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純
(廣東省深圳龍市崗中心醫(yī)院 肛腸中醫(yī)科,廣東 深圳 518116)
混合痔在臨床肛腸科較為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便血,即無痛性、間歇性、便后有鮮血,輕者多為便紙帶血,重者為噴射狀出血,且便血數(shù)日后可自行停止。本病癥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治療,術后由于多種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再加上患者自身原因,易出現(xiàn)術后肛門疼痛及水腫現(xiàn)象,從而增加患者痛苦,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2]。臨床實踐表明,在臨床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中,聯(lián)合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對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復方四黃膏在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治療中的護理體會,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本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混合痔診斷標準,又符合手術治療條件[3],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50例)、實驗組(150例)。對照組中,男88例,女62例;年齡22歲~66歲,平均(44.5±10.1)歲;病程2.0 a~10.9 a,平均(6.9±2.4)a。實驗組中,男90例,女60例;年齡23歲~65歲,平均(44.9±10.7)歲;病程2.2 a~11.4 a,平均(7.2±2.2)a。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全程參與研究。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均與我院簽署知情同意書。將藥物禁忌證者排除。
兩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確診病情后,均實施相應的手術治療,術后,給予患者3 d~5 d抗生素治療,同時對傷口1 d換藥2次,每天便后,應用溫度為42 ℃~45 ℃的溫水,對肛門進行清洗[4]。同時,所有患者均給予復方四黃膏治療。四黃膏制作方法,四黃膏藥方組成:白及、蛋黃油、仙鶴草、黃芩、黃柏、黃連、生半夏配制而成,配制方法:將10份雞蛋煮熟,將蛋白去除,捏碎蛋黃,放置于勺子上,用文火炒,持續(xù)加熱即可,邊加熱邊輕輕翻動,直至其發(fā)黑出油為至[5]。雞蛋黃中流出的油狀液體即為雞蛋油,去渣后,將其放置在干凈的容器中,將以上中藥材分為等份,用濃縮煎藥機進行密閉煎煮,真空負壓后,制成流浸膏,再將其制成浸膏,配合適量的蛋黃油,以凡士林為基質將其調質成膏狀,將其放置于紗條上,經高壓水蒸氣滅菌后,制成紗條,貼敷于患處。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有常規(guī)護理,即病情管理、口頭健康教育、用藥管理等。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針對性護理:術后,叮囑患者臥床休息6 h,若無異常,指導其下床活動方式;飲食護理:指導患者相應的飲食結構,即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盡量避免患者術后48 h內排便,如48 h患者排便困難,可開通便藥于患者服用,多飲水、食用新鮮蔬菜;如患者進食少或進水少,會增加排便困難,故應鼓勵患者進食,做好心理指導,排除患者疑問,提高治療配合度。肛周護理:指導患者及家屬,于每晚或便后應用金玄痔科熏洗散進行坐浴清洗,能清熱利濕,注意熏洗時間不可過長,保證肛門外清潔干燥,養(yǎng)成每日排便習慣。換藥護理: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清楚換藥的重要性及操作流程,多安慰或鼓勵患者,消除緊張心理;換藥時,應用輕柔的動作,以減少患者疼痛感。創(chuàng)口管理:及時觀察傷口敷料處有無滲血現(xiàn)象,查看結扎線是否松脫,在創(chuàng)口清洗時就按照自上而下、先里后外的順序進行,創(chuàng)口擦洗時次數(shù)不可過多、用力不可過猛,避免出現(xiàn)人為損傷,從而影響傷口的愈合。
分析兩組疼痛緩解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治療總有效率、肛緣水腫程度。
顯效:肛緣水腫、肛門疼痛消失;有效:肛門疼痛、肛緣水腫有所改善;無效:肛門疼痛、肛緣水腫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4.1 兩組疼痛緩解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肛緣水腫程度比較
疼痛緩解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肛緣水腫程度對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肛緣水腫程度比較
3.4.2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中,顯效115例,有效29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96.00 %(144/150);對照組中,顯效88例,有效36例,無效26例,治療總有效率82.67 %(124/150)。組間對比,χ2=13.993,P=0.000。
混合痔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多種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易于術后出現(xiàn)疼痛及水腫現(xiàn)象,增加患者疼痛感,從而影響預后效果。臨床實踐表明[8],復方四黃膏在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患者治療中,聯(lián)合針對性護理,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復方四黃膏具有較高好鎮(zhèn)痛效果,其有獨特的藥物成分。主要包括蛋黃油、大黃、黃芩、黃柏、黃連、仙鶴草、生半夏等,其不僅可以發(fā)揮抗炎及降低細胞毒力,減輕組織水腫,止痛效果明顯。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即術后給予飲食指導、肛周護理、換藥護理及創(chuàng)口護理等措施,保持患者大便通暢,有效緩解患者肛周疼痛感;在換藥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對傷口處理時,定時察看創(chuàng)口愈合情況,同時在創(chuàng)口處實施,有效避免人為損傷,促進傷創(chuàng)口快速愈合。通過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可預防局部組織出現(xiàn)感染、發(fā)炎等癥狀,促使創(chuàng)面快速愈合。故在復方四黃膏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時,應用針對性護理,既可縮短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又可輔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復方四黃膏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及水腫時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