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尉 梁靜 羅超英 張鑫
摘 要:我國傳統(tǒng)書院園林景觀深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影響。文章挖掘岳麓書院景觀中的“天人合一”文化,并試圖將這一文化運用到現(xiàn)代大學建設中。通過運用實地調(diào)查與對比分析法等,對湖南岳麓書院“天人合一”的文化內(nèi)涵、書院景觀中的構成要素及基址微觀選擇等進行研究,針對目前很多大學校園建設缺乏獨特文化的現(xiàn)狀,提出了現(xiàn)代大學校園建造時需融入自身及當?shù)匚幕?,很好地達到“天人合一”效果的建議,希望為傳承與發(fā)展書院文化及景觀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景觀特色之路上提供啟迪。
關鍵詞:書院景觀;天人合一;岳麓書院
一、概況
在歷史上,湖南省一直是書院建置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正所謂知識造就人,出了很多名人也便不意外,本文選取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書院之一岳麓書院進行研究。目前著眼于“天人合一”文化與具體地方特色書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過聯(lián)系“天人合一”與湖南岳麓書院景觀,來分析“天人合一”在湖南岳麓書院景觀中的運用。人離不開自然,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此研究可以分析前人在建設書院中的優(yōu)點及不足,汲取其優(yōu)點,希望有些設計方面能在現(xiàn)代景觀中發(fā)揚光大。
二、書院景觀中的“天人合一”文化
(一)書院景觀重視“天”
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我們的祖先在很早就提出與大自然共存的理念,在書院建設中也體現(xiàn)著“天人合一”思想,這里主要分析湖南的岳麓書院。
1.場地分析
為了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和諧,促進性情的陶冶、雜念的消除、學習的認真、心靈的洗滌,故名勝之地出現(xiàn)了書院及其園林。書院景觀的創(chuàng)立遵循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文化,體現(xiàn)在岳麓書院建在麓山湘水邊上。岳麓書院建在岳麓山黃洞下,東是湘江,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每一寸場地都獨一無二,是依山傍水的典型。岳麓書院總體格局上呈中軸對稱格局,采用中軸對稱的縱深多進院落樣式來詮釋“禮”[1]。書院園中幾十個大小不一的庭院組成的建筑群,坐西朝東,并有明顯的中軸線及兩橫兩縱互相交織且南北對稱的軸線。
南北方向上“兩橫”由湘水校經(jīng)堂、講堂、大成殿及南部的園林組成。依山傍水地發(fā)展起來的書院園林,通過逐漸升高的態(tài)勢來模仿自然山體。在東西方向上“兩縱”的主次軸線,湘江經(jīng)堂為主軸線的起始點,百泉軒建在其右側。文廟向左是照壁、大成門、牌坊門、大成殿,次軸在大成殿的東西向[1]。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觀是強調(diào)天地萬物相輔相成,互相依托,相互影響,其有力支持了書院的選址、依山就勢的造景手法。
2.信息表達
視覺聽覺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建筑色彩的導向性、道路變化的導向性等。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平面圖中視覺效果是第一要素,信息表達上采用最簡單的線條。人走進去便能看到導示系統(tǒng)、其位置的先后順序等都體現(xiàn)著“天人合一”思想。
在景觀處理方式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法讓岳麓書院融入麓山并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同時,在采用卷棚式屋頂?shù)挠鶗鴺呛蠓皆灾泊蠊趩棠?,這讓書院建筑很好地過渡到自然山體,使人工之物建筑與自然的山水巧妙地結合,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1]。巧于因借使人們在視覺上產(chǎn)生錯覺,反而擴大空間,給我們傳達了最直觀最準確的信息。
3.理性探究
理性邏輯思維不僅靠感性直觀感受,在營造岳麓書院園林時還注重尊重自然,受一定的禮制思想和嚴格等級序列的制約。如岳麓書院園林中采用風火墻,這是感性的湖南特色民間建筑樣式,在理性的整體布局設計上,它又蘊含著深刻的園林文化氣息和書院文化,使地方建筑很好地融入書院園林。
(二)書院景觀關注“人”
為滿足人的需求,書院與書院景觀得以建造。這里的“人”是古代“天人合一”中所提及的,也是書院景觀中的使用者,我們?nèi)ジ兄h(huán)境,融入環(huán)境,是環(huán)境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如果一個環(huán)境能吸引并留住大部分人,它就能稱為是成功的人性場所。
人的生理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書院建筑的使用功能方面,如教學區(qū)、祭祀?yún)^(qū)、藏書區(qū)、休息區(qū)等。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后,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領域感、趨光性[2]。人的心理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書院的意境營造上,其中,書院植物配置有獨到之處,高低錯落的植被層次感很好地模仿了自然,在整體中求變化,色彩豐富,香氣宜人。小到框景設計,大到整片園林設計都很好地詮釋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表達。
三、“天人合一”在書院景觀中的運用
(一)景觀構成要素
地形、建筑、水體、植物等是景觀構成要素[3]。首先選擇合適地形,之后的滲水、風強度等問題便可以通過自然自行調(diào)節(jié),且還能增強岳麓書院的景觀性,并能支配景觀中其它要素。其次就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它的功能性體現(xiàn)在講堂、大門、藏書樓等,及祠、廟、堂等祭祀活動用屋中[1]。此外,景觀性建筑的代表有亭、牌坊、廊、軒等。再次,在水體方面,岳麓書院的八景即桃塢烘霞、柳塘煙曉、碧沼觀魚、風荷晚香、花墩坐月、竹林冬翠、桐蔭別徑、曲澗鳴泉,其中與水有關的就有四景。最后,岳麓書院在植物的選擇上,廣植在庭內(nèi)的常綠樹木有香樟、桂花、大葉女貞、松樹等,不單是利用它們綠化環(huán)境,更多的是取其寓意,如:桂花樹,折桂表達中舉之意;松、梅、竹代表君子;蓮花代表清廉等。這對古代文人的生理和心理起到積極作用。詩情畫意是古代文人一直所追求的,因此古人在建造書院時,會把所追求的意境用“天人合一”的建造思路表現(xiàn)出來,以此來建設自己理想的書院。
(二)其它要素
1.選材
在選材上為了把書院營造出簡潔大方的空間風格,并滿足各種不同空間用途。在道路廣場鋪裝上使用本土材料有青磚、卵石、花崗巖等,大部分欄桿選用木材和石材,以此體現(xiàn)出書院的古樸氣質(zhì)。
2.碑匾
在景觀文化形態(tài)中,碑匾的色調(diào)有粉綠、青灰、黑白、深棕等,給人一種雅致而樸素的體驗。此外,岳麓書院中的碑匾還能有效引導視線,豐富視覺空間層次感。其碑匾上的文字非常講究,是經(jīng)過深思斟字酌句得出的,具有深遠的寓意及耐人尋味的哲理。
3.細節(jié)部分
在細節(jié)設計上,書院沒有為了追求精美而刻意采用復雜的處理手法、復雜多變的精美裝飾,而主要追求空間上的意境表達,哪怕小到欄桿上的雕飾都有寓意美好的簡潔紋理,能觸動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讓整個空間氛圍變得恰到好處。這樣便輕松營造出獨具特色的書院人工景觀。
(三)“天人合一”在大學校園建設方面的運用
中國傳統(tǒng)書院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之一,是物化了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空間,也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的物質(zhì)載體[4]。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極具代表性,蘊含深厚的“天人合一”文化,在建設現(xiàn)代學子學習的大學校園時,也需要將當?shù)氐靥厣幕\用在建設校園建筑及景觀中,使學子的學習環(huán)境能潛移默化地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及修養(yǎng)品行。
目前將“天人合一”文化運用到大學校園建設的范例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在景觀層面體現(xiàn)著“天人合一”文化,具體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學生宿舍學思樓與知行樓的合一亭中有很好的詮釋[4]。 將“天人合一”文化在建設大學校園中發(fā)揚光大,這不單單是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倡導回歸自然,還與我們目前很熟悉的生態(tài)景觀和綠樹建筑所倡導的綠色、環(huán)保、尊重自然等有很多相似之處。在修建大學校園時要注重景觀和諧發(fā)展,貫徹校園景觀文化建設和普遍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深化林業(yè)改革,同時運用新科技[5],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我們通過對“天人合一”在岳麓書院景觀中的應用研究,分析其文化內(nèi)涵、功能分區(qū)、地址選擇的由來,認為在設計中要把理性的邏輯思維和感性的抽象思維想相結合。書院景觀重視“天”,注重保護自然環(huán)境,呵護每一寸土地,尊重各異場地的特性,這體現(xiàn)在岳麓書院的景觀構成以及植物景觀、鋪裝選材、碑匾和細節(jié)設計等方面。“天人合一”文化對學子的教育產(chǎn)生了強有力的影響,開闊的空間和舒適的景觀能使人們的心情變舒暢,這種好的心理感受能促進學子潛心學習及修養(yǎng)品行。因此,“天人合一”文化急需應用在現(xiàn)代大學校園的建筑和景觀中,建造過程中的一切都需要我們尊重、順應自然,注重生態(tài)環(huán)保,例如,建造時注重古樹的保留,選擇環(huán)保材料等。最后,向現(xiàn)代大學校園在“天人合一”文化建設方面提出一些建議:將“天人合一”文化融入到現(xiàn)代大學校園建設中,不是將其生硬地套進去,而是結合此大學及當?shù)匚幕厣?,取其精華,運用到從構思、選址、功能劃分、配植選材及安置位置、施工到完工等全過程,恰到好處地達到與自然相協(xié)調(diào)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帆.岳麓書院園林造園意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2]劉洋.“天人合一”在風景園林專業(yè)景觀設計課程中的新思考[J].林區(qū)教學,2017(9):5-7.
[3]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琚豫婕.書院情境視角下的大學校園空間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5] He Hongcheng,Wei Hailing,F(xiàn)ei Yin.Research into harmony forestry and green Hunan construction[C]//第三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論文集.福州:中國林學會,2013:1-6.
作者單位: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通訊作者: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