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壯
通過研究在等量氮、磷、鉀肥用量條件下,不同鉬肥噴施量對當地大豆產量及效益的影響,得出當地最大鉬肥施肥量和最佳鉬肥施肥量。研究表明:鉬肥的施用能夠有效提高大豆株高、主莖節(jié)數、莢數、莢粒數,同時,鉬肥還能夠有效降低底莢高。鉬肥用量和大豆產量之間存在二次曲線關系,其回歸方程式為:Y=-1.8426X2+6.3503X+165.45(r=0.8421**)。當鉬肥最大用量為1.72%,此時大豆產量最高。在當前氮磷鉬施肥條件下,大豆鉬肥的最佳施肥量是1.5%,產量為172.1kg/畝。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5年在黑龍江八五四分公司現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旱田試驗地進行。試驗地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整齊,不易受旱澇災害影響。土壤為白漿土,土壤養(yǎng)分狀況如下。
1.2供試材料
供試大豆品種:合豐50。
供試肥料:鉬酸銨(分析純鉬含量為54.3%)
對照肥料:尿素(浩良河產,含N46%),磷酸二銨(北大荒牌,18-46-0),氯化鉀(俄羅斯產,含K2O60%)。
1.3試驗設計
本試驗進行單因素6水平3次重復試驗,6個水平為0水平(Mo0)、1水平(Mo1)、2水平(Mo2)、3水平(Mo3)、4水平(Mo4)、5水平(Mo5)。0水平常規(guī)施肥,不施用鉬肥,1水平為鉬肥0.5%用量,2水平為鉬肥1%用量,3水平為鉬肥1.5%用量,4水平為鉬肥2%用量、5水平為鉬肥2.5%。噴施用量:30kg/畝。常規(guī)施肥,(尿素2.0kg/畝,磷酸二銨15.0kg/畝,氯化鉀4.0kg/畝)。各處理除鉬肥外,其他肥料、田間管理完全一致。
1.4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試驗播種日期為2015年5月6日,收獲期2015年9月28日。栽培密度為2.1萬株/畝。試驗每個處理小區(qū)行長10m,行距0.65m,6行區(qū),小區(qū)面積39m2。采取人工壟上雙條點播。施肥采用人工分層施入。底肥深度為18-20cm,覆土5-8cm后,在施種肥后覆土2-3cm后播種,播種深2-3cm。病蟲防治及其它管理同大田生產。
1.5觀察記載項目
生育期調查,生物性狀調查,植株形態(tài)、產量等農藝性狀調查。成熟期考種、計產。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鉬肥處理生育性狀調查分析
從大豆生育性狀等方面看,由表2可見,鉬肥的施用能夠有效提高大豆株高、主莖節(jié)數、莢數、莢粒數,同時,鉬肥還能夠有效降低底莢高,但當用量達到一定值時,鉬肥增加后效果有所下降。
2.2不同鉬肥處理對大豆產量的影響。
大豆最大施肥量是肥料用量的極限量,最佳施肥量是當前生產上的推薦用量,此量不僅降低大豆生產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為品種,增加施肥效益,而且對糧食的安全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都有重要意義。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鉬肥施用量對大豆產量產生了影響。大豆隨著鉬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當鉬肥達到一定數量時,大豆產量最高,再增加施鉬肥用量,其產量有下降趨勢。鉬肥用量和大豆產量之間存在二次曲線關系,其回歸方程式為:Y=-1.8426X2+6.3503X+165.45(r=0.8421**)。表明,在當前施肥狀態(tài)下,當鉬肥最大用量為1.72%,此時大豆產量為170.9kg/畝。
2.3不同鉬肥處理產量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不同鉬肥處理的對比中,從不同施肥處理的產量上看,施用鉬肥處理能夠增加大豆株粒數、百粒重,提高大豆產量,增產效果為Mo1.5>Mo2.0>Mo2.5>Mo0.5>Mo0,其中處理Mo1.5的畝增產量最多,為6.3kg,增產3.6%。因此,在當前氮磷鉬施肥條件下,大豆鉬肥的最佳施肥量是1.5%,此時大豆產量為172.1kg。
3 小結
從大豆生育性狀等方面看,鉬肥的施用能夠有效提高大豆株高、主莖節(jié)數、莢數、莢粒數,同時,鉬肥還能夠有效降低底莢高,但當用量達到一定值時,鉬肥增加后效果有所下降。
鉬肥用量和大豆產量之間存在二次曲線關系,其回歸方程式為:Y=-1.8426X2+6.3503X+165.45(r=0.8421**)。表明,在當前施肥狀態(tài)下,當鉬 肥最大用量為1.72%,此時大豆產量為170.9kg/畝。
從不同施肥處理的產量上看,施用鉬肥處理能夠增加大豆株粒數、百粒重,提高大豆產量,增產效果為Mo1.5>Mo2.0>Mo2.5>Mo0.5>Mo0,其中處理Mo1.5的畝增產量最多,為6.3kg,增產3.6%。因此,在當前氮磷鉬施肥條件下,大豆鉬肥的最佳施肥量是1.5%。
(作者單位:157126黑龍江省海林農場農業(y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