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2013年9月24日,碧波蕩漾的青島母港,載著“蛟龍”號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在歷時113夭、行駛16505海里后勝利返航。在此期間,“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展了三個航段共21個潛次的下潛作業(yè)和常規(guī)調(diào)查,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潛水器駕駛艙里,有一個年輕人神情專注,操作熟練。他,就是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首批潛航員、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唐嘉陵。
2003年高考之后,唐嘉陵和很多人一樣,抱著離開家自己闖的心態(tài),在高考志愿單上鄭重地填上了“哈爾濱工程大學”。然后從西南到東北,從川蜀到關東,他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
他北上求學的第一站并非是錄取通知書封皮上標注的哈爾濱工程大學,而是秦皇島北戴河。當時已是八月底,海風吹過涼意襲人。“那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看海,因為天冷也沒什么游人,我站在那兒就覺得大海特別寬闊浩瀚,也沒想著今后竟然會和海洋結(jié)緣至此?!碧萍瘟陝忧榈卣f。
大學期間,唐嘉陵學習努力,遇到問題肯花力氣鉆研,同學遇到問題,他也總是樂于幫忙。
充實忙碌的大學生活轉(zhuǎn)瞬就接近了尾聲,和所有同學一樣,唐嘉陵也開始準備考研、求職。此時,學校里一則深潛試航員的招錄通知吸引了他,激起了他內(nèi)心對大海的向往。
潛航員唐嘉陵進艙。
唐嘉陵在操作“蛟龍”號航行。
2006年的圣誕節(jié),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人生中一個普通的圣誕節(jié)。而對于唐嘉陵來說,卻意義非凡。當天晚上八點左右,他接到了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電話:“愿不愿意到我們青島來?”
得知自己通過層層選拔順利成為首批深潛試航員,唐嘉陵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皶r間都好像停頓了十幾秒,覺得自己太幸運了”。
“蛟龍”號構(gòu)造尖端復雜,要求駕駛員有極寬的知識面。初來乍到的唐嘉陵沒有任何經(jīng)驗,白天接受訓練學習潛水器材料等相關知識,晚上就抓緊時間鉆研技術人員推薦的書。從船舶到液壓再到機械組裝,讓原本電子信息專業(yè)的唐嘉陵下足了功夫。
“因為是第一批試航員,為深潛安全考慮,一些專家對我們的能力還是有質(zhì)疑,當時就是想盡快充實自己,把知識短板補上?!碧萍瘟昊貞浾f。
作為一名深潛駕駛員,不僅需要了解潛水器的相關知識,體能和心理素質(zhì)也至關重要。一開始的體能訓練,唐嘉陵總是不達標。12分鐘跑三千米讓這個四川小伙子有些力不從心,他重新拾起大學時早起跑步鍛煉的習慣,終于提高了身體素質(zhì)、達到了測試要求。
2009年7月,經(jīng)過多方面的訓練,逐漸掌握了潛水器操作的唐嘉陵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海試。
“‘蛟龍?zhí)栐O備昂貴,構(gòu)造精良,凝結(jié)了很多專家的心血。它脫離母艦下潛時,交到了我手上,就是真刀真槍。擔著這么大的責任和信任,還是很有壓力的。”回想起最初下潛經(jīng)歷時,唐嘉陵說,“那時候操作很謹慎,都是在腦海中先自己過兩遍,必須保證操作流程和動作準確無誤?!睆淖铋_始的幾十米到后來的幾千米,他從一個深潛的初學者成長為有膽有識的潛航員。
近30次的海試下潛經(jīng)歷,7000多米的下潛深度,近300天的海上生活,這一系列代表著成就的數(shù)字背后有著另外一串數(shù)字:6年深潛專業(yè)的學習和訓練,一年中11個月在海上“放逐”的堅持,單次連續(xù)下潛作業(yè)長達12小時。
“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用來為夢想而奮斗才最有價值”是唐嘉陵的堅持。作為我國首批自主選拔、培養(yǎng)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潛航員,他全程參與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000米級至7000米級四次海上試驗,以及2013~2015年的試驗性應用航次。在海上試驗中,他連續(xù)3年駕駛潛水器達到海試最大深度、刷新最長水下時間,取得了大量珍貴的作業(yè)成果。在7000米級海上試驗任務中,他駕駛潛水器兩次分別下潛到6965米和7062米。
正是這樣一種對海洋事業(yè)和深潛工作的堅持和熱愛,唐嘉陵在太平洋底刻下了屬于中國的深度。
作為第一代潛航員,唐嘉陵的成長和“蛟龍”號休戚相關。從最初的一個架子,到現(xiàn)在世界下潛能力最強的潛水器,唐嘉陵見證了“蛟龍”號的成長,而“蛟龍”號也見證了他的成熟。因為這樣的一種特殊感情,唐嘉陵沒事的時候總愛看看“蛟龍”號。一次吃過午飯,他繞著“蛟龍”號散步,碰巧它“肚子”那兒一滴溫乎乎的油滴到他的臉上。異常的油溫讓他發(fā)現(xiàn)了蓄電池的短路故障,及時處置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fā)生。
“類似的經(jīng)歷我的戰(zhàn)友也有過,不算什么??赡芫拖裎覀兝蠋熣f的那樣,我碰巧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了正確的地點。”提起這件事,唐嘉陵言辭謙遜。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背后折射的卻是他幾年里對潛水器的構(gòu)造等知識的日積月累,對突發(fā)情況的時刻警惕和果斷處理。
任務圓滿完成返航后,唐嘉陵仔細觀察采樣成果(透明海參樣品一只)。
“每一次下潛都是從零開始”是“蛟龍”號海試團隊確保每一次下潛安全返航的保障,這也是唐嘉陵堅持的原則。海試后,“蛟龍”號緊接著進入了試驗性應用階段,5年時間累計在海上500余天,圓滿完成了中國大洋31航次、35航次、37航次和38航次任務,作業(yè)海域包括中國南海、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jié)核勘探區(qū)、西北太平洋富鈷結(jié)殼勘探區(qū)、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qū)、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調(diào)查區(qū)、馬里亞納海溝及雅浦海溝區(qū)域,下潛近100次,實現(xiàn)了百分百安全下潛。
“下得去,上得來”是唐嘉陵對“蛟龍”號的評價,同時,在試驗性應用階段他踐行中國載人深潛精神,保證了裝備和人員的安全,協(xié)助科學家獲得了豐富的科學成果,他從不把潛水器當作工具,而是自己的戰(zhàn)友和兄弟,并拼命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以嘗試掌握潛水器每一個細微的現(xiàn)象或變化,嘗試掌握這個戰(zhàn)友、這個兄弟的最新狀態(tài)或者情緒。
“對于我和我的同事們來說,‘蛟龍?zhí)柺菓?zhàn)友是兄弟。沒有‘蛟龍?zhí)柕匿摻铊F骨來支撐我們走到深海,也不會有潛航員。”唐嘉陵滿懷真情地說。
摘編自中國青年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