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芳
摘 要:河道清淤治理可以有效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灌溉能力,現(xiàn)代清淤治理工程施工還可以有效改善水質,解決污染問題。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案例,針對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展開研究,介紹了常見淤泥處理技術,以清淤疏浚工程為例,具體分析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
關鍵詞:河道治理 清淤技術 淤泥處理技術 淤泥運輸
在中小河道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淤泥沉積的現(xiàn)象,如果沒有及時地進行清理,那么河道防洪減災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近幾年來,國家對中小河道的治理極為重視。隨著現(xiàn)代化清淤技術應用,河道治理工程也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淤泥處理技術的清潔問題,從而有效提高清淤工作質量。
1.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中的常見清淤技術
1.1水下清淤方法
水下清淤先要將設備安裝在船上,以清淤船為主要作業(yè)平臺,將清淤船固定在某一位置后,就可以對淤泥進行開挖,并且利用相應的管道將淤泥運送到指定位置。常見的水下清淤方法包括:絞吸式、斗輪式、抓斗式、泵吸式,不同的方法應對不同的中小河道。比如:抓斗式常用于障礙物較多、泥層厚度較大的中小河道;絞吸式常用于中型河道,精度較高、影響較小,但是容易出現(xiàn)淤泥回轉的情況;斗輪式常用于泥層厚度、工程量較大的中型河道;泵吸式常見于小型河道。
1.2排干清淤技術
排干清淤技術常用于流量較小,且不具備防洪、航運功能的河道,可以采用:水力沖挖、干挖兩種操作方法。前者是利用高壓水槍對河底淤泥進行沖刷,再利用相應的設備將淤泥吸取、輸送到指定地點。后者是利用挖掘機的對河床進行挖掘,然后利用渣土車將淤泥清運出河道。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二者受河道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少,但是對季節(jié)的要求極高,需要在河床干涸時進行作業(yè)。
1.3環(huán)保清淤技術
環(huán)保清淤技術中對水體濁度的控制要求較高,在施工過程中,清淤效果較高,因此近幾年,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中小型河道的清淤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環(huán)保清淤技術在抑制污染物擴散、泄露污染物方面有著良好的性能,而且通過實際應用檢測數(shù)據(jù)可知,利用環(huán)保清淤技術后的河道淤泥清除效果大都超過了95%,但是這種清淤技術本身的成本較高,因此實際應用的次數(shù)相對較少。如:環(huán)保絞吸式清淤是目前環(huán)保清淤技術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通過使用高定位精度和挖掘精度的清淤設備,以此降低對周邊土壤的影響,本文使用了臥螺離心機,同時配合專業(yè)的水上清淤機器人完成整個處理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這種技術還需要和定位技術、監(jiān)控裝置、挖泥船進行充分結合,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可以準確判斷挖掘的精度和軌跡,有效保證了最終的清淤效果。
2.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中的淤泥處理技術
2.1無污染淤泥和污染淤泥處理
在河道清淤治理工程中,淤泥的種類有很多,根據(jù)淤泥受污染的性質,可以分為無污染淤泥和污染淤泥,在處理淤泥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在處理一般水利工程中的淤泥時,一般都是無污染的淤泥或者污染較少的淤泥,這類淤泥可以進行資源化處理。如果是污染物超標的淤泥,在處理時想要降低淤泥的處理水平,然后再進行其他處理。比如,可以采用鈍化穩(wěn)定化技術高效治理重金屬污染的淤泥。在處理淤泥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淤泥的后續(xù)用途,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選擇不同淤泥進行處理。
2.2根據(jù)處理地點完成淤泥處理
在不同地區(qū),淤泥處理地點不同,常見的處理點有兩個:分別為堆場處理和就地處理。堆場處理,就要在淤泥清理出來后,利用運輸工具,運送到特定地點進行二次處理。從目前國家河道清淤技術施工情況來看,一般采用的都是絞吸式挖泥船,這種方法清理出來的淤泥含水量較多,水和泥的比例為1:5。所以要快速分離淤泥中的泥水,并且縮短淤泥固結沉降的時間。在堆場處理中還需要注意堆場周轉、復耕周期的時間,要盡可能將時間控制在最短范圍內(nèi)。就地處理是一種直接通過水底作業(yè)的方式對淤泥進行疏浚,這種方式需要結合河道的實際情況,如果是河道的水域較深、面積較大,則不能使用就地處理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淤泥進行固化、物理淋洗、脫水操作。
2.3淤泥二次利用處理技術分析
從工程項目的運行情況來看,淤泥屬于工程廢棄物,根據(jù)廢棄物的處理標準,要盡可能的實現(xiàn)淤泥的二次利用。比如:制作陶粒、淤泥干化、淤泥土壤化、淤泥制磚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實現(xiàn)淤泥的資源化利用。而且在農(nóng)村地區(qū)的中小河道中有很多沒有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淤泥,這些淤泥中大都含有著豐富的氮磷元素,這些淤泥可以作為肥料,直接施加在農(nóng)田中。以某地區(qū)為例,確認淤泥沒有重金屬污染后,將這種淤泥堆放在低洼地區(qū),作為農(nóng)業(yè)用地。此外,還可以將淤泥自然干化,淤泥在自然干化后,其承載力也會得到增強,可以滿足輕型設備和行人的行動需求,因此可以作為公共場所的地表。
3.河流清淤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中的實際應用案例
3.1工程概況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文中提出來的清淤技術和淤泥處理技術,本文以杜阮鎮(zhèn)-1項目區(qū)A標段項目區(qū)清淤疏浚工程為實際案例,深入分析河流清淤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首先簡單了解工程概況,工程屬于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位于江門市蓬江區(qū)杜阮鎮(zhèn),主要任務是疏浚河道2036m并堤防加固3443m,本文僅針對疏浚河道施工環(huán)節(jié)展開分析。在該工程項目中,疏浚河道段位于鳳飛水庫溢洪道出口至匯合口,總長度為4972m,本次疏浚河道段為A標段范圍,長度為2036m。根據(jù)類似河道清淤治理工程的施工經(jīng)驗,結合需要施工河道的相關信息,確定最終的清淤施工方案是浮船清淤,以此完成清淤和淤泥處理。
3.2施工流程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施工順序應該按照河流的方向,自上而下的展開施工,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第一,施工前期準備:對于河道清淤治理工程而言,施工前期準備十分重要,通過上文可知,工程項目采用的清淤施工方案為浮船清淤。因此需要準備浮船、長臂挖掘機、普通挖掘機等設備,其中浮船10m×10m×1.5m一只(用四只5m×5m×1.5m浮船連接為一體),不僅如此,挖掘機本身的重量較大,在登上浮船時,需要借助吊機或者挖掘機保證浮船平穩(wěn),避免出現(xiàn)浮船傾覆的情況。
第二,施工順序確定:根據(jù)該項目工程的施工案例來看,本次施工順序要按照自上而下、先中央后兩側的順序展開。在施工過程中,分別利用長臂挖掘機、普通挖掘機完成清淤施工和固定、輔助浮船工作。
第三,施工中間過程:在挖掘河道中央淤泥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河道目前的寬度合理的開展施工計劃。從該工程項目的河段寬度來看,在35m-50m之間,因此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不能夠一次性將中央的淤泥挖至河堤上,因需要經(jīng)過2-3次倒運,先將淤泥運送到河道兩側,然后再將浮船移動到河道邊緣,最終將淤泥運送到河岸上。但是,在水中進行清淤、處淤工程,技術難度較高,淤泥本身的含水量較大,如果不對淤泥進行處理,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因此要經(jīng)過晾曬后才能夠進行運輸。
3.3需要注意的問題
通過上文分析對淤泥處理、清理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實際的清淤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如:無法檢測河堤標高問題,在一些地區(qū)、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無法清楚檢測到河堤標高,因此需要事先準備一套小船及探桿,利用探桿檢測清淤深度,避免出現(xiàn)漏挖問題,或者是開挖深度不夠問題,導致淤泥無法得到有效清理。淤泥運輸也是工程項目中的重點,在進行運輸?shù)倪^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本文案例在充分參考了江門市有關渣土運輸?shù)囊?guī)定后面,選擇高質量的車輛,按照指定線路完成行駛,以此避免對城市和周邊地區(qū)的污染。此外,該工程項目還額外安排了清潔人員,隨時清掃散落土塊、泥塊,并且安排了專業(yè)的監(jiān)測人員在旁巡視,從根本上避免渣土的污染,杜絕渣土亂倒、亂棄的情況發(fā)生。
4.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步,河道治理工程逐漸引起重視,河道治理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淤泥處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淤泥處理、清理技術,以此保證河道的暢通。除此之外,在選擇淤泥處理、清理技術的同時,還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問題,以此真正的落實河道保護理念。
參考文獻:
[1]李志忠,劉培,周路寶.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J].中國水運,2018(12):66-67.
[2]黃為.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探討—以茅洲河為例[J].珠江水運,2018(23): 56-57.
[3]覃夢卿.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中河道清淤施工技術總結[J].科技風,2018(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