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第二中學 張 軍
縱觀全國各地的中考試卷,絕大部分壓軸題都與二次函數密切相關.對于二次函數壓軸題,只要我們認真審題、把握試題的特點與結構,注意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方程思想的應用,不斷總結解型規(guī)律與方法,問題解決自然水到渠成.
原始母題:(2018·自貢)如圖1,拋物線y=ax2+bx-3過A(1,0)、B(-3,0)兩點,直線AD交拋物線于點D,點D的橫坐標為-2,點P(m,n)是線段AD上的動點.
(1)求直線AD及拋物線的解析式;
(2)過點P的直線垂直于x軸,交拋物線于點Q,求線段PQ的長度l與m的關系式,m為何值時,PQ最長?
分析:對于第(1)問,根據待定系數法,可得拋物線的解析式;根據自變量與函數值的對應關系,可得D點的坐標,再根據待定系數法,可得直線的解析式.對于第(2)問,根據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兩點間的距離是較大的縱坐標減較小的縱坐標,可得二次函數,根據二次函數的性質,可得答案.
圖1
當x=-2時,y=(-2)2+2×(-2)-3y=-3,即點D(-2,-3).
(2)由于點P在直線y=x-1上,可設P點的坐標為(m,m-1).
由PQ∥y軸,得點Q的橫坐標也為m.又點Q在拋物線y=x2+2x-3上,則點Q的坐標為(m,m2+2m-3).
點評:與y軸平行的豎直線段的長等于上點的縱坐標減去下點的縱坐標,同理,與x軸平行的水平線段的長等于右點的橫坐標減去左點的橫坐標.求兩個函數圖像上兩點距離的最值需要建立二次函數關系式,利用二次函數最值的性質去解答.設點的坐標,然后用表示坐標的代數式表示線段長是解決動點問題常用的方法.
承原始母題第(2)問,如圖2,過點Q作QM∥x軸,交直線AD于點M,則線段MQ有最大值還是最小值?請求出這個最值.
分析:我們已經求得線段PQ的最大值,線段PQ與線段QM在同一三角形中,如果能得到這兩條線段的關系,就能利用線段PQ的最值求得線段QM的最值.
解析:由直線AD的解析式為y=x-1,得直線AD與直線y=x平行.又直線y=x與x軸的夾角是45°,則直線AD與x軸的夾角也為45°,即∠BAO=45°.又直線PQ∥y軸,即直線PQ垂直于x軸,則∠TPA=45°,則∠MPQ=45°.
圖2
點評:從本題得:欲求水平線段的最值,需要把水平線段轉化為豎直線段,通過豎直線段建立二次函數模型,求出豎直線段的最值,從而得到水平線段的最值,這里體現了轉化的數學思想.不能認為只有△PQM是特殊直角三角形,才能得到線段PQ與線段QM的關系,其實△PQM只要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因為易證△PQM與△OSA相似,而△OSA的三邊已確定.
承原始母題第(2)問,如圖3,過點Q作QE⊥AD,垂足為點E,則線段QE有最大值還是最小值?請求出這個最值.
圖3
分析:在第(2)問的基礎上,已經求得線段PQ的最大值,線段PQ與線段EQ同在△PEQ中,得到線段EQ與PQ的關系,就可以求得斜線段EQ的最值.
點評:從本題可以看到:欲求斜線段的最值,也需要把斜線段轉化為與y軸平行的豎直線段,因為與y軸平行的豎直線段的長與動點的橫坐標之間易建立二次函數關系式,利用二次函數最值的性質得豎直線段的最值,從而得到斜線段的最值.這里有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即得到線段EQ與PQ的關系式,上述解法是根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得到的,也可以根據△EPQ與△OSA相似,由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得到斜線段EQ與豎直線段PQ的關系.
承原始母題第(2)問,如圖3,過點Q作QE⊥AD,垂足為點E,則△PQE的周長有最大值還是最小值?請求出這個最值.
分析:△PQE的周長=EP+EQ+PQ,在第(2)問中,已得線段PQ的最值,如果能將其他兩條線段都轉化為用PQ表示的式子,就可以將△PQE的周長轉化為用線段PQ表示的式子,從而求得△PQE的周長的最值.
點評:從本題可以看出,欲求三角形周長的最值,也需要將三角形的周長轉化為豎直線段的長,其實,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就是不斷轉化的過程,把陌生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問題,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簡單的問題,把大問題轉化為小問題,從而實現問題的解答.
承原始母題第(1)問,如圖4,在直線AD下方的拋物線上有一點Q,連接QD、AQ,則△ADQ的面積有最大值還是最小值?請求出這個最值.
分析:當點Q在直線AD下方的拋物線上移動時,△ADQ的面積隨點Q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即隨點Q橫坐標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需要建立△ADQ的面積與點Q橫坐標的函數關系式,然后求最值.
圖4
圖5
解析:如圖5,過點Q作QF⊥x軸,交x軸于點F,交直線AD于點P,過點D作DH⊥FQ于點H,則△ADQ的面積=△DPQ的面積+△APQ的面積=PQ·DH+PQ·AF=PQ·(DH+AF).由DH+AF就是點A與點D的水平距離,點A(1,0)、D(-2,-3),得DH+AF=1-(-2)=3.則△ADQ的面積=PQ,則當PQ最大時,△ADQ的面積也最大.由原始母題第(2)問,得:設P點的坐標為(m,m-1),點Q的坐標為(m,m2+2m-3),則PQ=(m-1)-(m2+2m-3)=-.則△ADQ的面積
點評:從本題可以看出,欲求三角形面積的最值,同樣需要將三角形面積轉化為用豎直線段表示的式子,從而利用二次函數最值的性質解答.在坐標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積,如果三角形的任何一邊都不是水平的或豎直的,應將三角形分割與添補,使分割或添補后的三角形至少有一邊是水平的或豎直的,這樣才可能用點的坐標表示線段的長,從而將圖形的面積轉化為用點的坐標表達的式子.
在二次函數壓軸題的最值問題中,牢記一條線段:豎直線段,一個數學思想:轉化思想,四種轉化:水平線段轉化為豎直線段,斜線段轉化為豎直線段,三角形的周長轉化為豎直線段,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豎直線段.其實,知識就像蘑菇一樣,會成堆地生長,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與思考,很多知識或試題有相通的地方,通過這樣的總結與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