏經驗,題寫文字布局不當。前者枕面題【快活三】曲文后,末尾標出【朝天子】牌調,而【朝天子】正文卻題寫在瓷枕前側面上。后者因瓷枕面積不足,寫至中途只好戛然而止。
Ⅱ型,器形擴大,一般橫長40厘米以上,枕面長寬比例大于二比一。枕面邊框在并列直線內加勾回字紋、三角紋或斜塊紋等以增加裝飾感,內菱形開光,書繪長篇詞曲或人物故事等。書繪筆道流暢,富韻律感,繪畫構圖復雜致密,畫風細膩、傳神。書寫文字有篆體、楷體、行草等。今天見到的長篇文字作品和大型人物故事畫主要題繪在Ⅱ型瓷枕上。Ⅱ型枕代表了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藝術的最高成就(圖5)。
五
根據文字款和內容風格,又可區(qū)分出磁州觀臺鎮(zhèn)張家窯和彭城鎮(zhèn)王家窯的產品。
觀臺鎮(zhèn)地處漳河之濱,便于取水和瓷器產品運輸外銷,是理想的制瓷基地,北宋起即有“張家造”戳款瓷枕問世,金代成為“張家造”瓷枕之都,元代則產出大量白地黑花長方形枕,其題款多見“古相張家造,艾山枕用功”字樣,底戳多見“張家造”字樣。其中“古相”指相州,北魏天興四年(401)設,歷代沿襲,磁州屬其地。金代置彰德軍節(jié)度,不再用相州舊稱,故稱“古相”?!鞍健笔谴趴h觀臺鎮(zhèn)西之山,北瀕漳河,為張家窯集中地。“枕上用功”語意出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取其枕上構思文章意,以增加瓷枕的文韻,提升其文化品質。觀臺窯是五代、北宋、金、元制瓷中心,明以后沉寂。
圖5 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枕Ⅰ型器品(上列)、Ⅱ型器品(下列)舉例
隨著觀臺鎮(zhèn)瓷器生產日益興盛,瓷窯密集擴張滿布河畔。而漳河常常泛濫,導致許多窯廠毀于水患。于是,地處滏水(今稱滏陽河)之源同樣具有用水和運輸便利的彭城鎮(zhèn),成為新建窯廠的集中地。元代彭城窯日益興盛,并以王家窯領軍。元代彭城鎮(zhèn)王家窯白地黑花長方形枕題款多見“滏源王家造,鴻川枕用功”字樣(亦有標作“漳濱逸人造,鴻川枕用功”“彭城枕用功,滏源王家造”者),又多見“漳濱逸人制”和“王氏壽明”題款,且二者多并署?!颁嬖础奔磁沓擎?zhèn)所在地,為滏水的源頭地區(qū)?!傍櫞ā币辉~出漢嚴遵《道德指歸論》卷四“大國篇”:“大國之君,獨立無偶,名山四塞,三面成阻,鴻川并流,萬物浮下。”?用在這里當即指滏水,而組詞思路與觀臺鎮(zhèn)張家造枕“艾山枕用功”一致,當系受其影響的仿照物。“漳濱逸人”的名字大量出現,我統(tǒng)計到瓷枕題其名號的有十五個,題名位置多在枕面左側的開光邊角或邊框內?!罢臑I逸人”應該是王家窯的主要題繪匠,題其名號的瓷枕書繪內容有火燒博望坡、君臣夜談、陳摶避詔、高士觀葉、西游記、升仙圖以及元曲、《扇銘》《枕賦》等?!巴鯄勖鳌眲t是彭城王家造的一個重要窯主,我統(tǒng)計到瓷枕題其名號的有八個,題名位置多在枕底?!罢臑I逸人”與王壽明兩人配合造枕,在書畫題繪的內容和質量上殫精竭慮,成就了王家造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的一代輝煌。與觀臺窯明代以后終止了生產不同,彭城窯歷元明清至今燒制不斷,成為磁州窯后來的主力軍。
元代彭城鎮(zhèn)王家窯等一批新的瓷窯崛起,與觀臺鎮(zhèn)的瓷窯展開激烈的商業(yè)競爭,促進了磁州窯瓷器的進步與轉型。此時的觀臺鎮(zhèn)張家窯、彭城鎮(zhèn)王家窯都集中生產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彼此競技互補、爭奇斗艷,形成既對立又呼應的局面,你出一種“古相張家造,艾山枕用功”構圖來創(chuàng)新,我就用一種“滏源王家造,鴻川枕用功”的仿形來唱和。
表3 張家造篆文詞曲枕
圖6 長篇文字枕:《扇銘》枕、《漁樵閑話》枕、《枕賦》枕、【越調】枕
圖7 磁州窯《草書歌》枕
為了抗衡與反制,王家造又燒制出了《扇銘》《漁樵閑話》(擬題)、《枕賦》這樣的長篇文字枕?!渡茹憽肺淖窒怠罢臑I逸人”自創(chuàng),為48字四言體:“爍石流金,天地為爐。汝與此時,伊周鉅儒。北風其涼,雨雪載途。汝與此時,夷齊餓夫。吁!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全篇用瓷枕口氣評說扇子,惺惺相惜、榮辱與共,擬人喻己、詼諧滑稽,實為受到元散曲風格影響而形成的絕妙文體?!稘O樵閑話》枕有墨書款“滏源王家造,鴻川枕用功”,所題系七言古體詩,全篇95字:“漁得魚,魚興闌,得魚滿籠收輪(綸)竿。樵得樵,樵心喜,得樵盈檐(擔)斤斧已。樵父漁夫兩悠悠,相見溪邊山岸頭。綠楊影里說閑話,閑話相投不知罷。漁忘漁,樵忘樵,綠楊影里空惆躕(躊躇)。畫工畫得漁樵似,難畫漁樵腹中事。話終所以是如何,請君識(試)問蘇東坡?!贝似囊庠闯龉糯墨I《漁樵閑話錄》,世傳為蘇東坡作,故曰“請君試問蘇東坡”。但該作原為議論文,假借漁、樵二人之口談史論世,元初文人胡祗遹【雙調·沉醉東風】僅取其中漁、樵閑適形象描為散曲,恐為此文更直接源頭:“漁得魚心滿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文脈延伸到明代楊慎【臨江仙】,就成了“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樣超然的境界。瓷枕作品凸顯了漁、樵閑話意象在民間的深潛暗流。《枕賦》文字亦系“漳濱逸人”自創(chuàng),全篇多達262字(不計漏字。詳見后文)。而張家造枕所題【越調】一套在文字量上又反超王家枕,更是多至368字,是目前所知瓷枕上書寫文字最多的(圖6)。
另外還有一件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所題長篇《草書歌》,直接接續(xù)唐代傳統(tǒng)(唐代眾多文人如李白、王邕、朱逵、許瑤、戴叔倫、錢起、竇冀、魯收、馬云奇、任華皆有《草書歌》),但卻系元代不見經傳的無名氏所為,體現了民間對于草書的認識,值得重視,可惜不知道燒制窯家?!澳ツツ?,飲酒飲酒,展三幅絹,舒一只手。浩浩風云筆下生,颯颯龍蛇腕前走。好……似趙飛燕盤舞曲未終,似周將軍提定蛟龍首。一筆來,一筆去,通臂猿猴使拈柱,黑虎巴山揭拒石,烏蛇到(倒)掛枯松樹?;驎r真(嗔),或時喜,半盆□水助神鬼。鐘魁拖定裂繳□,□路拔出大蟲尾。寫來四□□□□,二十八條龍出水。”(圖7)唐人歌詠草書,無非極盡文辭夸張比喻之能事:長鯨汲水、筆走龍蛇、驚天地泣鬼神之類。此一元代作品中,卻用了許多民間傳說人物和神靈的意象來作比,諸如趙飛燕盤舞、周處斬蛟、通臂猿猴、鐘馗、黑虎、烏蛇等等,折射出民間敘事文藝隆興的時代背景。
張家造、王家造白地黑花長方瓷枕II型器上都繪制了眾多筆法細膩的人物故事畫,內容多為歷史掌故、神話傳說、隱逸升仙、二十四孝、元雜劇故事等。其中尤以張家造枕繪圖量大,內容包括姜太公釣魚、豫讓刺趙襄子、司馬題橋、文姬歸漢、羲之愛鵝、趙抃入蜀、八仙過海、柳毅傳書、李逵負荊、單鞭奪槊、唐僧西游、僧稠降虎、劉殷行孝、江革行傭,以及升仙飛渡、牛車出行、恭送騎客、臥虎望月、童子牧鴨、侍女游春、岸邊觀魚、溪畔垂釣、河津野渡、山水村居等等。其中有款識“相地張家造,艾山枕用功”的《五女圖》(有稱《懿德傳家圖》的)枕,更是充分利用了瓷枕六面空間,一共繪制了五幅女性故事圖:貴妃出行、陶母剪發(fā)待賓、楚昭王妻疏者下船、曹娥泣江、綠珠墜樓。僅“貴妃出行”一幅圖就繪制了十六個人物,是今見單個瓷枕上繪制故事圖畫及單幅圖繪制人物最多的(圖8)。張家造還燒制了今天見到的唯一一個以元雜劇演出場面為繪畫裝飾的瓷枕(圖9),與上述《草書歌》意象一樣,成為敘事文藝繁興的時代寫照。
六
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發(fā)展至元代后期,已經到達其生產、銷售和審美的鼎盛期,形成了充分的市場占有和品牌自信。于是我們看到了它的一篇價值宣言橫空出世。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藏磁州窯白地黑花長方形枕,枕面題《枕賦》文字一篇,外框署名“漳濱逸人制”,枕底有“王氏壽明”款。此賦是可視為“漳濱逸人”從理論到情感對磁州窯長方形瓷枕價值的終極肯定,極有文化史意義,筆者勘定其文字如下:
有枕于斯:制大庭之形,含太古之素。產相州之地,中陶人之度。分元[氣]之全,名混沌之故。潤瓊瑤之光渾(輝),屏刺秀之文具。泥其鈞而土丌(其)質,方其樣而枵丌(其)腹。出虞舜河濱之窯,絕不苦窳;滅伯益文武之火,候以遲速。既入詩家之手,忻置讀書之屋。鄙珊瑚[昂]貴之器,陋琥珀華靡之屬。遠觀者疑(凝)神,狎玩者奪目。采尺壁(璧)而不易,賈萬金而不粥(鬻)。囊以蜀川之錦,櫝以豫章之木。藏之若授圭,出之如執(zhí)玉。是時也,火熾九天,時惟三伏。開北軒下陳蕃之榻,仆(臥)南薰[外]簟春之竹。睡快詩人,涼透仙骨。游黑甜之鄉(xiāng)而神清,夢黃糧(粱)之境而興足。恍惚廣寒之宮,依稀冰雪之窟。凜然皂發(fā)之爽,翛然炎蒸之肅。思圓木警學之勤,樂仲尼曲肱之趣。庶不負大庭太故(古)之物,又豈特不困于煩暑之酷而已也。
賦文把磁州窯瓷枕從起源到制作、燒造、使用以及其絕妙清涼效果,一一列舉描述,并進行了充分的渲染和夸示。值得注意的是,《枕賦》突出發(fā)掘了瓷枕的文韻內涵:入詩家之手,置讀書之屋,受到文人喜愛,用蜀錦包裹,裝在豫章木做的匣子里,像笏板一樣珍藏,像捧玉一樣把玩,雖不如珊瑚琥珀奢華,卻給重價也不換,只因它在三伏酷暑時“睡快詩人、涼透仙骨”,可以讓讀書人學習先人,不羨富貴而“曲肱為枕”“圓木勤學”?。文意充分揭示了“漳濱逸人”的身份歸屬和價值取向,他作為混跡瓷窯以討生活的底層文人面目昭然若揭。以觀臺窯另一白地黑花長方枕上七言八句詠枕詩與之相比,境界遠不可同日而語:“繪瓷作枕妙陶然,文質彬彬更可憐。片月花籠爭日瑩,塊冰嵐染履霜堅。夜橫吟榻偏聊思,涼入黑甘分外便。寄語養(yǎng)親行孝子,三庚(更)凜凜不須扇。”(圖10)“黑甘”當作“黑甜”,酣睡意。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六引《西清詩話》:“南人以飲酒為軟飽,北人以晝寢為黑甜。”?宋蘇軾《發(fā)廣州》詩:“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自注曰:“俗謂睡為黑甜?!?詠枕詩雖強調了涼枕行孝的含義,畢竟缺乏文韻深意,不若《枕賦》之飽蘸激情、吟詠文化,但兩篇文字共同拓展了古來詠物詩和詠物賦的內容范圍。
圖8 張家造《五女圖》枕(上兩圖)
圖9 張家造元雜劇演出圖枕
圖10 觀臺窯詠枕詩枕
美國李清華收藏的公元1131年白釉劃花詩文豆形枕,枕面劃刻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詩一首:“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羇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游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偶有誤字)并作注語曰:“余游于潁水,聞金兵南退,觀路道旁,骨肉滿地,不覺淚下。為路途堵塞,未便前往,仍返原郡,作詩一首。時在紹興紀元春二月蒴日也。黃山樵子并題?!保▓D11)紹興紀元乃宋高宗臨時定都杭州時所建年號,始于公元1131年。時值宋、金中原交戰(zhàn),兵荒馬亂,道路阻隔,黃山樵子欲往潁水游歷而不可,無奈返鄉(xiāng),題詩文于瓷枕并燒制。
前述日本梅澤彥太郎收藏的綠釉劃花長方形瓷枕,枕面所刻詩文與上枕有著密切關聯。同樣先題上引白居易詩(時有誤字),后加注文,注文與前有增減:“余游穎川,聞金兵南竄,觀路兩旁,骨肉滿地,可嘆!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聞一片喧嘩,自覺心慌,思之傷心悲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只有作枕少覺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載,同友修枕共二十有余。時在紹興三年清和望日也?!闭淼子小摆w家造”戳印。由文字可知,此枕與前枕以及枕面兩篇文字系同一人——“黃山樵子”所為,其間時隔兩年。并且知道,“黃山樵子”于紹興元年(1131)春回鄉(xiāng)后,擾于世事喧嘩,一直心亂神傷,近半年來“困居寒城”,與朋友一起造枕二十余個,才“少覺心安”。
“黃山樵子”所說潁川,為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所置潁川郡,歷代沿襲,郡以潁水過境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為鈞瓷之都?!包S山樵子”的原郡不明,但有可能就在河南境內,而不在黃河之北,因為兩篇文字里提及他在兵亂間隙里“仍返原郡”都較為輕易,如須北渡黃河則非易事,會在文中描上一筆?。另外,黃河以北地區(qū)已為金人占領,不聞宋高宗正朔,不似河南尚屬兩國拉鋸戰(zhàn)區(qū)域,宋民仍使用宋朝年號。因此,其“趙家造”綠釉長方形枕,雖屬磁州窯系,窯址恐在河南境內,而非磁州觀臺鎮(zhèn)窯、彭城鎮(zhèn)窯產品。河南北宋魯山窯有趙家造枕,本文開篇提到的大英博物館藏熙寧四年“家國永安”枕即是。魯山恰為潁川近鄰,因而“黃山樵子”所制趙家造枕很可能即是魯山窯制品??紤]到磁州窯瓷器亦有趙家造,魯山趙家窯與磁州趙家窯或存源脈關系?!包S山樵子”以制瓷枕為業(yè),他在兵荒馬亂之際尚由原郡赴潁川,應該不會是一般性游歷,恐即因制瓷業(yè)務所致。
“黃山樵子”是今天所知“漳濱逸人”之外,另一個專門題繪瓷枕而時代更早者。與生活在元朝相對穩(wěn)定環(huán)境中、以燒制瓷枕為生的“漳濱逸人”不同,“黃山樵子”是在宋金之交的亂世中借制瓷枕而避世、以安定心神者。其先后題字述說同一事件而有確切紀年的兩個瓷枕,今天雖分處日、美兩國而隔絕重洋,卻得以各自完整保存下來,不能不說是歷史文化之萬幸。
圖11 李清華藏豆形枕
① 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卷六“雍也第六”引,《十三經注疏》下冊,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476頁下欄。
② 參見范冬青《陶瓷枕略論》,上海博物館集刊編輯委員會編《上海博物館集刊》第4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 本文所核定瓷枕文字,圓括弧里為糾正誤寫和異體的正字,方括弧里為據文意所添漏字。
④⑤⑥⑦⑧⑨?? 隋樹森編《全元散曲》上冊,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145頁,第145頁,第145頁,第147頁,第495頁,第1261頁,第1748頁,第69頁。
⑩ 黃明蘭《一對金代北曲三彩枕》(載《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文稱,日本松岡美術館藏三彩劃花長方亞腰形枕上書有元曲四支,一支與洛陽枕重復(【慶宣和】“寒山拾得”),另外三支為:“梨花雨,楊柳煙,寂寞了小庭深院。桃花掩(嫣)然三月天,不見了去年人面。詞寄【落梅風】”;“無羊酒,無表里,手把火也難準備?!韭涿凤L】委實成重意,繡袋兒一羞免發(fā)。詞寄【落梅風】”;“人能克己身無恙,事不欺人唾自安。損人益己有何難。悔復晚,天理有輪還。詞寄【喜春來】”。因筆者無由見到原物和圖片,無以核證其文字,此處暫時不計。
?? 郭勛輯《雍熙樂府》,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刊本。
? 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4、25頁。
? 嚴遵:《道德指歸論》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楊慎:《廿一史彈詞》卷三,國家圖書館藏清雍正刊本。
? 據說司馬光幼時以圓木作枕,睡不安穩(wěn),警醒即讀書。范祖禹曰:“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保ǚ蹲嬗恚骸斗短芳肪砣端抉R溫公布衾銘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蘇東坡遺著匯刊》,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五冊第1992頁。
? 楊弘道曰:“傳曰:‘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楊弘道:《小亨集》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說到他某年從山西渡黃河去汴梁,在濟源偶與一位優(yōu)伶同行,優(yōu)伶竟然“不負不荷”就渡黃河。楊弘道怪而問之,原來優(yōu)伶一路上都有同行接濟。這個例子說明渡黃河而行是一件大事,非可等閑視之,更何況在戰(zhàn)亂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