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秋
(河南省長葛市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 許昌461500)
肺腺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尤其是晚期肺腺癌,治療后中位生存期多不足1 年[1]。AP化療為臨床治療晚期肺腺癌常用手段,但有效率僅20%~50%[2]。吉非替尼為分子靶向藥物,具有腫瘤控制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但多數(shù)患者用藥后6~10 個月可出現(xiàn)耐藥,影響治療效果[3]。而生物靶向治療、化療聯(lián)合應用效果為臨床研究熱點[4]。本研究選取我院64 例Ⅲb/Ⅳ期EGFR 突變陽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分組研究吉非替尼、AP化療聯(lián)合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 年8 月~2016 年8月收治的Ⅲb/Ⅳ期EGFR 突變陽性晚期肺腺癌患者64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5 例;年齡45~76 歲,平均年齡(61.09±7.13)歲;突變類型:19 外顯子缺失突變19 例,21 外顯子L858R 點突變13 例;臨床分期:Ⅲb 期8 例,Ⅳ期24 例。觀察組男18 例,女14例;年齡44~78 歲,平均年齡(61.24±7.06)歲;突變類型:19 外顯子缺失突變20 例,21 外顯子L858R點突變12 例;臨床分期:Ⅲb 期9 例,Ⅳ期23 例。兩組性別、年齡、突變類型、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jīng)細胞學、組織學確診為肺腺癌;均為Ⅲb/Ⅳ期;EGFR 突變陽性;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有抗腫瘤治療史;ECOGPS(生活質(zhì)量評分)>1 分。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AP化療治療。培美曲塞二鈉(國藥準字H20133216)500 mg/m2,靜脈滴注10~30 min,第1 天;順鉑(國藥準字H20043889)75 mg/m2,靜脈滴注,第1 天。3 周為1 個周期,持續(xù)4 個周期。
1.3.2 觀察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吉非替尼(國藥準字H20163465)治療,250 mg/次,1 次/d,口服,第8~21 天。3 周為1 個周期,持續(xù)4 個周期。
1.4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臨床療效。(2)比較兩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3)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檢測方法:空腹抽取3 ml 靜脈血,離心,取血清,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CA242、CA125、CEA,試劑盒購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白細胞減少、皮疹、肺炎、惡心嘔吐等。
1.5 療效評價標準 完全緩解:病灶完全消失并維持4 周以上;部分緩解:病灶縮小≥50%,且無新病灶出現(xiàn),維持4 周以上;穩(wěn)定:病灶縮小<50%,或增大<25%,無新病灶出現(xiàn),維持4 周以上;進展:病灶增大≥25%,出現(xiàn)新病灶。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比較 觀察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19.9 個月(17.9~21.8 個月),對照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11.7 個月(7.9~15.4 個月)。觀察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兩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比較
組別 n 治療前C A 242(U/ml)治療后 治療前C A 1 25(U/ml)治療后 治療前C EA(g/L)治療后觀察組3251.49±3.4727.61±3.0986.92±6.1442.73±4.5863.62±4.7917.29±2.08對照組3250.36±3.5235.86±3.1787.53±6.2558.66±5.3164.51±5.0228.53±2.32 t 1.29310.5420.39412.8510.72820.406 P 0.2010.0000.6950.0000.4700.000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白細胞減少、皮疹、肺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肺腺癌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病死率,且多數(shù)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發(fā)展至Ⅲb/Ⅳ期,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化療為臨床治療晚期肺腺癌重要手段。培美曲塞二鈉為多靶點抗代謝藥,可顯著抑制甘氨酰胺核苷酸轉(zhuǎn)甲?;?、二氫葉酸還原酶、胸苷酸合成酶活性,干擾胸腺嘧啶核苷、嘌呤合成,進而對腫瘤細胞RNA、DNA 合成起到抑制作用。有學者指出[5],以鉑類為主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雖有一定近期療效,但難以改善患者遠期生存率。近年來,分子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為晚期肺腺癌的治療提供了新途徑。吉非替尼可抑制腫瘤細胞擴散、增生及遠處轉(zhuǎn)移,且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較好,但易產(chǎn)生耐藥,耐藥和治療效果較差。目前,生物靶向治療、化療聯(lián)合應用效果為臨床研究熱點。金波等[6]研究表明,吉非替尼、一線化療聯(lián)合治療晚期肺腺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約為20.1 個月,顯著高于單一使用放療的5.5 個月、吉非替尼的9.8 個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白細胞減少、皮疹、肺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吉非替尼、AP化療聯(lián)合治療Ⅲb/Ⅳ期EGFR 突變陽性晚期肺腺癌,可延長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
有學者指出[7],血清CA125、CEA 水平與腫瘤進展具有密切關(guān)系,可用于預測晚期肺癌存活時間。CA242 與腫瘤局部免疫相關(guān),水平越高,提示免疫抑制越強。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吉非替尼、AP化療聯(lián)合可降低血清CA242、CA125、CEA 水平,抑制腫瘤進展。綜上所述,吉非替尼、AP化療聯(lián)合治療Ⅲb/Ⅳ期EGFR 突變陽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可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延長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療效顯著,安全性可靠,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