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華, 魏勝全, 王智杰, 翟 梅, 王小衛(wèi), 丁俊冰, 梁 杰, 亢 鍇
(1. 陜西省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呼吸科, 陜西 咸陽, 712000; 2.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yī)院 呼吸科, 陜西 寶雞, 72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可能會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1]。COPD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而營養(yǎng)不良被認為可以影響COPD患者的病情發(fā)展與預后,可能會延長住院時間和升高病死率,但主要的病理機制還不清楚[2]。氧化應激是體內氧化劑太多或抗氧化劑太少而導致正常的氧化劑/抗氧化劑失衡,是COPD發(fā)病的主要機制[3]。本研究分析了COPD穩(wěn)定期患者的肺功能、營養(yǎng)狀況及氧化應激能力,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0月來陜西省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的65例COPD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擇35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 ① COPD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4]; ② 意識清醒,言語交流無障礙者; ③ 入選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 近1個月內做過手術或存在外傷者; ② 患有氣喘或呼吸困難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或肺癌等; ③ 患有嚴重心、肝、腎或糖尿病疾病者; ④ 患有關節(jié)炎或其他炎癥者; ⑤ 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者; ⑥ 體質量超重或肥胖者(體質量指數(shù)≥30 kg/m2)。本研究項目提交申請并獲醫(yī)院倫理會批準。觀察組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齡52~75歲,平均(62.35±3.29)歲,病程5~20年,平均(10.36±2.11)年; 對照組35名,男20名,女15名,年齡50~72歲,平均(60.57±4.27)歲。
1.2 方法
① 肺功能水平檢測: 檢測前,由專門人員向入選者講解檢查的要求與操作方法,檢測由1個專業(yè)人員負責。② 氧化應激指標測定: 所有入選者在第2天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 室溫自然放置30 min左右,之后4 000 轉/min離心10 min, 嚴格分離上層血清于-80 ℃超低溫冰箱中保存。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入選者肺功能水平各指標、微型營養(yǎng)評定(MNA)評分[5]和氧化應激各指標。① 肺功能水平檢測: 主要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FVC)和FEV1/FVC, 所有數(shù)據(jù)需重復測量3次取最佳值。② 營養(yǎng)狀況評估: 根據(jù)MNA評分評估入選者營養(yǎng)狀況,共有4部分,分別是人體測量、總體評價、膳食評估和主觀評定。人體測量主要是入選者體質量、上臂和小腿情況; 總體評價是生理、心理、用藥和疾病等情況; 膳食評估主要包括食欲、進食各種營養(yǎng)成分和行為模式等; 主觀評定由健康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組成。MNA評分即為以上相加, MNA≥24分說明營養(yǎng)狀況良好,MNA<17分說明營養(yǎng)不良。③ 氧化應激能力: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血清還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總抗氧化能力(TAC)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2組脂聯(lián)素水平和肺功能水平對比
觀察組的脂聯(lián)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FVC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2.2 營養(yǎng)狀況對比
對照組全部入選者營養(yǎng)狀況良好。觀察組65例患者中,營養(yǎng)良好者35例(53.85%)、營養(yǎng)不良者30例(46.15%), 觀察組營養(yǎng)良好者的MNA總分顯著高于營養(yǎng)不良者(P<0.05)。見表2。
表1 2組脂聯(lián)素水平和肺功能水平比較
FEV1%: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 FVC: 肺活量; 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比值。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2 觀察組營養(yǎng)狀況比較 分
與營養(yǎng)良好者比較, *P<0.05。
2.3 2組氧化應激對比
觀察組患者GSH、SOD和TAC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MDA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3。
表3 2組氧化應激能力比較
GSH: 還原型谷胱甘肽; MDA: 丙二醛;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TAC: 總抗氧化能力。與對照組比較, *P<0.05。
COPD是一種表現(xiàn)為持續(xù)氣流受限的能夠預防和治療的疾病,臨床癥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和胸悶等[6]。肺功能水平檢查是判斷氣流有無受限的主要指標,有研究[7]報道, COPD越嚴重患者,肺功能水平越低,營養(yǎng)不良狀況也越嚴重。
COPD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具體機理比較復雜,不僅和患者使用藥物、食欲、感染有關,還和機體內的多種細胞因子有密切關系,其中一種為脂聯(lián)素[8]。有研究[9]顯示,COPD患者血清中的脂聯(lián)素濃度顯著比正常人高,并且營養(yǎng)狀況越不良,脂聯(lián)素濃度也越高。本研究中, COPD患者血清中的脂聯(lián)素濃度顯著高于正常人,與以上研究結果相同。COPD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下降,會加速肺功能下降。營養(yǎng)不良能夠損害COPD患者的多個身體系統(tǒng),主要是通過降低呼吸肌功能,然后降低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使得呼吸道纖毛動力不夠,致多次發(fā)生肺部感染,氣道結構和功能不斷被損害,因此對肺功能產生影響。氣道阻力增高還有肺順應性降低,又能讓患者呼吸肌疲勞,導致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不良和肺功能水平降低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10]。本研究中, COPD患者中營養(yǎng)不良者占比46.15%, 說明兩者的關系很有相關性。營養(yǎng)不良者的生活自理總體評分顯著低于營養(yǎng)良好者。
氧化應激從本質上來說是機體在受到各種有害刺激時,比如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的產生過多,活性氧就在體內堆積產生毒性作用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出現(xiàn)脂質過氧化反應,最終損傷機體組織[11-12]。氧化應激和肺部炎癥有一定的相關性,多種氧化物可通過不同途徑刺激肺里的炎癥反應,使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增加,以上活化的炎癥細胞又能釋放很多內源性的氧化劑,會加劇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氧自由基可作用于生物膜,進而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造成膜組織病理性的損害[13]。活性氧物質還可以刺激氣道上皮細胞,分泌高分子量的復合糖化合物,降低呼吸道黏膜功能,增強其內皮滲透性,弱化內皮細胞的黏附性,并且對肺泡Ⅱ型細胞產生一定溶解作用,同時降低上皮細胞的損傷修復能力,抑制成纖維細胞聚集和增殖,最終影響重建細胞外基質[14-15]。
GSH是肺臟里最為重要的抗氧化劑,對于氧化劑介導的肺部炎癥還有肺部損傷有強大的防御作用[16]。SOD是體內催化超氧陰離子為過氧化氫的關鍵酶,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和過氧化氫等,可抵御吸入的或炎癥細胞釋放的一些氧活性物質,能起到穩(wěn)定機體內環(huán)境、防止自由基損害的作用[17]。MDA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代謝物,是氧化過程中的最終脂質過氧化產物之一,其增加可能是因中性粒細胞活化從而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增多[18-20]。TAC表示總體的抗氧化能力[21]。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COPD患者體內GSH、SOD和TAC含量顯著降低,MDA含量顯著升高,證明COPD患者體內存在嚴重的氧化應激。分析原因,可能是COPD患者有營養(yǎng)不良情況,使得機體產生更高的氧化應激,機體就會采取措施減少氧化應激,因此出現(xiàn)更嚴重的氧化與抗氧化失衡。
綜上所述, COPD穩(wěn)定期患者肺功能與營養(yǎng)狀況不良密切相關,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肺功能水平下降,氧化應激增強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注重干預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和氧化應激,能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