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儒 雷天明
【摘 要】目的:聯(lián)合使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的分析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胃潰瘍患者,隨機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采用克拉霉素、雷貝拉唑以及阿莫西林聯(lián)合治療,而對照組則采用克拉霉素、奧美拉唑以及阿莫西林聯(lián)合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經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幽門螺桿菌轉陰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聯(lián)合使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療效好,安全性高,具備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胃潰瘍;克拉霉素;雷貝拉唑;阿莫西林
【中圖分類號】 R248.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05-02
胃潰瘍在臨床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過多、飲食不健康、幽門螺桿菌(HP)等原因所致,常常表現為上腹部規(guī)律性疼痛、腹脹不適、噯氣等。如不及時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目前臨床上主要是聯(lián)合用藥來治療胃潰瘍以及根除幽門螺桿菌。本實驗主要是探討聯(lián)合使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8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診的80例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該組患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7.9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該組患者年齡在17-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5±6.3歲。排除藥物過敏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以及惡性胃潰瘍患者。經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方案為:聯(lián)合使用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以及雷貝拉唑(10mg/次),一天兩次;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方案為:聯(lián)合使用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以及奧美拉唑(20mg/次),一天兩次。藥物來源為:雷貝拉唑 (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克拉霉素(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阿莫西林(石藥集團中諾藥液有限公司)、奧美拉唑(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連續(xù)治療兩周。
1.3 觀察療效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轉陰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傆行试u估標準如下: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治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同時經胃鏡檢查潰瘍面愈合;顯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同時經胃鏡檢查潰瘍面基本愈合;有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同時經胃鏡檢查潰瘍面結痂;無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體征仍明顯,同時經胃鏡檢查潰瘍面基本未愈合。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人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和Hp轉陰率為87.5%,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5%和Hp轉陰率為70%,由此可見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和HP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在治療期間兩組均有部分分患者出現了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等不良反應,其中觀察組1例,對照組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2.5%、10.0%,由此可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胃潰瘍是臨床消化內科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臨床治療主要為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國內外研究發(fā)現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胃潰瘍發(fā)病的主要原因(2),同時也有研究發(fā)現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治愈60%-100%的胃潰瘍(3)。綜上所述,根治幽門螺桿菌對于臨床上治療胃潰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據胃潰瘍的治療指南,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兩種抗菌藥物的三聯(lián)療法是臨床上治療胃潰瘍和根除HP的常用方案。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克拉霉素和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阿莫西林, 都具有較強的殺菌效果,在臨床各種感染性疾病中應用廣泛。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其具備較強的抑酸作用,有一定的療效,但是由于容易與其他的藥物產生作用從而引發(fā)一定的不良反應。而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雷貝拉唑,主要是通過抑制H+-K+-ATP酶活性來抑制胃酸分泌, 同時不會影響胃蛋白酶與內因子分泌。另外有研究表明雷貝拉唑還具有抗HP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幽門螺桿菌轉陰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與目前國內的許多研究結果一致(4-6)。由此可見,聯(lián)合使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療效好,安全性高,具備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殿軍.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4):100-101.
[2] 張利云,鄭百戰(zhàn).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療法治療胃潰瘍的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4):21-22.
[3] 李淑英.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療法治療胃潰瘍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0):117-118.
[4] 趙志芳.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療法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8,15(09):21.
[5] 賀東,李苗苗.雷貝拉唑、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2):79-80.
[6] 李燕,李曉強.雷貝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治療良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02):106-1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