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晚清知識分科與百科全書中的“名學”

        2019-05-30 01:04:58甘進
        孔學堂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晚清百科全書學科

        摘要:學界對近代邏輯學術(shù)語、概念和學科體系的考察往往忽視一種重要文類——百科全書?;氐角迥┡f知識體系遭遇沖擊、新知識體系尚未建立的歷史現(xiàn)場,百科全書自身就代表了知識體系。筆者以黃人編纂《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為主要文本,通過考察名學在百科全書中的定名和名學學科在百科全書中的設(shè)立,試圖回答名學在晚清新知識體系中如何被構(gòu)建的問題。

        關(guān)鍵詞:晚清? 百科全書? 名學? 學科

        作者甘進,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講師、哲學博士(貴州? 貴陽? 550001)。

        名學在晚清新知識體系中如何被構(gòu)建?如何成為制度性新知識的一部分?針對這兩個問題,已有的研究多將視角投向教育方面,關(guān)注名學在新式學堂章程和課程中的設(shè)置,鮮有討論名學在學術(shù)方面的情況。與此同時,學界對近代邏輯學術(shù)語、概念和學科體系的研究,在文本的選擇上多以近代學者的論著、譯著和編纂的教科書為主,而忽視了一種重要文類——辭書。因辭書不具有學術(shù)上的可讀性,所以學界較少考慮將辭書條目作為研究的對象。晚清時期,東漸進入的西方新學和學科體系沖擊著中國舊學和原有的知識分類系統(tǒng)。面對激烈的碰撞,晚清學人如何認知、調(diào)適和回應?作為辭書的一類,百科全書成為檢視清末中國學術(shù)和知識體系轉(zhuǎn)型的重要媒介。若回到清末舊知識體系遭遇沖擊、新知識體系尚未建立的歷史現(xiàn)場,“百科全書(encyclopedia)自身就代表了知識體系”。百科全書中收納的詞條和詞條的類目設(shè)置不僅顯示編者如何分類安排西方新學和在西方分科沖擊下如何分類中國固有學問,也顯示編者面對沖擊時對中國既有知識分類方式進行的結(jié)構(gòu)性變革。

        本文以黃人編纂的《普通百科新大辭典》(以下簡稱《詞典》)為主要文本,討論以下兩個問題:其一,通過闡述20世紀初新語競賽中和制漢語、嚴復譯詞和部定詞之間的相互競爭與糾葛,考察名學詞條如何被定名;其二,通過《詞典》的分類架構(gòu)和原則審視晚清學人對西方學科體系的認知、調(diào)適和回應,進而說明在中國近代學科體系建立的過程中,名學以辭書類目設(shè)置的途徑被納入近代學科建制。

        選取《詞典》作為考察的文本,原因有三。首先,該詞典以百科視野對知識進行分類,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的經(jīng)、史、子、集的分類體系,并“幾乎囊括當時新知識能夠在中國傳播的各個部分。每一學科都有定義和各種專門用語的說明”。對于西學東漸的新知邏輯學,透過該詞典可了解邏輯學在晚清學科分類體系中的情況。其次,這部詞典在當時備受歡迎,在1911年5月出版后,于當年6月和7月兩次再版,在西方新知的普及上,其功為多。再則,該詞典在學界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國內(nèi)多位學者曾撰文指出該詞典在中國詞典編纂史上具有的價值和長期被國內(nèi)學界忽視的窘境,現(xiàn)僅有少數(shù)書籍對其加以介紹,缺乏系統(tǒng)性的專書和專文研究。

        一、“普通”“百科”“新”“大”“辭典” [見英文版第86頁,下同]

        1911年,上海國學扶輪社出版了兩本辭典,一本為《文科大辭典》,另一本為《普通百科新大辭典》。以上兩本辭書的編纂皆授意于國學扶輪社創(chuàng)辦人沈知方,但各自的側(cè)重點不同。當時沈知方并未想在一本辭書中將舊詞和新語熔于一爐,他預測針對典雅文字的詞典和收錄新名詞的詞典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故聘請黃人編寫。黃人,原名振元,中歲時易名黃人,取字摩西。此番易名,并取猶太教祖摩西之名為別名,體現(xiàn)其“以覺世牖民為己任”。在黃人看來,詞典的有無不僅與語詞的興衰有關(guān),還與國家的強盛和人才的發(fā)達相關(guān)聯(lián)。其言:“彼歐美諸國則皆有所謂詞典者,名物象數(shù)或立界說,齊一遵用,嚴于律令,非如字書之簡單而游移,類書之淆雜而滅裂。故名實不僢異同,互資其國勢之強盛,人才之發(fā)達,此一大動力焉?!?/p>

        黃人在《詞典》的自序中以漢字暗瞆、英語逢源為引子,指出編纂詞典的必要性。其認為語詞的繁變乃“天演公例,舉世皆然”,昔者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而如今漢字卻“一蹶不振,幾于暗瞆”,“蟹行二十六字”的英語卻能“左右逢源”,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中國自古只有字典和類書,而無詞典,故極力主張詞典的編纂。但因漢字形聲文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和歷史悠久、數(shù)量巨大,且呈交雜之態(tài),黃人知編纂工作不易。

        黃人以“普通百科新大辭典”命名辭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詞典的特點:

        第一,供普通之用。該詞典在當時受歡迎的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使用了普通讀者通俗易懂的語言。黃人自知,若欲通過詞典普及新學,傳播當下新知識,詞條的釋文不宜艱澀。故與自序中使用充滿典故和晦澀的文言文不同,黃人在詞條釋文中使用的語言簡潔精煉,但又不乏雅致,同時兼顧高深和通俗者,其言“此書大致合于中學程度,而亦有闌入高深及下可通俗者,所為普通也”。

        第二,搜輯百科學語?!对~典》以“百科”命名,由此表明晚清學人持有的知識分科觀念。在正文中,黃人以百科視野分類詞條,將各學語一一歸入某一學科?!对~典》共設(shè)政治、教育、格致和實業(yè)四大門類,四大門類下又細分學科,做到了“中外兼賅,百科并蓄”。

        第三,以新立意?!对~典》具備了現(xiàn)代詞典的體例和結(jié)構(gòu),條目間設(shè)置了內(nèi)容呼應。如條目“卡忒考雷”另有“即十倫見本條”,條目“演繹法”另有“見外籀條”。此外,《詞典》收錄了大量新學語和新名詞。在編纂時,對中國固有的學術(shù)詞類,黃人僅錄入主要語詞,其傾心著力之處是西學和新語。如實藤惠秀所述,《詞典》“雖亦刊載中國固有的學術(shù)用語和歷史地理名詞,然而僅錄最主要用語,挑選至為嚴格;可是對于外國辭語,則悉力以赴,大量收錄”。黃人為何對西學和新語詞條大量收錄,對“本國學術(shù)詞類僅采大綱”?在其看來,若欲了解本國學術(shù)詞類,可查閱類書,自不必于該詞典中“河頭賣水”,并希望此舉能免于遭受“愛野鶩而厭家雞”的責難。

        第四,收詞量大,分跨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領(lǐng)域。據(jù)統(tǒng)計,《詞典》收錄“詞條11865條,約60萬字”,且在諸學科中,相較于社會科學領(lǐng)域詞條,自然科學和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條目居多。

        第五,以詞而非字為收錄單位,并以詞為對象進行科學釋義。《詞典》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的字書和類書,以詞為收錄單位,且在釋義方面不再局限于對字的訓詁,而是提供詞的科學釋義和當下知識。1903年出版的《商務印書館華英音韻字典集成》(第2版)對詞條logic只給出譯名“思之理,理論之學,明理,明理質(zhì)學,理學,推論之法”,并未加以科學水平的釋義?!对~典》則不同,不僅為學語定名,還給出學語的科學釋義和當下知識,對詞條“論理學”釋義如下:“論理學,研究思想形式規(guī)則之學……有時亦與認識論并稱,黑基兒,謂思想形式,與實在形式可等視。”

        二、 定名“名學” [87]

        就學語的定名,凡例第三則清楚寫明“一切學語以學部鑒定者為主,余則取通行最廣者”。黃人在凡例中列出此則或許與嚴復有關(guān)。一是,嚴復曾在1907年撰寫《書〈百科全書〉》一文大力推崇百科全書,認為“家置一編”可使學者足不出戶便可周知天下,“上自國家政法兵農(nóng)之大,下至一名物一器飾之微,皆可開卷了然,究終本始”?;蛟S正是嚴復對百科全書持有的積極態(tài)度才被邀請為《詞典》作序。二是因為當時嚴復正出任學部編訂名詞館總纂一職,該詞典的編纂與嚴復在學部編訂名詞館的事務和旨趣相吻合,其欣然為之作序。

        依凡例第三則所述,學語的定名應首先選取學部確定的學語,后再考慮“通行最廣者”。此處所言的學部鑒定學語為學部編訂名詞館頒布的各科中外名詞對照表。清末,譯書數(shù)目激增,譯名混亂,“同一物也,同一名也,此書與彼書異,一書之中前后又復互異,使閱者無所適從”。為規(guī)范和統(tǒng)一譯名,學部認為“自應設(shè)立專局,遴選通才,以期集事”。為此,學部先奏請“編訂各種學科中外名詞對照表,擇要先編,以后按年續(xù)”,后又奏請“以候選道嚴復在臣部丞參上行走,令其編訂學科名詞各種辭典”。最后,學部終得一辦公之地設(shè)立編訂名詞館,并遴派嚴復為該館總纂。

        那么,由嚴復擔任總纂的編訂名詞館為“l(fā)ogic”厘定何名?在由學部頒布的《辨學中英名詞對照表》中,“l(fā)ogic”被定名為“辨學”。若據(jù)《辨學中英名詞對照表》例言“表中名詞取諸穆勒System of Logic和耶方斯Element Lesson in Logic二書,而以耶氏書為多”且“中文譯語主用嚴譯穆勒名學,但嚴書僅成半部,故除自行撰定外參用日譯”,“l(fā)ogic”的部定譯名應為嚴復的譯詞“名學”,而非“辨學”。因此,編訂名詞館取“辨學”為定名,給出的理由是《奏定大學堂章程》中曾設(shè)立“辨學”科目且此前的譯著曾將“l(fā)ogic”譯為“辨學”:“舊譯‘辨學,新譯‘名學,此字語源于此學,實際似譯‘名學為尤合,但奏定學堂章程,沿用舊譯相仍已久,今從之?!?/p>

        再則,編訂名詞館館事繁重,學部準嚴復“添分纂各員”,但其需“自尋幫手”。王國維當時受聘于該館,承擔分纂工作。其于1908年將耶方斯(William S. Jevons)的Elementary Lessons in Logic: Deductive and Inductive翻譯出版,取名《辨學》。該書所附《辨學學語中西對照表》中的譯名在《辨學中英名詞對照表》中占有一定比例。除“辨學”外,《辨學中英名詞對照表》中syncategorematic term、experiment、method of agreement和,method of difference等詞的譯名分取王國維的譯詞“帶用語”“實驗”“符合法”和“差別法”,而subject、predicate、property、accident等詞則兼取嚴復和王國維的譯詞。章士釗曾言:“前清教育部設(shè)名詞館,王靜庵氏國維欲定邏輯為辯學?!庇纱丝梢姡氨鎸W”或多或少與王國維曾聘于該館有關(guān)。

        又據(jù)《詞典》凡例第四則中“同一事物而定名歧異者,列一為主,余悉附見,以供參?!?,當“Logic”的定名出現(xiàn)歧異時,只列一名為主名,余下的列入附列異名(或附見學語)。就“l(fā)ogic”而言,黃人選取了“論理學”為主名,在其下附見了“名學”。但若按凡例第三則“一切學語以學部鑒定者為主,余則取通行最廣者”的定名原則,“l(fā)ogic”的主名應首先選取學部的定名——“辨學”,而后再考慮“通行最廣者”。按上文,“辨學”為部定學語,應為主名。那么,何名為“通行最廣者”列入“附見”?在“論理學”的釋文中,明確說明在譯名“邏輯”“名理探”“名學”和“論理學”中,“惟‘論理學通行最廣”。然而吊詭的是,黃人并未按凡例第三則中所言先取學部鑒定“辨學”定名“l(fā)ogic”的主名,而是取最為通行的“論理學”。由此,當“l(fā)ogic”定名歧異時,黃人首先考慮的是日譯詞“論理學”,而后是嚴復譯詞“名學”,學部的定名并未在釋文中出現(xiàn)。此外,黃人取主名“論理學”的“論”為詞條檢索詞,將“名學”列入“異名目次”。依照詞典中詞條排序以詞條首字筆畫次序排列的次序,“論”字筆畫15畫,列入戌集,編號523。

        那么,在定名上,“論理學”是否只是個例,《詞典》收錄的其他“名學”類詞條在定主名時是否“以學部鑒定者為主”?據(jù)該詞典的分類條目顯示,“名學”類下共有條目數(shù)16條(詳見表1)。除去“因明”“堅白同異之辯”和category的音譯“卡忒考雷(即十倫)”,在余下的13條條目的主學語中,內(nèi)籀、內(nèi)函—外舉、公名—專名、玄名—察名、五旌、正名—負名和外籀為學部鑒定者;三段論法、命題、演繹法和論理學則為日譯名詞。上述“名學”類所收學語總體上雖部定詞占比最多,但黃人在定名時并未完全遵循凡例的第三則。如學語“十倫”的定名,既未選取部定詞“十疇”,“附見學語”處也未取日譯詞“范疇”,而是選取了嚴復譯詞“十倫”;就學語“三段論法”和“命題”,雖分別有部定詞“連珠”和“辭”,但黃人也未將二詞作為主學語。

        在學語的定名上,黃人為何沒有完全遵循自己在凡例中所立的第三則?究其原因,這與新知識來自歐美,但新名詞大半由日本過渡輸入有關(guān)。實藤惠秀指出,該詞典所收錄的大量外國新知識用語主要來自日譯詞。日本譯詞雖極為通行,但嚴復的譯語在當時也極受歡迎,有“譯才并世數(shù)嚴林,百部虞初救世心”之說。1903年,留日中國學生汪榮寶和葉瀾編纂出版收錄西方自然和人文新術(shù)語、新名詞的百科詞典《新爾雅》。這部百科詞典在譯詞的選擇上以嚴復的譯詞為主,日本的譯詞只作為補充,其中 “釋名”部分學語是在嚴復譯詞之后用“亦謂之……”的形式附加日本譯詞。如“論人心知識之用于推知者,謂之名學,亦謂之論理學。察一曲而知全體者,謂之內(nèi)籀名學,亦謂之演繹論理學”。

        在《新爾雅》出版的前一年,汪榮寶在翻譯高山林次郎的《論理學》時其譯詞多數(shù)來自高山。僅時隔一年,其對嚴復譯詞尤為持重的反差態(tài)度較好地說明了嚴復在當時譯書熱潮中的影響力。但到1910年代,嚴復譯詞的影響力已不及其譯著集中出版時的1890年代和1900年代。就“名學”類學語,從《新爾雅》中收錄大量嚴復譯詞到《詞典》中嚴復譯詞與東語半分天下,便可說明嚴復譯詞所遇沖擊之巨,但其影響力并未散盡。因嚴復在當時仍具有影響力,黃人在“論理學”之下用小號字體附上“名學”,還有主學語“哲學”附見“愛智學”,“經(jīng)濟學”附見“計學”。除此之外,黃人在《詞典》中對詞條進行學科分類時,學科的定名時而選取嚴復譯詞,時而選取日本譯詞。選取嚴復譯詞命名的學科有“名學”(記為“名”)、“言語學”(記為“言”)和“計學”(記為“計”)。而“化學”(記為“化”)、“社會學”(記為“社”)、“天文學”(記為“星”)、“哲學”(記為“哲學”)和“生理學”(記為“生”)等學科并未取嚴復所譯的“質(zhì)學”“群學”“天學”“斐洛蘇非譯言愛智”和“內(nèi)景之學”。在20世紀初的這場新語競賽中,嚴復譯詞終不敵東語,其多數(shù)的譯語被日譯詞取代。熊月之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嚴譯名著八種后附的《中西譯名表》中所收的482條詞條進行了統(tǒng)計,“其中被學術(shù)沿用的只有56條(包括嚴復沿用以前譯名,如“歌白尼”“美利堅”等),占不到12%”。

        三、設(shè)科“名學” [90]

        在談論晚清知識分類體系的變遷時,應以歷史的維度看待知識分科觀念的形成。晚清學人對西方知識分科觀念的接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著歷史的過程。從西方接引而來的學科稱謂和分類架構(gòu)大多成形于19世紀。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曾言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人類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學科在19世紀之前并未形成,其學科的制度化是在19世紀后半葉以三種方式完成并散播各地:第一,大學學系或教授職位以學科名稱命名;第二,國家學者機構(gòu)的成立;第三,學科成為圖書館書籍分類的依據(jù)。19世紀中葉,新教傳教士們編纂的譯書目錄并未顯示出清晰的學科分科觀念,在學科的術(shù)語使用上也并未規(guī)范和統(tǒng)一。19世紀中葉后,清學人的分科觀念和意識日漸清晰,至清末,學人們對中譯西書進行匯編時已大多秉持西方分科的觀念。梁啟超的《西學書目表》(1896)和康有為的《日本書目志》(1898)革新了中國傳統(tǒng)的圖書分類設(shè)置。除上述二例外,《中西普通書目表》(1898)、《東西學書錄》(1899)和《增版東西學書錄》(1902)中的書目匯編也以分科的方式完成。在學科建制方面,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大學堂章程》以制度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現(xiàn)代學科的設(shè)立。在《奏定大學堂章程》頒布7年后的1911年,黃人在編纂《詞典》時,知識分科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晚清學人雖已有分科觀念和意識,但在呈現(xiàn)知識分科認知的辭書編纂架構(gòu)上,并非所有辭書的編纂皆完全取法西方的學科分類體系,而是表現(xiàn)出本土的回應,即思考著如何在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類體系中安置西學。錢豐在《萬國分類時務大成》(1897)中指出:“是編其間事實,雖專采取泰西各國書籍,為近日講求時務急需,然體裁則取法我中華藝林典則各種分類舊章?!庇纱丝闯觯砬鍟r期的知識分類體系“不再局限于西學分科觀念,而是按照相應的類目進行整理”,在接引西方知識分科和變革原有知識分類體系的同時表現(xiàn)出本土回應。

        黃人在《詞典》中對知識進行了學科分類,分科的觀念固然影響著對詞典類目的設(shè)置,但黃人對本國學問的認知也影響其對西方知識分科的接引。其在對知識進行劃分時并未完全遵照西方學科分類,而是在設(shè)立的政治、教育、格致和實業(yè)四大類目之下再按學科另行分類,其中政治類下設(shè)學科13個,教育類下設(shè)學科19個,格致類下設(shè)學科24個,實業(yè)類下設(shè)學科7個。在教育類下,黃人設(shè)立了學科“名學”,與哲學、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相并列?!懊麑W”的詞條數(shù)為16條,雖不及“哲學”的82條,且與“本國史學”的196條、“本國輿地”的439條、“外國輿地”的439條和“世界史學”的1593條相比,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畢竟已具有一定的條目數(shù)和獨立的學科身份。若細察同一時期的辭書,可發(fā)現(xiàn)不單黃人的知識分類體系設(shè)立了“名學”,其他辭書在對知識進行分科時也設(shè)立了“名學”?!缎聽栄拧罚?903)共設(shè)政、法、計、教育、群、名、幾何、天、地、格致、化、生理、動物和植物14科,其中“名”為“名學”,即邏輯學,包含釋名詞、釋命題、釋直接推理和釋間接推理5個部分,共收錄詞條89條。

        黃人在《詞典》中將各學語一一歸入某一學科,并給每個學科以相應的學科分類記號。就記號的命名規(guī)則,凡例第十一則言:

        某詞屬某學科,均仿東籍成例,逐條注一略字于目下,如植物學之為(植),生理學之為(生),其易于混同者則另用記號為別,如輿地為(輿),地文為(地),地質(zhì)為(埊)。

        上述規(guī)則中的“東籍”指日本書籍,如此,某詞歸入何種學科的依據(jù)來自日本書籍中該語詞的學科歸屬。據(jù)凡例第十一則,表1列出了《詞典》中收錄的16條名學學語。黃人在序和凡例中并未告知所仿何種東籍,故無法確知其指東籍為何書,但“均仿東籍成例”說明東籍中的名學有著清晰的學科定位。黃人又言《詞典》以“調(diào)查種種專門學書籍為基礎(chǔ)”,由此可推斷黃人在蒐輯名學術(shù)語時,查閱了專門書籍。那么在日本,何種專門書籍在學語的定名、統(tǒng)一和普及上具有影響力?金原泰介(Kimbara Taisuke)指出:“在明治時代,《哲學字匯》受到廣大的重視,很多學者采用該書的學術(shù)用語。”日本明治中期大量西書被譯介出版,翻譯名詞混亂不一,《哲學字匯》的出版起到了統(tǒng)一譯詞的作用。《哲學字匯》出版后,“哲學”一詞取代“理學”成為日本學界廣泛使用的philosophy譯名。

        《哲學字匯》于1881年出版,1884年改訂增補,1912年更名為《英獨仏和哲學字匯》。在1881年版的《哲學字匯》中,井上哲次郎將邏輯學獨立設(shè)科,名為“論法”,1884年版延續(xù)了邏輯學獨立學科的身份:

        字義往往從學科而異,故附括弧以分別,一目瞭然,易會者及哲學之外不用者,并不附括弧,其例如左:

        (倫)倫理學、(論)論法、(生)生物學、(物)物理學、(宗)宗教、(政)政理學、(心)心理學、(世)世態(tài)學、(數(shù))數(shù)學、(財)理財學、(法)法理學。

        表2給出了收入《詞典》的名學類詞條在日本辭書中的收錄情況。從表2可知,《詞典》中的名學詞條多已被歸入論法學科。如三段論法、內(nèi)籀、外籀、命題和內(nèi)函—外舉等術(shù)語在1885年(明治十八年)和1887年(明治二十年)被普及舍出版的《教育、心理、論理術(shù)語詳解》作為論理術(shù)語收錄。其中論理部分的術(shù)語來自菊池大麓編述的《論理略說》和添田壽一翻譯并由井上哲次郎校閱的《論理新編》。

        此處,值得一提的是表1中的學語“因明”和“堅白同異之辯”?!耙蛎鳌币辉~并未出現(xiàn)在1881年的《哲學字匯》中,1884年井上哲次郎和有賀長雄在《改訂增補哲學字匯》中增補了“梵漢對譯佛法語籔”,并收錄了“hetuvidy? ?āstra”,譯為“因明論”。但“堅白同異之辯”均未被收入《哲學字匯》和《教育、心理、論理術(shù)語詳解》等東方書。在此,黃人仿何種書籍將“堅白同異之辯”歸入名學學科還有待后續(xù)研究。

        四、結(jié)語 [93]

        黃人對“名學”類詞條的釋義較為詳盡,因其對名學有所研習有關(guān)。在他看來,名學是否屬于中國固有學問,其在凡例第十一則中言:

        而歷史、地理、文學則非本國者,于略字上加一“Ο”以為別,如中史為(史),而世界史為(Ο史),余仿此。務使閱者展卷了然,不避杜撰,通用語則無略字。

        按“非本國者,于略字上加一“Ο”以為別”的規(guī)則,在黃人的分科體系中,只有“世界史學”“外國輿地”和“世界文學”于略字上加“Ο”,分別記為“Ο史”“Ο輿”和“Ο文”。在黃人看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財政學、行政法和統(tǒng)計學皆為“本國者”。而歸屬于教育類目下的“名學”,記為“(名)”,而非“(Ο名)”,由此推斷黃人認為名學為東西兼有之學問,在中國古已有之,故將其歸入“本國者”。

        黃人讓“名學”在新知識體系中占有一席之位,在新舊知識體系交匯變革之際,當“舊瓶”不能裝“新酒”時,“舊酒”如何入“新瓶”?作為中國固有學問的名學,是如何劃入近代學科體系和知識系統(tǒng)之中?誠如沃勒斯坦所言,不僅課程和科系設(shè)置、教授們的學科職稱和學位、圖書的分類和出版目錄是學科建制的構(gòu)成要素,辭書的類目設(shè)置在學科建制中也不可或缺。在以西學架構(gòu)分解重組中國舊學的過程中,通過西書翻譯、圖書分類目錄、辭書類目和新式學堂課程的設(shè)置,名學被納入以西方學科為參照的近代知識系統(tǒng)和學科建制當中。教育方面,在由新式學堂章程和課程設(shè)置等學科建制要素構(gòu)成的學科體系中,名學被納入其中,成為了制度性新知識的一部分。學術(shù)方面,名學在辭書類目中的設(shè)置和安排在某種程度上可看作知識分科和學科體系的重新構(gòu)建和編排,而這種構(gòu)建和編排的背后不只是學科和知識門類在知識層面的重新分割,還有??拢∕ichel Foucault)所言的權(quán)力角逐。

        (責任編輯:陳 真? ?責任校對:羅麗娟)

        猜你喜歡
        晚清百科全書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百科全書
        家教世界(2017年13期)2017-06-28 13:42:41
        “超學科”來啦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quán)隱退”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19:53
        有情總被無情惱
        論新形勢下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學科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
        特殊的“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
        為什么要有百科全書
        學與玩(2009年2期)2009-03-09 04:05:42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av剧情演绎福利对白|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第一夜| 亚洲伊人av综合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亚洲|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日本艳妓bbw高潮一19|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洗澡被公强奷30分钟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播放| 凹凸世界视频a一二三|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视频二区 无码中出| 国语对白免费观看123|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亚洲毛片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人与人性恔配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区一区第一页| 开心激情站开心激情网六月婷婷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 91九色视频在线国产|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广区| 亚洲av熟女天堂久久天堂| 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 日韩一欧美内射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