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五歲開始,媽媽便牽著懵懵懂懂的我走入一個新鮮的世界,那就是舞蹈。
一個人不諳世事的最大好處就是別無選擇,能夠勇往直前。而當時的我恰恰就是如此,方向明確,繼而大步向前。咬牙完成每一個軟開度練習,隱忍其間無數(shù)疼痛的突襲。堅持把每一個動作做到極致,不顧汗水滴落。這讓我在日后的人生之旅中始終堅信,人的意志恰似鋼鐵,只有百般錘煉,淬火打磨,方能所向披靡。
所以,直到現(xiàn)在,倘若你問我:“最滿意自己身上的哪種品質?”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不嬌氣,不放棄。”而這種堅毅正是從兒時習舞過程中無數(shù)次的咬牙、無數(shù)次的流淚、無數(shù)次比別人多堅持的那一秒中收獲的。
對從小習舞的人來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無疑是一個夢一般的地方。收到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晚上,我興奮得無法入睡,在心底無數(shù)次暢想自己身著舞蹈學院附中標準裝扮走進練功房時的場景,以及身邊無數(shù)艷羨的目光,頗有些衣錦還鄉(xiāng)的沾沾自喜。
然而,思緒蔓延至舞蹈學院附中的生活,暢快淋漓中竟也生出了一絲恐懼不安。終日與舞為伴,稍微松懈肢體便會漸漸僵硬,唯有如永動機般不休不止,方能保持舞之鮮活。訓練已然如此,傷痛更是家常便飯,恐怕唯有視舞如命、愛舞成癡之人方能受此苦累仍甘之如飴。而我是否能夠做到?無數(shù)次捫心自問,得到的答案都是縹緲不定。
人往往如此,倘若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則百般情愿且樂此不疲,并認為那就是熱愛,甚至鐘愛。然而,一旦需要潛心鉆研、扎根于此、志業(yè)終身時,便退避三舍、逃之夭夭。此時方覺此前種種絕非熱愛,更非鐘愛,僅僅是喜愛而已。
于是,當其他小伙伴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當眾人皆認為我會順理成章地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時,我卻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將自己心目中的舞蹈學府拋來的橄欖枝拱手讓人?;蛟S有一點心疼和不甘,有一點膽小和退縮,但更多的想法是面對未來,我需要更多的可能。小學畢業(yè)時就將人生定位,豈不是過于輕率?倘若可以留給自己多選題,為何只做單選題呢?
如今看來,當初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放棄了康莊大道,選擇了十字路口,我得以經(jīng)歷更多的轉角,領略更多的風光。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誰又能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妄下定論?面對世間所有的境遇和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堅定自己的選擇,生命會隨之呈現(xiàn)獨有的風景。大抵唯有如此,方能在生命盡頭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曾拼盡全力,聆聽內心,選擇至此,無怨無悔。
彼時習舞,老師常常會給我們灌輸一種理念,并試圖將其培養(yǎng)成我們的習慣。比如搬腿一分鐘,你常常會因為中途勞累而動作失準,但即便手臂酸楚無比進而僵硬無力,也絕不能就此放棄,因為輕易放手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奮力堅持直到倒數(shù)的最后五秒,拼盡全力,將身體調整至最為標準之姿,如有可能,必以更高標準完成動作,完美收官。后來,我漸漸察覺,每一次的竭盡所能不再是體力上的較量,而是心力上的長進。每一次未被怯懦、懶惰擊倒的考驗,都是對意志最好的磨礪。
誠然,當年習舞并非出于自愿,但我至今仍然感謝媽媽當初所做的決定。因為童年與舞結伴著實讓我收獲頗豐,也讓我的人生充滿了音符的靈動和舞蹈的從容。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要說:“每一個與舞結緣的瞬間,都是與時光翩躚的享受?!北M管未能終生以舞為業(yè),但舞蹈與我的緣分未曾終止。正是舞蹈以柔弱之姿,培育我剛毅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