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ㄉ綎|省濱州市沾化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濱州 2568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科疾病,其發(fā)病率存在逐年走高的趨勢。糖尿病的并發(fā)癥較多,嚴重影響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伴發(fā)的并發(fā)癥之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因此臨床治療中不僅要求長期的換藥處理,還需要結合適當?shù)男睦碜o理,并且需要家庭成員的監(jiān)督和配合,所以要在住院期間制定個性化的綜合性護理措施,從而加強患者的依從性[1]。該文通過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了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性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探討后者對于患者的癥狀改善程度、疾病認知度以及抑郁改善程度的影響情況,并總結相關護理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對象選擇在該院就診的糖尿病足患者,共計106例,隨機分為兩組,即探究組和參考組,各53例。探究組53例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33例和20例,年齡為48~71歲,統(tǒng)計學平均值(53.16±3.03)歲。參考組53例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32例和21例,年齡為46~70歲,統(tǒng)計學平均值(52.73±3.12)歲。所有患者的入選均依據(jù)糖尿病足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其他內科病的患者,或已接受其他治療,可能影響觀察結果的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對比分析的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的結果近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照分析。
參考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措施包括: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囑患者按時服藥;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等。探究組患者采取綜合性護理措施。具體方法[2-3]如下:(1)組建綜合性護理團隊,由臨床經(jīng)驗豐富、護理水平高的主管護師擔任責任組長,負責小組的人員配置和管理;(2)健康宣教方法。包括書面教育和口頭教育,為患者印制作宣傳冊,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3)飲食護理,糾正患者的患者的飲食習慣,建議多食用低油、低鹽、無刺激、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結合促消化訓練,改善營養(yǎng)不良;(4)心理護理,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改善心態(tài),積極地面對疾病和配合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保證治療過程順利;(5)嚴密監(jiān)測并及時干預,在治療前后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實時檢測,出現(xiàn)意外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颊叱霈F(xiàn)病情加重,應及時采取全身支持治療。
在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和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前者評價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后者評價指標包括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功能鍛煉、高危因素。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收集,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指標,前兩個指標比率之和為總滿意度。
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測評,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其中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的總分為56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程度約明顯,其中7分以下代表無焦慮;而21分以上則代表明顯焦慮。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的總分同樣為56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抑郁程度約明顯,其中7分以下代表無抑郁;而21分以上則代表抑郁程度明顯[4]。
該研究兩組患者相關的對照分析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涉及均數(shù)、標準差的兩獨立樣本計量資料用(±s)形式表示,同時選擇t檢驗驗證差異性,設定α=0.05;涉及例數(shù)、比例的兩獨立樣本計數(shù)資料用[n(%)]形式表示,同時選擇χ2檢驗驗證差異性,設定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干預前情況近似,治療后探究組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對比(±s)
組別FPG(mmol/L)治療前 治療后2 hPG(mmol/L)治療前 治療后探究組(n=53)參考組(n=53)t值 P值8.5±0.5 8.3±0.6 0.464>0.05 5.8±0.2 6.6±0.4 3.485<0.05 11.3±0.7 11.4±0.9 0.348>0.05 8.3±0.7 9.2±0.6 4.356<0.05 HbAlc(%)治療前 治療后7.6±0.7 7.8±0.5 0.438>0.05 6.6±0.5 7.0±0.7 2.155<0.05
探究組患者的滿意度和相關知識熟悉程度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和滿意度對比[n(%)]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干預后,抑郁情況對比的結果表明,探究組患者的護理較果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的抑郁情況對比[(±s),分]
組別HAMA護理前 護理后HAMD護理前 護理后探究組(n=53)參考組(n=53)t值 P值15.3±4.6 15.1±4.9 0.684>0.05 6.2±2.1 9.2±2.6 6.351<0.05 13.9±4.8 14.2±5.0 0.554>0.05 5.9±2.0 8.8±2.3 5.980<0.05
糖尿病足是一類發(fā)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因此該病的綜合性護理措施是臨床研究的一項熱點。該研究中,探究組患者采取的健康管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組建綜合性護理團隊、健康宣教方法(包括書面教育和口頭教育)、問卷調查、出院后電話隨訪及家庭訪視等。護理小組應根據(jù)患者病情,針對性地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或家庭訪視,指導患者的合理飲食,督促患者適當運動,必要時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5-6]。
在糖尿病足的護理工作中使用綜合性護理手段,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服藥率、疾病知曉率與控制率,這主要是因為綜合性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讓患者能夠知曉自己的病情,理解治療手段,采取適合的生活方式[7-8]。此外,不少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明顯的抑郁情緒,影響了患者的后續(xù)治療,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而綜合性護理同樣可以通過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該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綜合性護理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和血糖控制情況明顯改善,且抑郁程度明顯好轉。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糖尿病的總體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顯著改善血糖控制情況和患者的疾病認知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切實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