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蝦娣,黃小敏,宋曉宇,鄧志蘭,葉燕霞,龐振雄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 湛江 524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方法,但患者需要長期接受透析治療,容易出現生理、心理及社會應激反應,不利于身心健康,影響生活質量[1]。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除了要承受疾病的折磨,還要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家庭角色轉變以及社會價值下降等問題。為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我科于2018年6月1日—10月30日,嘗試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堅持以人為本護理,開展精細化護理,促進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取得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納入標準:(1)確診為尿毒癥;(2)規(guī)律透析超過3個月;(3)年齡大于18歲;(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重復入院;(2)合并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嚴重的心、肝、肺功能不全者。
此課題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8年1月1日—10月30日入住我院符合納入標準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等組實驗法設計,將2018年1月1日—5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8~77歲,平均(48.31±2.39)歲。將2018年6月1日—10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28~78歲,平均(48.87±2.37)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如血液透析前后常規(guī)護理、藥物治療、病情觀察、并發(fā)癥護理、生活照顧和協(xié)助、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出院后指導與隨訪等。
1.3.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護理??剖覂瘸闪⑷宋年P懷小組,由1~2名主治醫(yī)師和數名??谱o理知識豐富、溝通能力強的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組成,選一名護理骨干擔任小組長。要求護士遵循整體護理理念,將護理專業(yè)化和人性化作為工作目標,規(guī)范護理操作,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人文關懷護理:(1)營造關懷氛圍:責任護士每天查房或床邊操作時,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感受到朋友般的關懷。鼓勵患者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讓痛苦、憤怒、悲傷等情緒發(fā)泄出來。操作時不過多暴露患者身體,讓其感到被尊重。關注患者感受,提高其舒適度,尿毒癥患者多為常年患病,有些患者因疾病而致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出現口臭、汗臭、皮膚瘙癢等不適。護士應細致護理,幫助重癥患者維持舒適的睡姿和臥位,通過語言、眼神與患者交流,傳遞溫暖和關懷,讓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消除焦慮恐懼情緒。(2)融洽護患關系:尿毒癥的慢性過程會對患者人格產生很大影響。接待新入院患者時,責任護士應熱情、主動介紹醫(yī)院和病室環(huán)境,減輕患者的陌生或不適感,保持床褥整潔,讓患者睡得舒適。向患者及其家屬自我介紹,了解患者的職業(yè)、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熟悉患者病情,這樣才能向患者正確宣教。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流程,把測量生命體征、晨間護理等操作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做,以免影響患者休息。規(guī)范護理行為,做到熱情接、耐心講、細心問、精心做、主動幫、親切送“六到位”服務。(3)強化關懷實踐:醫(yī)護人員操作、交談、走路輕,保持病房安靜,色彩、光線、溫度、濕度適宜。夜間調低心電監(jiān)護儀、呼吸機、輸液泵的報警音量,減少不良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適,保證充足的睡眠。尊重患者,向其介紹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告知動脈造瘺術后傷口疼痛的預防和止痛方法,避免術后疼痛使患者感到不安。(4)建立支持系統(tǒng):有些患者看不到親人,就會出現哭鬧等過激行為,甚至拔去身上的透析敷料和管道。應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及時與其家屬、單位聯(lián)系,解決其后顧之憂,鼓勵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護理?;颊叱鲈簳r,指導其對飲食、作息、活動進行管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保證患者從醫(yī)院到家庭安全過渡,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再入院率。
1.4.1 心理狀況 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2]測評患者心理狀況。漢密頓抑郁量表有24個因素,總分>35分為重度抑郁,20~34分為中度抑郁,8~19分為輕度抑郁,<8分者無抑郁。
1.4.2 生存質量 采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進行評價,該量表由26個條目組成,反映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4個領域的生存質量,經過分值轉換后各領域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高[3]。
測評得分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干預前兩組HAMD得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HAMD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0),見表 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HAMD得分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后兩組HAMD得分比較(±s,分)
n觀察組對照組5 0 5 0 t值P值組別 干預前2 6.3 6±4.1 4 2 6.6 3±4.1 8 1.5 8 3 0.1 2 0干預后1 2.3 2±3.9 6 2 3.6 4±3.6 1 1 5.3 7 0 0.0 0 0
干預前兩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0),見表 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
表2 干預前后兩組生存質量比較(±s,分)
時間領域t值P值干預前干預后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觀察組5 8.5 2±4.2 6 5 7.2 2±3.1 8 5 4.7 4±3.2 9 5 9.0 2±3.5 7 7 5.2 4±3.2 5 7 2.7 2±3.2 6 7 7.3 2±3.4 4 7 6.4 2±3.7 0對照組5 8.9 6±3.5 7 5 6.8 8±3.3 7 5 5.1 4±3.2 5 5 8.5 4±3.8 1 6 0.5 4±3.2 3 5 8.9 0±3.5 2 5 9.0 4±3.4 2 6 1.0 4±3.3 6 0.7 4 3 0.4 3 6 0.6 0 9 0.6 7 7 2 0.2 3 9 1 9.8 6 8 2 6.7 7 4 2 1.2 1 8 0.4 6 1 0.6 6 5 0.5 4 6 0.5 0 1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近年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不斷進步,透析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52%~87%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情緒障礙[4]。人文關懷護理指以人為中心,將護理文化融入臨床護理工作,滿足護理對象,即患者的健康需求及自身綜合發(fā)展[5]。本課題將人文關懷護理融入臨床護理實踐,關心處于弱勢、無助且終身需要血液透析以維持生命的慢性腎病患者,通過心理慰藉和人性關懷,緩解患者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深化優(yōu)質護理內涵。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核心,關懷照護體現護理的價值[6]。人文關懷護理過程中,不僅要與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營造關懷氛圍,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常年患病的患者,還要根據患者病情、治療經歷、對疾病的認知、行為等,講解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病情和轉歸,以加強患者的情感和意志為目標,激發(fā)患者潛能,提升患者斗志。關懷照護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流淌人性的溫情。關懷一詞來源于英語“Cari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飽含了人文精神,柏曉玲等[7]將儒家思想的“仁、禮、信、和”4個核心要素引入護理人文關懷,構建了人文關懷理論模型,豐富了人文關懷的內涵。本課題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系統(tǒng)的人文關懷護理活動,對身處經濟、家庭和社會沉重壓力中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以人為本,使患者感到舒心、舒服、滿意,進而主動參與護理。由表1可見,兩組干預前HAMD得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HAMD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0)。說明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心理素質,這也與國內其他學者[8-9]的研究結果一致。
關懷是護理的核心思想,將關懷理念融入護理工作,是護理學發(fā)展的方向[10]。以往由于認識不足和人力資源緊缺,護士往往只是執(zhí)行醫(yī)囑、完成技術性操作,把生活照料任務交給家屬、護工,關懷照護、心靈撫慰及護患溝通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患者需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為終身治療的特殊性,比其他患者更需要護理人員關懷和照顧,如果護士只是關注疾病本身,而不注重整體護理;只是關注操作程序,而不去思考護理結局,就很難體現護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護理的深厚內涵。本課題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行護士彈性排班制,即在工作繁忙時段增加人手,在病區(qū)走廊放置綠色植物,美化環(huán)境,多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回憶愉快的往事,把人文關懷護理由概念轉化成實踐,體現人文關懷的本質,實現“人權平等、人格尊重、人性自由、人情博愛”的人文思想。把日常護理工作,如測量生命體征、晨間護理等操作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避開患者休息時間,夜間調低報警音量。當患者出現尿潴留時,幫其拉好屏風,暗示其“排尿是本能,只要放松就可以”;在患者出現嘔吐不適時,遞上紙巾,握住患者的手,教患者深呼吸,給予安慰。有研究表明,生存質量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病死率的獨立預測因子[11],要在護理操作中融入人文關懷,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調整心態(tài),提高生理、心理、社會和環(huán)境領域生存質量。如表2所示,兩組患者干預前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0)。說明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生存質量。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國內已有利用針對性護理措施[12]和中醫(yī)五行音樂結合語言誘導[11]來提高生存質量的報道,但應用人文關懷護理來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還較少見。
本研究嘗試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質量。然而,本研究時間不長,標本量小,經驗不足,今后還需進一步探索,納入不同疾病、不同類型的患者,改進措施,從提高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出發(fā),把人文關懷護理作為提升護士素質、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