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喆 尹鳳先
摘 要:近年來,日本人的婚姻觀在逐步發(fā)生變化。不僅選擇晚婚或不婚的人在逐漸增加,選擇事實婚姻的人也在逐漸增加。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形成與日本法律規(guī)定下的結婚制度以及社會制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自2016年日本的電視劇《逃跑可恥但有用》開播以來,事實婚姻這種日本社會歷史上就存在的“結婚”方式再次引起關注。然而, 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結婚而選擇事實婚姻這種共同生活方式呢?這其中又有何背景原因呢?文章結合2016年日劇《逃跑雖可恥但有用》來探討此問題。
關鍵詞:事實婚姻;法律婚姻;晚婚;不婚
2016年秋,日劇《逃跑可恥但有用》中“事實結婚”一詞,引起了日本社會的極大關注,同時也以20.8%的高收視率,成為了一大社會話題。故事圍繞著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線索展開,其中女主人公森山實栗(25歲)是成為派遣社員后又被辭退的心理學碩士,男主人公津崎平匡(35歲)是對結婚不抱有任何幻想的京都大學畢業(yè)的程序員。森山實栗在碩士畢業(yè)后,找工作屢屢失敗,終于當上一家公司的派遣社員后卻被裁員。這時父親森山栃男為她出謀劃策,讓她去自己曾經(jīng)的后輩津崎平匡家做傭人來謀生計。森山實栗在做家務中的表現(xiàn)得到了津崎平匡的高度認可,后來,森山實栗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提出了把結婚當成自己的工作這一想法,即以事實婚姻這一形態(tài)進行契約結婚——森山實栗成為津崎平匡的雇員,通過做家務來掙取生活費用,兩人對外宣稱已經(jīng)結婚,其他生活開支從兩人的薪水里扣除。這個日劇之所以引發(fā)熱議, 是因為他大膽地將事實婚姻這一“結婚”方式納入電視劇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家庭主婦的無償勞動,不婚主義者的生活姿態(tài),現(xiàn)代年輕人的晚婚不婚行為等問題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女性不結婚的原因
(一)結婚風險高
結婚的風險對部分女性來說,是非常高的。經(jīng)平成28年日本內(nèi)閣府調查,男性中有44.7%,女性中有37.0%認為男性應該在外工作,女性應該在家持家。這類女性受日本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影響,以嫁一個有錢人來養(yǎng)活自己為目標,大多數(shù)人選擇結婚后辭掉工作,成為專職家庭主婦照顧丈夫與孩子,對于她們,丈夫的薪水就是生活費的全部來源,當她們迫不得已與丈夫離婚時,只靠丈夫的撫養(yǎng)費生活是十分困難的。電視劇中森山美栗的閨蜜真野恵里菜結婚3年后因為丈夫出軌而考慮離婚時曾說,“工作3年可以留下工作資歷,而專職主婦離婚了卻什么都留不下來?!闭缯嬉皭{里菜所說,專職主婦因為沒有工作,離婚后因為沒有工作資歷,再加上照顧孩子花費時間,找一份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打零工雖然可以掙錢,但要維持家用、撫養(yǎng)孩子卻非常辛苦。即使是不離婚,部分主婦們的婚姻幸福指數(shù)也是十分低的,在NHK的一項調查中,有60%的妻子對丈夫抱有不滿情緒,56%的妻在結婚5年后開始討厭自己的丈夫,更讓人驚嘆的是,55%的妻子希望丈夫馬上死掉。可以看出,這樣的婚姻體制下,多數(shù)的家庭主婦并不幸福。而她們卻因為顧忌孩子的未來以及擔心自己的生計而選擇繼續(xù)忍受這份婚婚。
因為上述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去接受更高的教育,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工作,而不是依靠男性,在這種情況下,結婚已經(jīng)不是他們的終身目標,更多的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與自由。數(shù)據(jù)顯示,結婚之后,想要繼續(xù)工作的女性也在逐漸增多,然而因為,如結婚后必須改姓,若結婚后妻子仍工作,丈夫的社會地位將會受到影響等種種社會體制的阻礙,她們不得不放棄工作,成為普通的專職主婦。然而在事實婚姻的情況下,選擇事實婚姻的伴侶們選用自己的姓,互相尊重對方的私生活,否定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思想,有著更自由的多樣性生活,所以在他們實行事實婚姻后,仍然繼續(xù)工作的女性占大多數(shù)。
日本的女作家江國香知,林真理子在其作品中也描寫了很多不滿足于傳統(tǒng)婚姻,重塑自我,并追求自由意識的新時代女性。隨著男女平等思想意識的覺醒、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日本女性的婚姻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結婚生子已不是她們的唯一選擇。
(二)家務勞動的價值總是被無視
家務勞動是指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購買日用品等家庭成員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必須從事的一種無報酬勞動。一個人生活是家務由當事者自行解決,但結婚后,基本就會變成“男人工作,女人持家”,家務勞動多數(shù)由女性來完成。2013年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實行的調查中,妻子的平均勞動時間為工作日約280分鐘,休息日比工作日多20分鐘左右,約300分鐘左右,并且,若將夫婦進行家務勞動的總量設為100,結果顯示,妻子的分擔量遠大于丈夫,超過85%。然而,盡管做著丈夫6倍左右的家務,這份家務的勞動價值卻往往被丈夫忽視,有“因為是自己的妻子,所以做家務是理所當然的”這一想法的人不計其數(shù)。然而,這種思想就是平等的嗎?是正確的嗎?電視劇中,森山實栗將這種行為稱為“愛情的榨取”,因為喜歡,所以什么都可以為自己做,這種思想應該被堅決反對。在日本政府(內(nèi)閣府經(jīng)濟社會綜合研究所)的最新版報告書(2013年版)中,得出日本女性全體的平均1小時付出的家務勞動相對的報酬為1383日元,專職主婦所進行的無償家務勞動的平均時間為1年2199小時,由這兩項可以算出,專職主婦1年所進行的無償家務勞動的經(jīng)濟價值為“301.4萬日元”電視劇中森山實栗也對這項數(shù)據(jù)進行了列舉,并與主人公津崎平匡選擇了尊重主婦勞動價值的事實婚姻,用自己的實際勞動來賺取生活費用。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移,兩人逐漸從單純的雇傭關系變成了帶有戀愛關系的雇傭關系。津崎平匡以被裁員為由,向森山實栗求婚,在他看來,只要結婚就可以改變兩人的雇傭關系,從而省下付給森山實栗的雇傭金來維持家用,也就是說,通過結婚這一方式,將森山實栗的有償勞動變?yōu)闊o償勞動。在電視劇中簡單明了讓人恍然大悟的事實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
(三)女性對結婚對象要求過高
日本泡沫經(jīng)濟時期,女性對結婚對象的條件被總結為“三高”一詞,即“高學歷”、“高收入”、“高身材”。這在當時極為普通。而現(xiàn)在,又有“三平”一詞出現(xiàn),來比表示女性對結婚對象的要求,即“年收平均”“外表平凡”“性格平穩(wěn)”。然而這種平均是真正的平均嗎?女性所期望的平均年收為400萬日元,而實際年收入為400萬日元以上的單身男性大約只有160萬人,經(jīng)過計算,在適婚年齡25歲至34歲的獨身女性中,將會有230萬人成為剩女。在這230萬人中,雖然有很大一部分女性妥協(xié)選擇與低于自己要求條件的人結婚,但仍然想找到高條件或相信會等到有緣人的女性有很大可能就這樣錯過了適婚年齡。就像在泡沫經(jīng)濟時期,女性被比喻成圣誕蛋糕,過了24歲還未結婚,就會變得沒有價值,男性所要求的結婚條件同女性所要求的年收一般,那就是女性的年齡。2010年日本國勢調查中顯示,35歲到39歲的女性中,5年內(nèi)結婚的人數(shù)只占2%,也就是說,過了適婚年齡的女性,想要結婚是很困難的,這也是日本生涯未婚率(50歲時仍未結婚則被算入生涯未婚)持續(xù)增加的原因之一。然而,選擇事實婚姻的夫婦大多因為女性自己有工作,所以對對方的年收等并不過分要求,他們不考慮過多的社會與經(jīng)濟壓力等,可以不考慮太多外界壓力與喜歡的人進行結婚。
二、男性不結婚的原因
(一) 結婚很麻煩,感覺不到結婚的好處
雖說結婚讓男生變成男人,但在不將結婚計入自己的人生計劃的男性卻在增加。最長見的理由是結婚太麻煩。結婚之前可以自由生活,而婚后所有的事情都要兩個人一起決定,自由的時間幾乎要全部與對方共享。如電視劇中的風見涼太,他是社會中年輕帥氣、事業(yè)有成卻不想結婚的典型代表,當被女朋友問到是否想和自己結婚時,風間說,因為感覺不到結婚有什么好處,只是徒增麻煩,所以并不想結婚。另外他表示,就算失去也不會煩惱的東西,自己并不想買。乍一看非常冷淡,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這樣,很多年輕的單身男性并不想用結婚來束縛自己,他們吃穿不愁,繁瑣的家務可以去請傭人,孤單時便與朋友去居酒屋喝到天亮,一個人過得更自由、開心。然而對于這些人來說,怎樣的婚姻會讓他們覺得對自己有好處呢?電視劇中風間對主人公夫婦的事實婚姻這種婚姻方式非常滿意,兩人各自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之后就變成完全自由的狀態(tài),互不干涉,也不打擾。對以風間為代表的怕麻煩而不結婚的年輕男性來講,似乎事實婚姻這種相對自由的婚姻方式更適合他們。
(二)對戀愛沒有自信,討厭結束平穩(wěn)的獨身生活
以習慣了一個人生活,對戀愛沒有興趣或沒有信心,不想改變生活方式等為由,選擇不結婚的男性并不少。其中有很多人因為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而錯過戀愛時機,對戀愛更加沒有自信,一生不能結婚,孤獨終老。就像電視劇中森山實栗被問到,對大齡處男有什么看法時,森山所回答的那樣,有著高學歷,高收入,外表也不錯的人中有很多都是這種情況,這樣的人往往自尊心太高,不去主動出擊,因為太害怕自己被別人拒絕而受傷。電視劇的主人公津崎平匡就是這樣的男性,他有著京都大學畢業(yè)的高學歷,又在一家IT公司工作,有著相對不錯的外表,但因為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在戀愛中受傷,所以從不主動出擊,甚至將自己封為專家獨身者。像這樣,不結婚的多數(shù)男性就在這種情況下漸漸錯過了適婚年齡,越老越不愿意改變,最后只能一個人孤獨終老。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周圍人的眼光以及家人朋友的擔心,不得不選用契約性質的事實婚姻的人也有很多,在日本,許多婚姻介紹所已經(jīng)推出了各種契約結婚的方案,如為了讓父母放心,暫時只結1(3年的婚,父母病逝后就離婚的契約結婚,還有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進行的契約結婚。這種事實婚姻已經(jīng)作為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而漸漸增多了。
(三)經(jīng)濟狀態(tài)不足以支持結婚
如之前所說的那樣,不光女性受日本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影響,男性也會在這種思想下產(chǎn)生很大的經(jīng)濟壓力,結婚后的生活支出,養(yǎng)兒育女所需要的學費和補習班費用,住房費用等都落在一個人身上,許多男性因為并沒有一個很高的收入,所以擔心自己沒有可以用來結婚的經(jīng)濟力量,這類人往往選擇單身生活,即使戀愛,也絕不往結婚方向發(fā)展。然而選擇事實婚姻的夫婦多為雙方一起工作,這就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結婚的經(jīng)濟問題,成為許多低收入男性的選擇。
三、結語
日本的男性女性選擇不結婚的理由非常多,然而,結婚到底是為了什么而結婚的呢?是為了滿足父母?還是為了滿足周圍的人?結婚應是為了滿足當事人自己的一種婚姻制度,然而在社會的壓力下,這種婚姻制度已經(jīng)不適合所有人。許多人為了反對被這種制度所束縛,而選擇相對自由的事實婚姻,可事實婚姻并不能解決多有問題,盡管事實婚姻的夫婦有享受普通結婚夫婦的許多權利,可以保持夫婦別姓來保護各自的事業(yè)與自由的生活,更可以享受相對自由的生活,但事實婚姻也有許多不利之處。如一方需要緊急手術時,因為不能證明兩人的夫婦關系,而不能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兩人之間不能享受與普通結婚夫婦相等的繼承權,所生子女作為不被視為親生子女只能繼承親生子女所享有的1/2的繼承權等。日本現(xiàn)在的少子化社會狀態(tài)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而晚婚不婚則是促進少子化社會的一大因素。事實婚姻有很多普通婚姻所沒有的優(yōu)點,卻在一些情況下并不被外界所認可,也不能得到相應完整的法律保護。如果事實婚姻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法律保護與推廣,是否日本的晚婚不婚以及少子化社會將得到一定的改善呢?
參考文獻
[1] 李雯雯.關于日本事實婚姻的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
[2] 阪井裕一郎.家族主義と個人主義の歴史社會學:近代日本における結婚観の変遷と民主化のゆくえ[D].慶應義塾大學,2014.
[3] 白河桃子·是枝俊吾.「逃げ恥」にみる結婚の経済學[J].毎日新聞,2007.
[4] 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第15回出生動向基本調査(結婚と出産に関する全國調査)[R].調査研究報告資料,2017.
[5] 尹鳳先.江國香織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文學教育,2018,06.
作者簡介:房玉喆(1997- ),女,山東濰坊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日語系本科生;尹鳳先(1975- ),女,朝鮮族,遼寧沈陽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日語系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育、中日女性文學比較、比較社會文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