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源 張新芳 王 紅 路雪梅 劉 威 朱 立
(1 長春市園林規(guī)劃研究院 吉林長春130000;2 睢寧縣農(nóng)作物栽培技術(shù)指導(dǎo)站 江蘇睢寧221200;3 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 吉林長春130000)
美 國 紅 楓 (Acer×freemanii JefersredAutumn Blaze) 為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別名紅花槭,北美紅楓等,樹形優(yōu)美,姿態(tài)挺拔,秋色葉鮮紅亮麗,生長快,壽命長,可達100年左右[1],常應(yīng)用于公園、小區(qū)、街道等場所,既可孤植又可列植,可做防護林,從南方到北方均有分布,氣候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葉花果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城市綠化較為理想的彩葉樹種之一。
長春市北緯43°81′,東經(jīng)125°28′,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歷史極端最低溫度為-36.5℃,全年無霜期120 d左右。年降水量為400~1 000mm,春季大風(fēng)干燥,夏季悶熱潮濕,秋季溫差明顯,冬季漫長寒冷。寒冬是新引樹種能否順利成活的關(guān)鍵。
由于受地理和氣候條件限制,長春市綠化以彩葉樹種為主,景觀單調(diào),更新難度大,可應(yīng)用的彩葉種類屈指可數(shù),難以滿足城市發(fā)展和市民審美提升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彩葉新品種來提升景觀效果、豐富園林樹種。
近年來,美國紅楓在國內(nèi)廣泛種植,華北、西北、長江流域均有栽培,但由于栽培地晝夜溫差小,葉色變化不明顯,景觀效果不理想,所以栽培面積不大,只有大連、丹東等地氣候濕潤,冬季溫度適宜,溫差大,葉色變化明顯,使得露地越冬安全,樹木長勢良好。因此,2017年開展了美國紅楓秋火焰(Acer×freemanii JefersredAutumn Blaze)的引種馴化研究。
從大連購買二年生美國紅楓苗木200 株,早春栽植于長春市園林規(guī)劃院苗圃(蔚山路與芳草街交匯),規(guī)格為1.5m×1.5m,栽植土疏松,肥沃,栽植前施足基肥,栽植坑用甲基托布津消毒,栽植后立即澆透水,塌實后覆土,封坑,起壟。
生長季節(jié)保證6 次鏟地,6 次趟地,并按氣溫變化適時澆水,早春、晚秋分別澆返清水、封凍水;早春穴施尿素以促樹木生長,夏季穴施磷酸二氫鉀以提高植物抗性,以期來年順利返青。
2.2.1 生長量與葉色變化
在栽植樹木中選擇50 株進行試驗。每年9月中旬開始葉色變化觀測;每年晚秋,樹木休眠后,測量一年生長量,包括胸徑,冠幅,主枝、側(cè)枝年生長量。
2.2.2 病蟲害
觀察生長季是否有明顯病害。
2.2.3 防護措施和越冬情況觀測
美國紅楓引種能否成功,安全越冬是關(guān)鍵。10月末,澆封凍水后,選30 株做樹干毛氈包裹試驗,將樹干分支點以下全部包裹;選30 株做根頸部培土試驗,將根頸用土完全覆蓋;由于長春盛行早春西南風(fēng),嚴重影響樹木返青,故選30 株做防護措施試驗,在西南方向做風(fēng)障;剩余部分露地越冬。
2.3.1 插條的選擇
插條是影響扦插苗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因素[2],6月中旬扦插,因過嫩或過老的枝條扦插都不易生根,成活,應(yīng)選擇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即當(dāng)年生柔韌有彈性的枝條。插穗選擇中、下部枝條,基部剪斜,約7cm,留3個芽和2片葉,葉片減去1/3。
2.3.2 扦插地點和方式
扦插地點選在長春市園林規(guī)劃研究院試驗基地(蔚山路與芳草街交匯)。苗床東南高、西北低,周圍設(shè)有風(fēng)帳,全光霧法管理,噴灌設(shè)施完整,噴灌時間可控。
2.3.3 扦插基質(zhì)
扦插基質(zhì)用高錳酸鉀消毒,選擇純河沙[3]和珍珠巖∶蛭石∶草炭=3∶2∶1進行對比試驗。
2.3.4 激素的選擇
用ABT 1 號+NAA(1∶1)溶液進行插穗處理,濃度為100、500、1 000mg/L。將修剪好的插穗下端速蘸15 s,每個處理100 株,重復(fù)3 次,同時做空白對照。
2.3.5 扦插后管理
扦插完畢,開啟全光霧設(shè)備進行噴灌。按天氣情況控制水量,早晚每隔20min 噴水1 次,1 次10 s;中午天氣炎熱,可每隔10 s 噴水1 次,1 次15 s。每隔7 d 噴一次葉面肥補充營養(yǎng),天覆塑料防雨布,天氣炎熱時,覆遮陰網(wǎng)防曬降溫。
由表1可見,美國紅楓生長速度較快。幼齡苗在長春地區(qū)胸徑年平均增長1.0~1.6cm,年冠幅增長40~50cm,主枝年生長量6~8cm,側(cè)枝年生長量8~14cm,株形挺拔,優(yōu)美。
9月下旬葉色開始由綠變紅;10月至11月上旬,由于晝夜溫差增加,葉色愈來愈紅,最后像一團烈火,非常壯觀;11月中旬葉片開始脫落。
美國紅楓栽植后,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病害。但樹干分支點和側(cè)枝上有圓形蛀孔,并有糞便和木屑排出,劃開危害處樹皮,可見光肩星天牛幼蟲,未見成蟲。
表1 美國紅楓的生長量 單位:cm
光肩星天牛幼蟲蛀食樹干,導(dǎo)致樹干空洞。若遇連雨天,枝葉沉重,樹木易“折頭”,可用插毒簽的方式防治。由表2可見,光肩星天牛危害處于上升的趨勢。
通過防寒試驗可知,枝干毛氈包裹的樹木、根頸處覆土的樹木、設(shè)置風(fēng)障的樹木、露地越冬的樹木,第二年均全部返青。說明樹木做防寒措施與不做防寒措施均能全部返青。這可能是由于長春2017、2018年冬季,最低氣溫為-28 ℃,日常溫度為-25~-10℃,被稱為“暖冬”,并未達到極值低溫,且低溫持續(xù)時間較短。所以露地越冬的美國紅楓也能正常返青,但不排除某一年冬季遇到極端低溫,因此,冬季應(yīng)繼續(xù)做好防寒措施。
表2 美國紅楓光肩星天牛幼蟲危害情況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濃度的激素在不同基質(zhì)中生根量不同。ABT 1 號100mg/L+NAA 100mg/L,速蘸15 s,珍珠巖∶蛭石∶草炭=3∶2∶1 基質(zhì)上,根系數(shù)量最多,根長最短,成活率最高,是苗木成活的最適配方。河沙的扦插成活率不高,可能是由于透水,透氣性好不易保存營養(yǎng),不利于插穗的生根。
表3 不同基質(zhì)及激素對扦插苗的影響
北美紅楓引種長春,生長良好,冬季可露地越冬,夏季未發(fā)生萎蔫、焦邊等現(xiàn)象,可安全越夏;引種后光肩星天牛危害較重。因此,在引種馴化過程中,越冬防寒和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是樹木成活的關(guān)鍵。
北美紅楓秋火焰嫩枝扦插采用全光霧法管理。受條件制約,只能在每年6~8月進行,使得生產(chǎn)扦插苗數(shù)量有限。若能選用扣拱棚或在大棚內(nèi)再覆拱棚扦插,數(shù)量將會大大提高,可為城市園林綠化提供源源不斷的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