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明
【摘 要】目的:探討B(tài)超在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確診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診斷,觀察組患者接受B超診斷,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正確診斷率和急性闌尾炎診斷類型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B超在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斷當中擁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和急性闌尾炎類型的診斷準確率,同時具備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安全、可反復等優(yōu)勢,具備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B超;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斷;價值
闌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見急腹癥類型,常常伴隨有惡心嘔吐、右下腹疼痛、反跳痛等臨床癥狀,病情發(fā)展速度快,盡早進行診斷和治療,能夠改善患者預后,加快患者的身體康復。目前針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通常是結合患者的臨床特點、生命體征與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疾病的判斷[1]。雖然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癥狀擁有一定特征性,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例不存在典型性的闌尾炎癥狀體征,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確診,甚至會發(fā)生漏診和誤診問題。傳統(tǒng)影像學技術手段比如腹部平片等方法缺少特異性。伴隨B超診斷方法的進步,B超在急性闌尾炎的疾病診斷當中顯現出了較高的應用價值?,F將本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確診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研究批準。隨機把所有患者均分成兩組,命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患者3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為18-62歲,平均年齡(38.5±4.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為19-60歲,平均年齡(38.4±4.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診斷,主要包括常規(guī)問診、體格檢查等,也就是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身體體征進行疾病判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上腹部或者是肚臍周圍有微痛感,逐步向右下腹轉移,顯現出持續(xù)性疼痛,部分患者是直接有明顯的下腹疼痛癥狀;患者有惡心嘔吐、便秘、腹瀉等癥狀,部分患者有身體乏力、頭痛等表現;右下腹部有固定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問題。在臨床診斷當中注意對患者家基本資料、病史、患病體會等進行認真研究分析。
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之上實施B超檢查,具體檢查方法為: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檢查范圍涵蓋肝臟、腎臟、輸尿管、闌尾、膀胱,如果是女性則在以上檢查基礎之上擴大到子宮與附件。利用B超探頭在患者右下腹部進行多方位檢查,明確闌尾位置,在得到闌尾清晰圖像之后,開始針對闌尾位置、大小、管腔回聲、粘連問題等實施全面檢查。結合B超圖像對患者進行病情診斷。
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為: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闌尾直徑為0.8-1.0cm,有輕微腫大表現,闌尾腔當中幾乎不見積液,有時會有糞石回聲,壓痛感強。
(2)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闌尾腔當中有明顯積液,闌尾腫大明顯,闌尾穿孔有不規(guī)則片狀液體流出,出現持續(xù)性回聲。
(3)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闌尾直徑為1.0-1.5cm,中度腫大,闌尾壁厚度增加,有盆腔積液,并且存在持續(xù)性回聲[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此次研究的結果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時,組間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正確診斷率和急性闌尾炎診斷類型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及表2。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類型,往往是因細菌入侵以及闌尾管阻塞等原因導致的,通常臨床癥狀表現為右下腹疼痛、惡心嘔吐、炎性反應等。臨床實踐表明,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急性胃腸炎、盆腔炎、輸尿管結石、膽囊炎、腸穿孔等疾病的臨床癥狀表現非常類似。老年人以及兒童患者往往無法對自身的癥狀進行準確清楚的描述,或者是癥狀表現不夠顯著,很容易發(fā)生漏診與誤診的問題。過去在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診斷工作當中,主要以實驗室檢查、體征判斷和癥狀研究為主,這幾項常規(guī)診斷方法準確度相對較低,很容易在判斷當中出現疏漏,甚至是延誤病情,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損傷。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把關注點放在用超聲檢查方法診斷急性闌尾炎方面,但是考慮到正常闌尾顯示難度大、闌尾位置變異、儀器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將超聲檢查技術應用于急性闌尾炎,沒有在臨床上得到認可,也無法成為確診和手術前檢查的重要項目。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B超這一診斷方法的優(yōu)勢逐步顯現出來,再加上B超診斷技術的進步,開始在臨床診斷當中大力推廣。越來越多的學者肯定了超聲檢查方法對于闌尾炎的鑒別診斷價值,現如今將B超應用于急性闌尾炎診斷的敏感度已經到達了70%至90%,特異性到達84%至100%,準確度達到85%至98%。B超檢查方法方便操作、價格低廉、頻率高、強度低、可以重復使用,而且不會給患者帶來身體創(chuàng)傷和疼痛[3]。利用B超診斷方法檢查患者的腹部器官時,可以動態(tài)持續(xù)性的觀察臟器運動與形態(tài)情況,實時監(jiān)測好患者腹部器官的血流速度、血管阻力、血流方向等情況,進而判斷出器官受損程度。
闌尾在一般情況下常常會被腸壁遮掩,如果患者出現急性闌尾炎,闌尾會出現充血管腔增大等情況,此時利用B超檢查方法可以顯著探測闌尾異常表現。正常闌尾的長度是5-7cm,管壁的厚度低于0.3cm,在正常情況下實施闌尾超聲有著很大的顯示難度,不過在出現闌尾炎癥之后,受到闌尾體積增加和管壁充血明顯等因素的影響和周圍的對比變得非常明顯,也讓病變闌尾的顯示可能性大幅上升。所以B超在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當中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有很多疾病和急性闌尾炎的癥狀體征相似性高,在臨床上常常無法進行疾病間的有效鑒別,而B超診斷方法則可以為疾病鑒別提供幫助。為了排除其它腹部器官疾病的影響,在使用B超進行檢查診斷時,需要做好對腹部較大器官的排查工作,同時認真觀察闌尾異常表現,避免因并發(fā)癥等因素出現漏診問題。此次研究顯示,利用B超進行急性闌尾炎診斷的準確率和疾病類型判斷的準確率分別為93.75%和90.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0%和59.38%。
綜上所述,B超在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斷當中擁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和急性闌尾炎類型的診斷準確率,同時具備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安全、可反復等優(yōu)勢,具備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靜波.B超對臨床擬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鑒別診斷分析[J].人人健康,2018,36(02):258-259.
[2]李麗.B超對臨床擬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意義[J].醫(yī)藥前沿,2016,6(23):114-115.
[3]徐曉紅.B超對臨床擬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意義[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