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鷗
如果要求孩子從小力爭分數(shù)進入全校前10名,孩子就會一切圍繞考試轉,從而走入只重視分數(shù)而不顧能力提升的誤區(qū)。
我在重點高中任教12年,看到了周圍大量的生活實例,覺得許多家長教育孩子很不科學。比如,不少媒體在給人們講述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時,往往以哈佛神童、國際中學生數(shù)理化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之類的頂尖人物為例,但這些孩子大多都有非凡的天賦,普通孩子根本無法企及。還有一些例子提到家長對孩子過于嚴苛,給孩子自由太少,讓孩子很苦,但得到的結果卻與家長的愿望相反?,F(xiàn)在,我想介紹一個身邊的實例,其體現(xiàn)了最普遍的教育規(guī)律,對家長或許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老韋是一家企業(yè)的領導,因為善于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他有自己獨特的教子觀。兒子上學伊始,在培養(yǎng)兒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同時,老韋告訴兒子: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必要非要進入全校前10名,學習上只要盡力就行,到了高中后再全力以赴。一般人都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么不在小學、初中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全校遙遙領先?老韋說,現(xiàn)在許多學校是應試教育,其目標是追求分數(shù)和升學率,很多尖子生雖然分數(shù)較高,但由于知識不廣博、不扎實,綜合素質有欠缺,會導致后勁不足。如果要求孩子從小力爭分數(shù)進入全校前10名,孩子就會一切圍繞考試轉,從而走入只重視分數(shù)而不顧能力提升的誤區(qū)。
老韋當然要求孩子重視課內學習,重視考試,但更教育孩子要重視課外學習,重視暫時不考試或不直接考試的內容。他為孩子挑選購買了許多書刊,盡量做到與其年齡相適應,趣味性與科學性相結合。他幫孩子規(guī)劃好學習時間,使孩子學起來感到十分有趣,從而既輕松快樂又提高了學習成績。
去年,老韋兒子的高考成績在市重點高中排名全校第二,許多人都認為他兒子應填報清華大學,但老韋卻指導兒子第一志愿填報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專業(yè)。結果,兒子高考分數(shù)是792分,高于清華大學錄取線34分。許多人都為他沒給兒子報清華而惋惜,并建議他讓兒子復讀一年,明年更有把握考清華。但老韋卻有他獨到的見解。
老韋說,按孩子平時成績,在區(qū)前50名到150名之間,高考實際成績有一定彈性,而清華符合兒子發(fā)展方向的兩個專業(yè),在本區(qū)只招10人。以他的分數(shù),不可能進入前10名,報清華這兩個競爭最激烈的專業(yè)落選的可能性很大。若復讀明年再考,全區(qū)前100名學生實力都很強,幾乎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考前10名。能讀清華當然好,但更要尊重實際。讀什么學校是重要的,但讀什么專業(yè)更重要。
能讀哈佛、清華確實能引起“轟動”,連帶家長也感到榮耀。人在潛意識里是偏愛榮耀的,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只圖榮耀而不顧其他,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為不實際的東西,誤導缺乏生活經驗的孩子做出錯誤選擇。