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3歲的孩子并沒有什么捷徑,你只要跟其他家長一樣,表現(xiàn)出足夠的細心、耐性,并且掌握一般常識,就可以跟孩子和平相處??墒牵@一切會在孩子3歲半的時候變得大不相同。但你必須記住一點,孩子的一些反常表現(xiàn),恰恰是在告訴你他需要幫助。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xiàn)實,這個時期,當遇到麻煩事的時候,他第一個想起來傾訴或者宣泄情緒的對象,就是他的媽媽。孩子想要打敗比自己厲害的人,首先要征服的對象就是媽媽。孩子與媽媽的關(guān)系總是會走到極端,要么特別好,要么特別壞。這一點在孩子4歲的時候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在這個階段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找朋友或雇個保姆來緩和你和孩子的關(guān)系。舉個例子,一個在帶孩子上完全沒有經(jīng)驗的高中生,卻可以能輕而易舉地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吃完一頓飯,或者愉快地洗完澡,為什么呢?因為保姆不會強迫孩子必須在某個時間上床睡覺,不會特別關(guān)心今天孩子穿的衣服是不是保暖。3歲半的小孩子只和他的母親對著干,因為他覺得這才是他的敵人。
當你把孩子交給保姆后,最好就不要出現(xiàn)在他面前。比如保姆帶他出去玩或者哄他睡覺的時候,你要管住自己的好奇心,不要總想著再看看他。因為孩子只要一看到你,那些不安分的細胞就又開始活躍了。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光可以讓家長輕松很多,還可能會讓孩子因為分離而對媽媽產(chǎn)生依賴感,從而使他與你相處的時候不再那么無理取鬧。
事實上,跟孩子和平相處,并且盡可能成為朋友是一個不錯的建議,這個方法對于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適用。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會很高興地接受你提出的其他要求。你可以通過很多方法讓他知道你愛他,比如用親昵的肢體語言表達你的喜愛,心與心的交流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帶孩子出門或者去別人家的時候,他總是很淘氣而且不安分,那你最好避免帶他上街或做客。因為跟4歲大的孩子相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留在家里更好一些。
如果你以前沒有管教小孩的經(jīng)驗,我建議你還是做一個嚴密周詳?shù)挠媱澅容^好。這樣等出現(xiàn)狀況的時候,不至于讓你手忙腳亂。要知道,在教育孩子上,“臨時抱佛腳”可不是一個好方法。
曾經(jīng)有一個小姑娘,每天很早起床,并且要求大人一定得陪她玩。她的爸媽無奈之余想出一個應(yīng)對的方法,那就是每天會提前放點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在女兒床邊,如果她可以自己玩一會兒而不是去打擾父母休息,那第二天她就會獲得更多的獎勵。自從實施了這個辦法,小女孩的父母終于不再那樣心力交瘁了。有意思的是,過了一段時間后,小姑娘主動要求爸爸媽媽不要每天早上都給她葡萄干和餅干了,她想要點別的食物。
孩子有脆弱的一面,天生會對很多事物感到害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黑暗、動物和長相有些特殊的人。家長不要對孩子的這種反應(yīng)過于敏感,當然也不要逼迫他去面對這些恐懼。
這么大的孩子,還會對不完整、有殘缺、有破損的東西感到不安。你常會聽到他們說“破了”或者“壞了”。所以,“修好”在他們的字典里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詞語。為他買玩具時,要選擇那些質(zhì)量好壽命長的。另外,如果玩具壞了,爸爸應(yīng)該盡快把它修好。此外,身體上的不健全(如纏有紗布的手臂)也會對他造成視覺沖擊,讓他感到害怕。更有甚者,他生日時你把完整的生日蛋糕切開,他都可能會嚎啕大哭一場。
如果這些害怕、恐懼感和不安讓3歲半的孩子很難承受,那你就要用平和的態(tài)度來舒緩他的這些情緒。要是他不敢一個人在院子里玩,你可以留下來陪他。要是他不敢一個人走下樓梯,你可以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下去。至于那些讓他恐懼的事物,你可以借此編首兒歌,用愉快的口音唱給他聽。如果他知道還有一個人和他一樣感到不安,他就會放松很多。
到了4歲時,這些情況會有所好轉(zhuǎn)。他會變得很堅強,也不再懼怕什么事物。你應(yīng)當利用這個時機,讓他勇敢起來
很多孩子從2歲半到3歲這段時間里,會有很多退化行為的產(chǎn)生。比如,他們開始懷念自己總在父母懷里的日子,所以常常要大人抱著。因此,有經(jīng)驗的媽媽在帶孩子出門時,會推著娃娃車。他有可能很不愿意坐車,不過只要你把他喜歡的毛絨玩具放到車里,他或許就會不那么抵觸。
孩子在3歲大的時候,可能是最“百毒不侵”的時候,你的威逼利誘對他可是起不到一點作用。即使在大街上,只要他不想走了,就絕不會再挪動半步。如果他不喜歡走路,那你最好讓他在家里玩,甚至可以帶他做一些家務(wù),像打果泥、榨果汁、包餃子、做湯圓這類活動,他既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又能吃到可口的食物,他會非常放松而開心的。你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待在家里,也不會過得枯燥無味。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的孩子3歲10個月,正是向往奧特曼的年齡。當孩子在路上不肯走的時候,她就給孩子披上一件外套,同時告訴他,家里正放著一包又甜又脆的餅干,等著小怪獸來吃。
孩子3歲時,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還沒發(fā)育好,當你看到孩子的手指還不能自由活動時,你要盡量幫幫他,千萬不要拉著他的手強迫他做好。
如果孩子假想自己有個朋友,那你就趁機告訴他,只有自己努力去做,才能成為“朋友”的榜樣。有的時候,他也會把自己假想成一只小貓或小狗,這時你就得好好想想,怎樣才能讓這只“小狗”或“小貓”去做那些你希望他做而他自己不樂意做的事。同時,我們也可以跟孩子開開小玩笑,比如洗澡的時候,你可以說“喂,小狗狗,請甩甩你頭上的水?!被蛘摺靶∝堖洌涯愕男∽ψ咏o我!”
跟孩子2歲時一樣,你得想一些管好孩子的技巧。當然,不一定非得板著臉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你能運用一些技巧與孩子和平愉快地度過每一天。因此,建議你盡量少使用那些責備、負面的字眼,因為那樣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jīng)]有面子或者產(chǎn)生尷尬的情緒。你可以多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如“可不可以……”“跟我一起”……“我相信你可以……”這種尊重孩子,讓他自己做出選擇的方法,會讓他感到非常欣喜,從而樂意與你配合。
同時,不要被孩子的“我討厭你”“我愛你”等口頭禪影響情緒,即使讓他發(fā)覺這些話可以瞬間改變你的心情,你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讓他得逞。
3歲半的孩子區(qū)別于其他年齡段孩子的表現(xiàn)是,他十分魯莽,有時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經(jīng)常橫沖直撞地搞破壞。這時候,家長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正確引導(dǎo)他的行為。比如要上樓時,你可以對他說“我們比比看,誰先到樓上。”
同時,這個“引導(dǎo)”也要掌握在適度的基礎(chǔ)上,不然,反效果產(chǎn)生的破壞力會讓你措手不及。當家長或老師熟悉這一點后,才能及時引導(dǎo)孩子的行為,轉(zhuǎn)移其注意力。舉個例子,當老師看到孩子們認認真真搭的積木,要被人破壞掉的時候,就要及時轉(zhuǎn)移孩子們的注意力,避免他們因為積木蹋垮而產(chǎn)生瞬間失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