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苑
2019年3月,我和幾個同事去竹子家里采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竹子。我想先說說結論:她跟她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就差不多,你綜合各種信息想象出來的那個邵競竹(即使每個人的想象都是不同的),跟眼前這個人相差不大。
邵競竹習慣在家工作,她甚至說,家比外頭任何一個咖啡館都更能讓她自律。進她家里要脫鞋。
在那場著名的為期31天的vlog挑戰(zhàn)里,最后一支短片發(fā)布之后,有粉絲評論:這是一個實驗性短片,又像是我們之間的一場行為藝術,它產(chǎn)生了神奇美妙的化學作用,窺視你的生活,也讓它照進自己的生活里,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是什么樣,但這些零星的光肯定會讓我們都更好,謝謝竹子。
一個努力的vlogger——不要把最后這個詞簡單理解成一種歪打正著的社會象征,@你好,竹子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勵志偶像,數(shù)以百萬計的觀眾在微博、B站、微信公眾號上圍觀她拆箱、探店、跳傘、拍攝、演講,每周一次,每次十分鐘,在這場名為“你好,竹子”的大型真人秀連載中,短暫安放著自己的情緒。
當然,竹子也并不能永遠昂揚向上。
2018年9月23日,在一期名為《我不是鐵人,緊張、焦慮、壓力爆發(fā)的一周》的weekly vlog里,竹子失態(tài)了。連軸的高壓工作使她精神緊繃,剪輯任務完成之后,頂著虛弱素顏的竹子說,“I really reallyneed a fucking break”
這是竹子短視頻里的常態(tài),也是創(chuàng)意行業(yè)工作者們的常態(tài)。這個永遠競爭激烈的行當里,多得是有表達欲的人,每個人都在爭著發(fā)聲,沒觀點,就會被忽視。“我內(nèi)心還是挺爭強好勝的,這個爭強好勝并不是說我要打敗誰,只是我看到了你在我前面。其實我就差一點點就能夠到你了,但就是差那么一點點,我就會有點難過?!?/p>
不得不停下來,說—說這些分享的初衷。邵競竹說,分享會帶來極大快感,也正是她擅長的事,“沒有什么絕對正確的觀點,我們都可能說錯話,但我覺得別人看竹子,只要可以看到,這是—個普通人一直在追求進步,只要能看到這個就可以了?!?/p>
某種程度上,最新一代的女性審美就是由時尚博主們奠定的:生活如此抽象,竹子,和竹子們,讓大家對于中產(chǎn)階級、奮斗、大女人的想象更加具體。
兩周之后,新的vlog被命名為《真正的休息,是讓你重燃對生活的熱情》。這一周,在research新片資料、親友面基、看《江湖兒女》、制作給自己的30歲生日的相冊、看植田正治的攝影展、寫科幻主題的好物推薦之后,竹子在視頻里repo:這五天雖說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也感覺度日如年,“我覺得,我就是需要每天都工作。”
忙很辛苦,但忙治百病,奮斗者竹子和她的視頻,大約就是在講這么個道理。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竹子畢竟也拍了很久的視頻了,技術和經(jīng)驗會消磨掉她一部分的天真和第六感嗎?
竹子不諱言,她明白觀眾和品牌各自需要的東西。“就跟你說的效率也有關系,比如我拍vlog的時候腦子就在同步算著,我一周的vlog有十來分鐘,相當于一天要剪出兩分鐘來,那兩分鐘的話我需要多少個鏡頭,這些鏡頭里哪些是B-roll(輔助鏡頭,多為空鏡),哪些可能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從什么時候開始拍,拍幾個鏡頭能讓觀眾看得比較明確,同時又不會打擾到我和身邊人的生活,這里面一定是有一個最佳的配比的?!彼龔娬{(diào),“靈感,只是一種作料,等它到了才開始做飯,人是會被餓死的?!?/p>
一個比較明顯的感受是,竹子和它的視頻都越來越松弛。2017年,拍攝“31天”時,她還在主動避免一些工作畫面,“怕它們無聊到觀眾”,2019年,相機已經(jīng)是可以無視的存在,它在那兒拍它的,竹子就對著它接電話、打電腦、加班到半夜,瑣碎的日常都出現(xiàn)在了影片里?!拔揖拖胱屗鼈兛雌饋砀鎸崳驗楸緛?,這就是一個普通人的紀錄片?!?/p>
很難說竹子會在什么時候迎來她的巔峰。邵競竹說,她不是那種會“往后想”的人。2018年9月,原研哉來北京宣傳“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一未來生活大展”,我們采訪了他。他60歲了,已經(jīng)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是無印良品MUJI的藝術總監(jiān)、是長野冬奧會開閉幕式節(jié)目紀念冊的設計師了,但在某個問題后,他堅定地告訴我們,這不是結束,他會在65歲走向他更高的巔峰。把這件事轉(zhuǎn)述給竹子,她點點頭,“你看原研哉先生就是一個會往后想的人,但是我不是,我總是覺得這樣就夠了,現(xiàn)在這樣就已經(jīng)挺好了?!?/p>
采訪比計劃時間延長了半個小時。就整理的錄音文檔來看,這一上午,竹子說了快兩萬字,送我們離開時,我感覺到她稍微有點累、有點口渴。我們的到來出現(xiàn)在竹子2019年3月10日發(fā)布的weekl yvlog里。視頻里,送走我們之后,竹子很快也出了門,她要去好友楊洋的店里挑一件適合參加周五寶格麗晚宴活動的禮服。這個晚宴的嘉賓有舒淇、麥子、惠若琪、段妮,她們在一起,討論優(yōu)秀的女性的品質(zhì)。而邵競竹呢?她始終在她的鏡頭里,她的鏡頭一直沒有停下來。
Q=《北京青年》周刊
A=邵競竹
Q:終于把你期待很久的30歲生日過了,你實際的30歲的生活跟之前預想的有差嗎?
A:完全不一樣,比我預想的可好太多了。其實我24歲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我30歲時會是什么樣,我覺得這件事很難去暢想,我也并沒有很樂觀,就覺得頂多比普通稍好一點兒,但也很平淡,但我現(xiàn)在真是每天都覺得超開心,超滿意。我不知道這份開心可以持續(xù)多久,這個事情可能是相對的。我也聽過—些人說,你做到了一些事情,在某方面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或者賺到了一些錢,你就會想要更多的東西。但對我來說,這些事都不存在,我一直是抱著一種小民的心態(tài)往前走的(笑),每往前一步,我都會覺得幸運的事情砸在了我的頭上,我要謙卑一點,繼續(xù)努力。
Q:同為著名國產(chǎn)viegger的井越說,拍Vlog是一件自戀的事,而拍好vlog的前提條件就是顯得自己不那么自戀,你怎么看這個觀點?
A:說實話,我一直不太理解這句話,我不覺得拍vlog是一件特別自戀的事,可能因為我把自己看得比較客觀,我就是我這個短片中的一個人物,最重要的是我通過這個人物去帶大家看到一些東西。而且我的vlog不止是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我的朋友、家人,或者一些新奇的景色,我只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是大家對我比較熟悉而已。我更關注的是別人跟我想的是不是一樣,會不會有不同的感受,而不是大家對我這個人有多么關注。而且你們看我的vlog,我出現(xiàn)的時候經(jīng)常是素顏,特丑,我要是真那么care形象,起碼開個美顏再拍??!
Q:你之前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還是比較在意點擊量的,會主動通過別人的反饋來調(diào)整自己的內(nèi)容,我原本以為你是不care這個的?
A:我們是做自媒體的,就像電影導演會關心票房一樣,你注入心血做的東西肯定希望被更多人看到。其實對于我來講,我的工作很孤獨,因為你做得好不好,身邊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觀眾反而是最直接的,他們會超直接告訴你,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反饋機制,我怕自己太主觀。說實話,其實我們看到的大量的東西都是很主觀的,就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得爽,你愛看不看、愛看瞳看不懂,但我就想做一個好看的、同時所有人又都能看得懂的、都能得出不同的深意的東西。我不想當一個曲高和寡的人,我還是希望大家能get到我。
Q:對你來說,不上班這件事重要嗎?
A:特別重要,而且我覺得未來人類都不會去上班的。
Q:最后替觀眾朋友們問一句,怎么才能加入竹子的朋友圈?
A:我覺得在我這個年齡段,大多數(shù)吸引我的都是特別會講故事,或者非常有冒險精神、有好奇心的人,就是我可以跟他們一起去做一些我沒有做過的特別新奇的事情的人,這些人讓我覺得非常有魅力,非常想跟他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