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進海
王老慶元先生,號湖人,字可夫。湖北監(jiān)利龔場鎮(zhèn)渡口村人氏,與吾相距十里之遙。然,一條排澇河之隔,遂成天塹,未曾與先生謀面。后于容城與先生相識于詩社,相交于詩壇,促膝于福田,審稿于荊臺。每與先生交流,有感于先生之博學,機敏,侃侃而談,風趣幽默,引經(jīng)據(jù)典,縱橫捭闔,天文地理,醫(yī)術醫(yī)理,論天下事,講人間情,無不讓吾受益匪淺,大有所獲。先生觀顏于有無問,察物于分毫處,又無不令吾嘆服。深有相見恨晚之感。
先生六歲人塾,師從當時名流柳榮揚(柳關)、張海山(洪湖)、蔡九經(jīng)(容城)、十三寒暑,苦度春秋。勤讀經(jīng)史,博覽群書。古籍中凡所目及者,無不涉獵。十四吟詩,十六學書,知仁義禮智信,通琴棋書畫詩。數(shù)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拾遺于韻海,補闕于詩鄉(xiāng)。詩詞曲賦千余篇,今逢先生古稀之壽,以《湖人詩集》冊之。先生請吾為之作序,吾才疏學淺,甚感慚愧,先生誠邀之,吾惶而恐之以應。
先生之詩詞,下筆千鈞而著墨一點,抑揚頓挫而錯落有致,聲律鏗鏘而韻律悠揚,章法嚴謹而結構靈活,點面結合而虛實適度,思維縝密而條理分明,修辭得當而手法嫻熟,勇于創(chuàng)新而意境高古,目光敏銳而發(fā)人深省,集可讀性、可賞性、知識性、學術性于一體,是一冊不可多得之詩壇佳著也。
每讀先生之作,皆愛不釋手。常搖頭晃腦,吟哦數(shù)遍,陰陽平仄之協(xié)調,聲律韻律之和諧,精神視覺之舒適,總讓人無疲勞之感,往往為之興奮而拍案叫絕。尤其先生對歷史人物之評價,更一針見血,人木三分。立于國家、社會、民生之高度,作出獨特見解。如:
蘇州城過伍子胥廟
為復家仇苦借兵,烽煙四起禍荒荊。
長江痛涌漁翁淚,子夜悲聞浣女聲。
獻媚求榮奴異國,除奸斬首掛皇城。
千秋毀譽難分辨,萬世賢愚少共鳴。
此詩,先生從伍員因家仇而媚于外邦、禍于國家、殃及百姓,背叛國家,使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妻離子散,滿目瘡痍之痛心疾首始,到伍員身首異處,頭懸國門而終。批評伍員不忠不孝不義,人隋人理,使國家破碎,人民逃亡。戰(zhàn)火紛飛,鞭尸平王。引狼入室,家人遭殃??芍^罪大之惡極也。為一己之私,媚外借兵,血腥屠城,使祖國將士因之捐軀,使家鄉(xiāng)父老因之離鄉(xiāng),孰賢孰愚,先生筆下分明。為歷史對伍員蓋棺定論發(fā)表了獨特意見。
讀先生詩詞,是一種品味,高端而大氣。是一種享受,仿佛徜徉于花海。是一次盛宴,如飲瓊漿,沁人肺腑,使人超然而脫于世俗之外。其節(jié)奏明快,詩脈暢通,起承轉合,文到法成。正如清沈德潛《說詩啐話》云:“詩貴性情,亦須論法,雜亂而無章,非詩也。然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于其中。”先生之詩,法度嚴明,水到渠成,毫無雕琢之感,亦無粉飾之辭,宛若天成。如:
重陽詠菊
秋高氣爽又重陽,野菊籬邊自吐芳。
不與百花爭季節(jié),但留清氣耐風霜。
此詩開篇交待時間,承拓一步破題,猶驪龍之珠,抱而不脫。亦如草蛇灰線,不即不離而恰到好處。即則傷體,離則傷氣。轉接自然,俯仰上下,照顧前后。古人云:“合處要風回氣聚,淵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須言有盡而意無窮。”此詩成矣,章法得體,構思精巧。神轉意合,回味無窮。如此良篇佳構,后來者當引以為范賞而習之。
《湖人詩集》凝先生之心血,集先生之智慧。以時代心語,歌祖國之繁榮;山川攬勝,吟神州之升平;紀念酬贈,贊朋友之真誠;感事抒懷,吐先生之心聲。雖然先生早期作品,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值得詩家和詩詞愛好者品之,賞之,效之。
嘆吾學識有限,未能詳釋先生內蘊,深感愧之。擱筆之時,吟七律一首以賀,是為序。
湖人詩集墨飄香,又見可夫添一章。
美譽聲聲傳梓里。歡歌片片響詩鄉(xiāng)。
先生詠得三江秀。后世傳承萬古揚。
今日稀齡斟壽酒,圍爐共飲盡流觴。
(作者系湖北監(jiān)利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田詩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